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中欧班列传递的是机遇,带来的是希望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海外网评:中欧班列传递的是机遇,带来的是希望

VCG111503106580.jpg

2024年6月20日,中欧班列(义乌-康斯坦察)从铁路义乌西站启程,开往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图/视觉中国)

6月19日,针对中欧班列5月单月运量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愿同沿线国家继续携手努力,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全球产供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助力,为沿线人民造福。”中欧班列运载的是商品,传递的是机遇,带来的是希望。

中欧班列不断创造亮眼成绩。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自2011年3月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13年来,中欧班列共发送货物超870万标准箱,累计货值超过3800亿美元。2016年至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有1702列增加到超过1.7万列,年运输货值从80亿美元提升至567亿美元。2023年以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成为中欧班列运量新的增长点,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中欧班列综合重箱率达10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中欧班列开行1724列,发送货物18.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和13%,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也是在5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的数量突破9万列,货值超3800亿美元。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商旅不绝于途。今天,中欧班列的汽笛声代替了昔日悠扬的驼铃,唤醒了这条贯通亚欧的贸易“黄金通道”。

中欧班列促进沿线地区发展繁荣。中欧班列的开通,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通过中欧班列,中国的商品可以更加快速地进入欧洲市场,而欧洲的商品也能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促进了中欧贸易的发展,也为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在德国港口城市杜伊斯堡,中欧班列吸引了100多家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中国公司在当地落户,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极大激发了这座城市的新活力。在波兰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中欧班列运载的商品在此集散,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作出重要贡献。可以说,中欧班列不仅便利中欧商品更快捷通达对方市场,也带动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和产业园区不断涌现,架起了中欧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桥梁。法国杜尔日Delta 3洲际物流中心运营总监埃里克·冈瑟认为,“中欧班列提供了快速可靠的运输通道,对加强欧中经贸合作至关重要。”克罗地亚北方大学教授弗拉尼奥·马莱蒂奇表示,中欧班列开启了中欧合作新篇章,为中国和欧洲发展带来福祉,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包括铁路运输在内的各领域合作。

中欧班列有力保障产供应链稳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丰富了国际贸易的运输方式,也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在危急时刻把急需的防疫物资送往欧洲,打通“生命运输线”;中欧班列将日常用品、生产资料等第一时间送达欧洲多国,为欧洲企业复工复产、增加对华出口提供便利,并在欧洲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帮助平抑物价,惠及民众生活。有分析指出,在红海危机等地缘风险频发、全球物流和供应链遭受冲击的背景下,中欧班列的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红海危机爆发后,对中欧班列的货运需求已上涨100%。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前局长斯瓦沃米尔·马伊曼表示,在当今全球风险挑战叠加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稳定和繁荣世界经济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中欧班列为客户组织生产、物流以及资金周转提供了稳定预期,可以更好地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驰骋穿梭的中欧班列,用速度与激情记录亚欧各国以互联互通促进互利共赢的新故事,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更大助力。面向未来,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必将为促进各国合作共赢,持续铺就世界繁荣发展之路。(陈洋)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陈洋、陈亚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