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撂重话,要让中国“付出代价”,却暴露一个尴尬的事实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北约秘书长撂重话,要让中国“付出代价”,却暴露一个尴尬的事实

北约秘书长撂重话,要让中国“付出代价”,却暴露一个尴尬的事实,具体内容是什么?对北约的重话,中方作出了回应,进行了怎样的表态?

近段时期,北约与俄罗斯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双方都在不断抹除红线,距离“摊牌”的时刻已经越来越近。在这种背景下,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开表示,北约将对自己的核威慑力量进行挑衅。他还将矛头对向中国,声称中方如果不改变“军援俄罗斯的立场”,就将遭受经济制裁。斯托尔滕伯格大言不惭称,中国想在“支持俄罗斯”的同时,维持与西方的关系,“这种策略不可能持续”。

不得不说,作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是一个“实诚人”,他去年就毫不掩饰表示,在乌克兰赢得俄乌冲突后,北约将专注于中国。现在,斯托尔滕贝格却指责中俄合作,还公然声称西方将实施对华制裁,这是典型的用威胁手段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那么,中国为什么还要配合西方让俄罗斯失败,以便他们转头对付自己?而且,北约国家不许中国同时与俄罗斯和欧洲维持合作关系,那么他们怎么解释自己多次给台岛提供武器装备,还对中方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

对中国是否“军援俄罗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知名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曾表示,这个问题无法深究,也没有必要。原因很简单,中国作为全球最强的制造业大国,如果真的“军援”俄罗斯,西方国家吃得消吗?中国能维持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已经是给西方足够的面子了。但即便如此,整个西方世界联合起来,对俄罗斯实施极限围堵,并给乌克兰大量援助,也无法改变俄军掌握乌克兰战场主动权的情况。

此外,斯托尔滕贝格放话要让中国付出“经济代价”,暴露了一个尴尬的事实。要知道,北约可是一个军事组织,其秘书长对中国撂重话,却只提“经济代价”,只字不提军事“威慑”。斯托尔滕贝格这番“重话”,凸显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北约完全没有面对中国的信心。北约是美国的军事工具,斯托尔滕贝格也不过是美国的“代言人”。因此,北约秘书长这番话,实际上表达了美军的态度。近些年,无论是解放军的围台军演,还是在南海的实战化演练,美军都躲得远远的,竭力摆出“不介入局势”的姿态。在此前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刚从前列腺手术恢复过来的美国防长奥斯汀,就急忙前往新加坡,只为与中国防长董军会谈,避免中美因为战略误判出现军事摩擦。

不过,在军事上没有面对中国的信心,在经济上就有吗?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达14轮的制裁,但又有什么影响?在2023年,俄罗斯GDP涨幅超过3%,经济情况居然比俄乌冲突前更好了。相比之下,德国已经陷入经济技术性衰退,法国养老金都要发不起,英国执政的保守党基本确定将在大选中惨败。西方连俄罗斯都搞不懂,怎么让中国这个更大的经济体付出“代价”?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