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问越南前,俄收到通缉令,第三国露出马脚,挑衅俄罗斯底线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普京访问越南前,俄收到通缉令,第三国露出马脚,挑衅俄罗斯底线

普京访越引发关注,美方强烈反对,国际刑事法院提前行动,北溪事件引人遐想,俄德会放过第三国吗?

6月19号至20号,俄总统普京将在访朝结束后访问越南,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国家,越南对普京的到访十分重视,该国的党政高层将分别同普京会面,并计划发布联合声明,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和双边合作。但消息发布后,越南方面却面临了两重阻力,一是美国方面,美国驻河内使馆发言人指责越南称,任何国家都不该为普京提供“宣传战争”的平台,否则将是支持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言外之意是越南不该允许普京访问,应当同美国一道,把俄罗斯冷落在国际社会的边缘。

二是国际刑事法院方面,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刑事法院曾对普京发出通缉令,以“战争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该组织有130多个成员国,尽管越南不是该组织的成员,但仍背负着一定的舆论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普京此访的国家有两个,一是朝鲜,二是越南,美国对朝鲜方面一言不发,唯独对越南指指点点,明显是捡“软柿子”捏,对此越南外交部以沉默回应。对国际刑事法院来说,如果拿普京的出访做文章的话,很有可能牵扯出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令第三国露出马脚。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能源的重要渠道,也是俄罗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2022年9月,该管道莫名发生爆炸,种种证据都在指向美国。2023年2月,美国著名调查记者赫什在其个人网站上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详细揭露了美方炸毁北溪管道的细节,包括美总统拜登的下令,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国务卿布林肯和时任副国务卿纽兰的策划,以及美国CIA的执行过程,甚至还有挪威等国的配合等。该报告发布后引发轩然大波,德国内部就有声音表示,如果北溪管道被炸是美国所为,这将被视为同德国宣战。北溪管道同样是俄罗斯的底线。如果北溪管道的真相水落石出,普京被通缉将成为拜登的前车之鉴,后者被欧洲国家针对是大概率事件。

普京对越南的访问有利于地区稳定,当前的半岛问题和南海问题,已经成为美方染指亚太、扩大影响力的主要抓手,在中俄的背靠背关系下,维护亚太的和平稳定有助于建立反霸阵线,阻止美方的分化行径,越南和朝鲜是其中的代表,在地缘问题上表明态度十分关键。另一方面,越南发展与中俄的友好关系符合本国利益,俄罗斯的军事和投资、中国的市场和基建,都是越南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美国和国际刑事法院的阻拦没有效果,只会凸显西方世界维护霸权的不堪,亚欧大陆的一体化发展是时代大势,搁置争议、合作共赢是地区各国的共识,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