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天才姜萍,是“数学丁真”吗?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中专天才姜萍,是“数学丁真”吗?

大家好,姜萍这事儿大家还记得吗?

那个中专的数学天才女生,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初赛中勇夺12名,打败了一大堆清华北大高材生的那个

先跟大家更新一下近况:她受到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在外网,很多人已经把她叫“数学丁真”了。

先复个盘,说下几个关键的节点

姜萍在一周前,因为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初赛打进第12名后,一下子就火了,如同逆袭爽剧:

爽文都不敢这么写,一下就爆了。

姜萍的老师,她老家,上过的学校,都挤满了媒体,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一个天才是怎么诞生的?

随着关注度上来,问题也来了。

首先有人发现,姜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身后的板书的数学符号,是错的,而且那个错,像是不懂数学的人抄的。

当然,板书的问题还没那么严重,专业人士的质疑更为难顶。

一个数学奥赛教练,质疑姜萍连题目都看不懂,只是被数学老师推到前台的一个演员

这个赵斌曾经培养过不少金牌奥赛选手,也参加过多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决赛,论资质是有的。

这里必须给大家插播一下。

姜萍的指导老师,王闰秋,本身也是江苏大学数学系的硕士,毕业后在中专任职,邂逅了姜萍。

一个落寞的数学老师,在中专挖掘了一个数学奇才,两个人一起携手击败了那么多厉害的高材生。

这不就是周星驰镜头中的经典剧情?

黄金左脚,发掘大力金刚腿夺冠!

魔鬼筋肉人,让何金银打败断水流大师兄!

所以有人质疑,是不是王闰秋到这把年纪之后,觉得自己考进决赛也没用,不如推姜萍一把?

毕竟,中专女生天才在数学竞赛中夺魁,比一个中年数学老师夺魁有话题度多了。

结果确实,姜萍虽然是初赛的12名,但热度却比第一名都高,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其他400多号选手叫啥名,只记得姜萍。

到这里,很多人就发现,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一个feature(特点)。

这个全球数学竞赛,希望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都能轻松参与。

那初赛,就不能让全世界的人飞过来,关到小房间里,整个监考老师在一边走来走去,还有信号干涉器,那样很多人就不会参加了,太费劲了。

所以,这个初赛是这样:每个人用自己的电脑答题,4小时内答完,整个过程完全开卷,也可以使用软件,规定是不能和其他人交流,但其实没有办法监督。

这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竞赛”不太一样,比大部分人想象的宽松的多。

我从小理解竞赛,是比考试还要严格的,考试是测验你掌握得如何,而竞赛是要在一群人里头拔尖,有很强的对抗性质。

结果没想到,初赛是在自己电脑上花4个小时做题,这和很多人认知也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现在姜萍已经落入了一个无法自证的境地

因为初赛考试,没有监控,没有证据。

这个大赛的本意是低门槛,所有人都能参加,没想到埋下了一个隐患。一旦出现像姜萍这样特别传奇的选手,在被质疑时,缺少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

一碗粉消化了,能把肚子划开给你看吗?

姜萍现在唯一打破这个质疑的办法,就是在决赛中获得非常好的名次,要比她初赛表现还要好。

但首先决赛的对手就比初赛强很多。

其次,这一周对于姜萍和她家人,老师海量的曝光,甚至有大量的人拿着摄像头去到姜萍家里头,去看她家房子到底豪华不豪华?

这对选手心态难免有影响。

所以如果她在决赛中发挥不好,甚至退赛,我都不奇怪。

她能发挥好,才说明她是奇才天才,每临大事有静气。

但是话说回来,哪怕她在决赛发挥的好呢?

也有人会质疑。譬如说,姜萍现在是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一面招牌,这个活动就是因为姜萍才出圈了,阿里肯定有动力去保他呀,有没有可能透题给姜萍呢?

已经有人预测这个走向了。

你看,这又是阴谋论,怎么证伪?

阴谋论是没有办法证伪的。

阴谋论的逻辑是,整件事情是别人在背后操纵的。因为在背后,所以你找不到证据。所以,无论是找得着证据,还是找不着证据,都不妨碍整件事情是阴谋。

我认为,这种基于阴谋论的无限质疑,是非常可怕的。

你质疑我没有🐂🐂,我就要把裤子脱下来给你看,凭啥呢?

每有一个人质疑一次,我就要脱一次裤子?

