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姜萍遭遇“造假”质疑,该停止捧杀“天才少女”的小动作了
资讯
资讯 > 正文

媒体:姜萍遭遇“造假”质疑,该停止捧杀“天才少女”的小动作了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17岁在读中专女生姜萍闯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12强,连日来,这一极具热血感和戏剧性的新闻,持续引发公众关注。

人们将欣赏和好奇的目光投向姜萍,用潮水般的赞叹给她戴上“天才少女”的桂冠。她所在的学校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家乡一商场的户外大屏挂上了她的巨幅宣传照。短短几日内,她从一个平凡的小城女孩,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希望之星”,这当然会给她带来巨大的自信和荣耀感,但同时也意味着排山倒海般的压力。

连日来,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姜萍的热度不断攀升,网友们看待她的目光,从最初一致的赞叹、欣赏和爱护,变得越来越驳杂。

l_cb20240617201454803000[1].jpg

姜萍在现场解答数学题(网络视频截图)

不少人想尽办法跟她扯上关系,嘴里说的都是“支持和帮助”,但只有言语没有行动;有些网友当起了“家长”,一边强烈要求各大高校对姜萍“破格录取”,一边编造“香港中文大学伸出橄榄枝”的谣言,借此发泄自己对教育,对社会的不满;有人开始质疑她成绩的真实性,称她在新闻视频中所写的板书有误,认为她和老师联手“编故事”,虽并无确凿实证,但只要事件够热,已足以引发争论,掀起波澜。

喧嚣之中,有多少人真正聆听过姜萍的想法,又有多少人真的关心她的当下与未来呢?那些罔顾高招程序和规范,高呼不破格录取姜萍就是思维守旧,耽误人才的人,真的在乎她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吗?那些看到她火了就蜂拥而上,通过无底线地吹捧和阴谋论的猜疑,试图分一杯流量汤羹的人,又有没有考虑过,被送上风口浪尖的她,不过是个正在备战决赛的17岁女学生?

l_CB20240617201523339047[1].jpg

姜萍在阿里全球数学竞赛预赛中的排名截图

其实,姜萍目前的想法,她在最初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学习服装设计是她的plan A,探索数学世界是她的plan B,以后考大学她也优先想学服装设计专业,也就是说,某些网友所说的,要她立刻特招进名校,潜心搞理论数学,像北大“韦神”一样醉心学术研究,那只是别人的期待和寄望,并不是她本人的,不应该和“天才少女”的称号一样,成为公众强行给她套上的“枷锁”。

l_CB20240617201856715040[1].jpg

姜萍在进行服装设计的学习(网络视频截图)

即便她并非“不世出”的天才,也一定是一个热爱数学学习,勤奋努力钻研的女孩,这已经值得我们去尊重,去鼓励,去呵护。

所谓尊重,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境、平和的态度去看待她取得的成绩,去重视她内心真实的想法,不管她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走出什么样的道路,都应看到,她自己的人生只能由她自己做决定,旁人可以提出善意的建议,但实在没有资格指指点点。

所谓鼓励,就是给她创造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有网友曾说,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竞赛成绩,与她选择上职校,课业压力相对较小有关,可以说,学校所给予的自由空间,好老师对她的帮助和引导,让她身上天赋的火花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希望这个环境能够保持下去,而且能变得更好,让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探索真理,追逐梦想。

所谓呵护,就是立刻停止那些“消费”“捧杀”的小动作,不要再去预设她决赛成绩不好会挨多少骂,不要再将她和身边人的一言一行炒得天翻地覆,动辄就和商业利益挂钩,给她更多关怀和善意,更多包容和理解,让她拥有发展兴趣,张扬天赋的广阔天空,挥洒青春,享受求知的积极心境。

揠苗助长,其实就是伤根毁苗,姜萍走到这一步实在不易,别定义她,更别毁了她!与其针对姜萍个人掘地三尺,大加议论,我们更应讨论的是,她的经历打破了哪些陈旧腐朽的偏见,给现行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带来了哪些启示,如果她努力不被环境所影响的奋斗经历,能够缓解大众的教育焦虑症,让大家看到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让更多“千里马”能遇上伯乐,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均衡,少有的“天赋型选手”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公共意义,才能更好地凸显出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