985大学女毕业生的人生歧途:曾是化学高材生,被男友拖下水制售“上头烟”获刑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985大学女毕业生的人生歧途:曾是化学高材生,被男友拖下水制售“上头烟”获刑

90后女子李某,毕业于某985高校化学专业,原本有着大好前程。然而,她却在男友“劝说”下,利用专业知识走上制售新型毒品“上头烟”的犯罪道路。近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李某及其男友双双获刑。

2023年7月,四川遂宁市蓬溪县公安局在掌握有人售卖“上头烟”线索后,历时数月,辗转福建、湖北、重庆、四川多地深挖案件,打掉制售“上头烟”窝点6个,还打掉多条提供原材料的上家,现场查获依托咪酯1.107公斤,涉案金额600余万元,共抓获嫌疑人53人,逮捕了38人。其中就包括李某及其男友王某某的制售窝点。

▲警方从嫌疑人家中搜出“上头烟”烟弹

▲警方从嫌疑人家中搜出“上头烟”烟弹

办案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上头烟”是指在普通电子烟烟油中非法注入依托咪酯,依托咪酯为医用麻醉制剂,吸食后会致幻、意识不清,容易引发意外事故和犯罪行为,有依赖性,长期吸食更会致人死亡。

2023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将依托咪酯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这意味着吸食、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行为构成毒品违法犯罪。办案民警表示,需要警惕的是,“上头烟”作为一种新型毒品,在嫁接到电子烟后容易诱导青少年吸食。

因李某所涉犯罪行为发生在2023年10月1日以前,今年4月法院审理宣判,李某及其男友王某某最终因犯妨害药品管理罪,分别获刑一年六个月和两年,并处罚金。警方介绍,该案还有部分犯罪嫌疑人没有提起公诉。

“开业”半月落网

警方从其家中搜出70枚“上头烟”烟弹

2023年7月,四川遂宁市蓬溪县公安局在工作中掌握线索,一名来自眉山的男子在遂宁贩卖“上头烟”。对此,警方高度重视,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很快,专案组通过侦查锁定了几名“上头烟”爱好者,买家钟某进入了警方的视野。经过继续深挖,民警发现钟某的下游客户遍布四川多地,而上家则集中于成都及周边各市县。

2023年7月27日,专案组民警驱车前往四川仁寿县,将钟某、陈某某等21人抓捕归案。随后,民警奔赴成都开展工作,摸清了“上头烟”的生产、销售窝点,先后打掉三个制售网点后发现,在成都温江区还有一个制造窝点,一个特别的人物李某“浮出水面”。

▲李某家中搜出的部分烟弹

▲李某家中搜出的部分烟弹

警方调查发现,李某1994年生,四川绵阳人,某985高校化学专业毕业。李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依托咪酯原料加热溶解,注入烟弹,然后由其男友王某某通过闪送等方式发货。

蓬溪县森警大队案侦中队中队长郑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李某当时“入行”并不久,刚“开业”半个月,警方在其家中搜出了400克依托咪酯原材料,70枚“上头烟”烟弹。

毕业于化学专业

曾成绩优秀,被男友拖下水制售“上头烟”

警方介绍,多年前,李某毕业于一所985大学化学专业,由于成绩优秀,毕业几年后获老师邀请参与了某个研究项目,彼时李某正与江苏籍男友王某某谈恋爱。王某某认为这个研究颇具前景,想要投资分一杯羹,但当时已有投资商赞助,老师便婉拒了他。

对于老师没有给予男友支持,让正处于热恋期的李某很是不满,她与老师心生嫌隙,后来离开了研究小组,也放弃了前往欧洲深造的机会。此后,李某开了一家传媒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没过多久便倒闭了,还背上了200万元的外债。在此期间,其男友王某某声称他有一条“致富捷径”。

王某某口中的致富捷径,正是制作添加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弹,经过男朋友的劝说,明知依托咪酯危害的李某选择了铤而走险。2023年9月6日下午,王某某被遂宁警方挡获,当晚民警在李某家中将其控制。

▲李某在家中被警方抓获

▲李某在家中被警方抓获

警方调查发现,因为“入行”不久,李某刚刚获利1万多元,她一开始不愿配合调查,直到得知男友落网后心理防线才最终崩溃,交代了自己制售“上头烟”的事实和经过。

郑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直到案发,李某都对男友非常信赖,但王某某其实一直都在骗她。王某某不仅已婚还育有子女,对李某谎称自己是做工程的,其实他没有工作,在买依托咪酯原料的过程中,王某某还虚报金额,私吞了李某几万元。

危害甚于传统毒品

“上头烟”会致幻,长期吸食更会致人死亡

蓬溪警方介绍,在掌握线索后,专案组历时数月,辗转福建、湖北、重庆、四川多地深挖案件,打掉6个制售“上头烟”窝点,还打掉多条提供原材料的上家,现场查获依托咪酯1.107公斤,涉案金额600余万元,共抓获嫌疑人53人,逮捕了38人。

办案民警发现,“上头烟”在四川辖内最早202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随后很快从成都、眉山等地蔓延全川,吸食者多为年轻人,甚至还有未成年人。

郑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电子烟看起来很时髦,口味没有传统烟草呛人的味道,青少年没有判断能力,很容易“上口”。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接连有媒体曝出,已有全国多地警方打掉制售含有依托咪酯的电子烟的制售窝点。

▲李某家中搜出的部分原材料

▲李某家中搜出的部分原材料

办案民警表示,这类“上头烟”的危害甚至大于很多传统毒品,依托咪酯实为一种医用麻醉剂,吸食后会致幻、意识不清,容易引发意外事故和犯罪行为,有依赖性,长期吸食更会致人死亡。

2023年10月1日起,我国正式将依托咪酯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这意味着吸食、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行为构成毒品违法犯罪。警方提醒,如发现接触到的电子烟,关联到“上头”“快感”“飞行”“一口大”等毒圈黑话,请务必提高警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

郑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李某等人因案发于2023年10月1日前,最终以妨害药品管理罪获刑。如果案发于此后,则将以制售、运输毒品罪判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