我想起来之前看小🍠,有些女生,在牛津或者剑桥取得了数学专业的年级第一,当她把这件事情发到社交媒体之后。

引发大量质疑,从问牛津到底有没有这个专业?到我现场出道题考考你

虽然我很赞同学术打假的风气,但质疑也应该有适当的限度。

首先,质疑不应该没有成本。

其次,质疑方应该自己举证,不能把举证责任推给被质疑方。

两嘴一张一合,就让人证明自己吃了几碗粉,等得到答案了,再出下一道题。这不就是先射箭再画靶?

无论如何,姜萍没从热度中获得实际好处。

有很多学校说,愿意接受姜萍,破格录取。

很多人立刻就不干了。

说凭什么,她参加一个阿里巴巴搞的数学竞赛,然后就能保送浙大?破格录取公不公平,以后会不会有更多人想用这条路子,去上名校呢,对坚持高考的人公不公平?

你看,还没走下一步,就这么多质疑。

其实姜萍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直播,卖教辅,或者去卖数学的知识付费,在热度最高的时候,把这个流量咔的一下变现,干个几千万,赚了钱之后,再回去默默的去研究你的数学嘛。

不然你真走纯数学路子,哪怕保送了清华北大,学那么多年,出来不是要重新找工作?

有人说,一切都怪阿里这么高调的宣传姜萍。

但实话说,我并不认为宣传她有问题。

我去年去达摩院讲过课,那会儿正好是上一届全球数学竞赛,当时有一个达摩院的朋友就跟我说,这届有个快递小哥进了决赛,不过没有被人看到。

我能感受到,他有点遗憾。

你想,出钱出力出人,举办这个数学竞赛,有什么好处?纯粹是无偿做这个事情,不仅不要钱,还要给别人发奖金。

出了个特别传奇的选手,不能宣传宣传?

楼下彩票站中了个20万的大奖,还要拉个横幅告诉大家本站中奖了。

咱这里出了个励志中专生,好好宣传一下,有什么错嘛?

那问题出在哪?

我认为,最核心的是,大家低估了这种“低学历爽文”的杀伤力。

做了这么多年公关和传播,我深知,大家最爱看的故事就叫「清华生杀猪,中专生当老板」

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学历歧视太严重了,以学历为基础阶级体系,深深的压迫着所有人。

许多人从小受到一种:“你考到什么学校,你就是什么人”的观念灌输,并且被压迫得非常痛苦。

大学生和中专生,211 和985, 中国TOP2只有一个版本,但中国TOP3有十个版本。

在这个鄙视链中,最底层的就是中专,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 中专是最 low 的、中专这个词,本身就有非常强的歧视含义。

它已经不是一种学历了,而是一种耻辱,一种不会主动提到,羞于启齿的身份。

哪怕中专出身的一些,比如像钳工、电工,空调维修工、泥瓦工,一个月挣一两万稀松平常,但社会地位还是很低。

这不是因为赚钱不够,是因为大家心里觉得,做体力活就低人一等。

说到底,还是这种基于鄙视链的思维方式。

我们都在这样强烈的灌输下长大,所以内心深处存在一种反叛。

大家内心,就希望看到中专生干掉清北的故事。

最火的标题是「北大生杀猪」,「清华生在家找不到工作」,「昔日高考状元现在在村口蹲着卖皮鞋」

于是火了。

火了不好吗?

大哥,泼天的流量会灼伤人的,别光以为,流量大就是好。

如果不是姜萍这么火,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这个初赛的规则,到底会不会被大家这么质疑呢?

这个比赛都办了6年了!

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初赛的规则, 相反都是交口称赞,不管在海岛上还是农村,有电脑就能参赛,数学面前人人平等啊!

然而,一旦姜萍这样一个神迹出现之后,事情就开始变味了。

所有的神,被造起来之后,大家心里头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挑战欲,想要质疑,就想要毁神。

因为本质上来说,你在公共视野中,占据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你就有了原罪。

你要经受更多的审视,拷问,你要比普通人更加完美。

你的板书,你的课堂笔记,你过往的月考成绩,你参加比赛时的规则,都要被放到显微镜下面,重新审视一通。

所以,之前好好的竞赛规则,突然变得漏洞百出了,不是规则变了,而是审视的力度变了。

想想那些受到最多关注的人,董宇辉,小杨哥,是不是也是受到批评最多的人?

今年,大老板都在做企业家IP,普通人都在做个人IP,大家都想要流量,出圈,一步登天。

但也不要忘记,要敬畏流量,甚至怀有恐惧。

泼天的流量真到来的时候,一举一动都会在放大镜下面被审视,而被仔细审视,就是很多人翻车的开始。

作者:梓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