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扣押已实施?菲船强闯仁爱礁,失联超24小时,菲军罕见沉默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中方扣押已实施?菲船强闯仁爱礁,失联超24小时,菲军罕见沉默

中方在仁爱礁管控,首次作出一项举动,强闯船只失联,菲律宾军方罕见保持沉默,一句话都不敢多讲。中方在仁爱礁具体做了什么?为何菲方一反常态,没有作出任何直接回应?

在6月15日,中国海警新规生效,将对非法闯入中国领海的外国人实施扣押。然而,菲律宾认定自己有美国的“支持”,中方不会轻易实施扣押,因此在新规生效的第三天,就出动一艘补给船强闯仁爱礁。与此同时,菲律宾还给隶属联合国的大陆架委员会递交申请,要求把专属经济区扩大到350海里,妄图把整个南沙群岛划入菲专属区域。可以看到,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菲律宾还妄图染指中国南海岛礁。菲总统马科斯甚至声称,中国的海警新规“让局势升级”,“如果有菲公民死于中菲摩擦,那么两国非常接近战争”。

有分析指出,在中方新规生效之际,菲律宾还对华实施一系列挑衅,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西方的“支持”。菲律宾此次行动,正好是G7峰会结束后。根据美国白宫发布的联合声明,G7国家一口气给中国划了8道红线,包括不许中方“援俄”、“武力收台”、“收拾菲律宾”,还要求中国减少工业品出口,遵守所谓的“南海仲裁”。很明显,西方国家完全不装了,就是要对中国实施全面打压和遏制,损害中方核心利益。看到这种情况,菲律宾马科斯政府认为,自己在南海继续实施对华挑衅活动,肯定能得到美西方的支持。特别是G7集团要求中国履行所谓“南海仲裁”,更让菲律宾坚信这一点。

从菲律宾的做法看,他们的套路与此前一样,都是无视警告强闯,还对中方船只进行了危险接近。然而,这次中菲在仁爱礁的交锋,有3个重要细节很不寻常。首先,在中国海警局的通报中,明确表示对非法闯入的菲律宾船只依法采取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可以看到,中方再次升级了手段,直接登上菲船只;其次,有消息称,菲律宾船只闯入仁爱礁海域后,其AIS自动应答识别信号就中断了,超过24小时都无法获知其行踪。有人认为,菲船只很可能被中方直接扣押。

有一些情况,似乎能印证上述观点。强闯仁爱礁的菲律宾补给船,是在当天凌晨4点43进入,又在5点59分试图危险靠近中方船只。随后8个小时,菲方船只没有任何消息,直到下午17点42分,中国海警才发布通报,宣布对菲船实施了警告拦截、登临检查,并强制驱离。那么中间将近12小时的时间,菲律宾船只是否被中方扣押?

最后,菲律宾方面对此次事件的反应很不寻常。中方通告发布后数个小时,菲律宾媒体只是转发中方的消息,没有发布任何菲军方的言论。要知道,舆论攻势一直是菲律宾方面的主要手段。每次中菲在南海发生摩擦,菲方都会发布大量视频和通报,恨不得“天下人皆知”,然后就在国际社会面前扮演“受害者”,试图利用其他国家的“同情”,来施压中方。但这一次,菲律宾军方只是表示“不会公布任何事件的具体细节”,罕见保持了沉默。

为什么菲军不敢讨论这起事件?原因很简单,菲律宾不敢挑明强闯仁爱礁是军方的行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临检权适用的“外国船只”不包括军舰,因为军舰等特殊船只有“豁免权”。换而言之,菲律宾军方出动的补给船,被中国海警登船临检,直接让菲军颜面尽失。而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公海不能对外国军舰进行“登临检查”,但在自己的领海,所有外国船只都能被“登临检查”,包括军舰。虽然菲律宾补给船不算军舰,但也隶属菲军方,其强闯仁爱礁的举动也是菲军的行为。中国海警对菲补给船的“登临检查”,就是用实际行动捍卫中国的领土主权,并告诉全世界这里是中国的领海!

那么,接下来仁爱礁局势,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根据中方此前公布的视频,从今年5月19日起,中国海警就在仁爱礁无差别拦截菲律宾补给船。随后,菲军出动军机,对非法“坐滩”在仁爱礁的军舰空投补给,但4箱物资被中方扣了3箱。菲方还出动橡皮艇,想要抢夺物资,没有得逞。可以看到,中方的策略就是围困,等你撑不住了,自然就将非法“坐滩”军舰取缔,不需要自己动手。现在菲律宾无视中国海警新规,试图强闯仁爱礁,显然是非法“坐滩”军舰的人员已经接近极限,不能再等下去了。可以预见,接下来菲方还会想办法运输补给,更激烈的博弈还在后面。

不过对中方接下来的行动,会让菲律宾更加忌惮,因为解放军的“准航母”075型两栖攻击舰,已经抵达仁爱礁-仙宾礁附近海域。至此,解放军在南海部署了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一艘071型两栖船坞运输舰,3艘055大驱。这么多先进的大型军舰现身,可以说马科斯政府已经“摊上大事”。如果菲律宾还不收手,中方接下来的行动,就不是登船临检这么简单。“玉渊谭天”已经发布视频,显示菲律宾在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至少向南海排放了超过5000吨的各种废水,就是一个“毒瘤”。中方需要尽快采取行动,拔除这个南海的“毒瘤”!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