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发展“三大品牌” 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成效显著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强化发展“三大品牌” 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成效显著

6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2024年迪庆·香格里拉赛马会,是香格里拉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民族赛事,也是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节日之一,赛马会发展至今,已从最初煨桑祭山和部落兵民演武骑射活动,演变成各民族广泛参与的综合性民俗活动。

赛马会马术表演(6月10日摄)。新华网发(章红梅 摄)

近年来,云南省如“赛马会”这样独具民族、地方特色的赛事活动越来越多,体育赛事的高原特色越来越浓厚、形式越来越多元。在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旅游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文化强省、健康云南等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

通过对“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这三大品牌的持续打造,云南省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云南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645亿元,同比增长41%;参加杭州亚运会获得5金4银1铜,创云南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全省人均场地面积达到2.55平方米,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达92.6%,提前达到十四五发展目标。

“四季赛事乐园”热度不断

从2023年最后一天举行的上合昆明马拉松,到刚刚结束的迪庆·香格里拉赛马会,半年多来,云南省各类体育赛事接连上演,持续“出圈”。

2023年12月31日清晨,昆明市滇池畔海埂大坝阳光和煦,2023上合昆明马拉松鸣枪开跑,1.5万名跑者参加。自2016年以来,上合昆明马拉松线上、线下参赛总人数已达196万人次,赛事先后获评中国田协铜牌赛事、金牌赛事,国际田联铜标赛事、世界田联银标赛事以及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

参加上合昆明马拉松比赛的选手在比赛中(2023年12月31日摄)。新华网 李浩 摄

作为高原地区,云南举办各类赛事具备诸多自然条件上的先天优势。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高山、峡谷与河流成为人们竞技的乐园。2023年至2024年跨年期间,2023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运动员同台竞技。怒江是全世界条件最好的皮划艇野水比赛场地之一,也是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队的野水训练场地。

2023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1月1日摄)。新华网发(怒江州委宣传部 供图)

沿高黎贡山向南,在保山腾冲市,2024安踏高黎贡超级山径赛系列赛事陆续举办。5月12日,腾冲边境赛在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开跑,赛程全长30公里,最高海拔达到3741米,累计爬升2293米,极具高原山地特色。

2024安踏高黎贡超级山径赛腾冲边境赛(5月12日摄)。新华网发(赛事组委会 供图)

四季轮替,赛事不停。即便冬季降雪稀少,云南仍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冬季运动会。云南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从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1月3日,分两阶段举行,超过千人参与了本次运动会。

云南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闭幕式(1月3日摄)。新华网发(赛事组委会 供图)

冰雪运动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

建场地 育人才 强赛事基础

目前,云南共有10家冰雪场地,分别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呈贡区、禄劝县、石林县,曲靖市会泽县和保山腾冲市。近年来,云南省体育局通过多元投资破解冬季运动场地瓶颈,投入7750万元,重点建设呈贡基地短道速滑馆,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冰场、雪场。

2021年12月,云南省体育局编制完成《云南省“十四五”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发展规划》,主要涵盖7个省级重点示范基地、28个州(市)基地、2个体育运动类特色小镇。2022年,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印发了《加快发展全域体育基地推动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28个州(市)体育训练基地基本建成”的目标。目前,云南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初具规模,能够满足田径、足球等24个运动项目的训练。

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全貌(资料图)。新华网发(供图)

一方面,云南省不断增设专业训练场地,另一方面,全民健身设施也在全省各地“遍地开花”。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推进“十四五”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大力建设大中小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城市体育综合体等设施,全省行政村以上体育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2023年,云南省体育场地面积达1.27亿平方米,较“十三五”增加3763万平方米,提升36.4%。

2024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入围创建名单,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和保山市腾冲市入选。

“体育基建”快速发展的同时,云南省也在大力培育体育人才。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创新“医科训”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推动竞技体育争金夺牌实力快速提升。“十四五”以来,云南运动员在国际比赛获30金28银13铜,在全国比赛获260金274银293铜。同时,云南省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开展跨界跨项选材,4人代表国家站上北京冬奥会赛场;在第十四届冬运会,云南首次组团参赛获得7金7银8铜的优异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云南籍运动员陈德根(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省体育局 供图)

在基础教育方面,云南省推动体教融合发展,健全体教协同育人机制,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构建“一条龙”青训体系,探索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17个、各类体校94所,青训运动员20398人、教练员1222人,并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获得6金8银12铜。

文体旅融合 擦亮“户外运动天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体育人才不断涌现,多元赛事不断“出圈”,在如此趋势之下,云南省将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逐步擦亮“户外运动天堂”品牌。

今年5月25日,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暨探险旅游系列活动在怒江州开幕,翼装飞行、攀岩、徒步、赛车等20项专业探险体验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1000余名国内外探险旅游爱好者相聚怒江大峡谷。怒江州委书记洪维智表示,怒江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坚持把文旅户外产业作为富民强州产业,大力发展探险旅游业态,持续叫响“秘境怒江·户外天堂”品牌。

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暨探险旅游系列活动(5月25日摄)。新华网发(中国探险协会 供图)

2023年5月,云南省体育局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印发《云南省体育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构建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培育壮大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充分释放体育旅游消费潜力,力争到2025年,云南省共培育不少于100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户外运动及相关市场主体达6000家以上、参与体育旅游总人数约占旅游总人数的5%。

推动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云南省2023年开展活动484项,参赛规模约35万人,直接拉动体育消费近10亿元。在创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过程中,云南省培育打造了梅里100极限耐力赛等24项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中国远征军之路等8条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同时,云南省推进“数字体育”建设,推出“云岭百峰”“云南乐走”“朵云运动”等小程序,2023年超过2000万人次线上参与活动。云南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副处长彭海涛表示,云南生活多元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何运用体育和赛事体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当前云南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探索的议题。

2024梅里100®极限耐力赛(5月31日摄)。新华网发(赛事组委会 供图)

今年3月,2023-2024云南省城市篮球联赛总决赛在丽江古城玉河广场完赛。这轮在露天场地持续一周的比赛,除了篮球迷之外,还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驻足观看,将赛场变成了景点。据统计,与2023年同期相比,本次赛事举办期间,丽江古城游客日均净增超2万人次,决赛当天游客同比增长近30%。与此同时,比赛在线上也收获了高流量,仅开幕式直播的观看量就已超过100万人次,决赛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超万人,赛事全网点击量超过1亿。赛场之外,更有以云南省16州(市)方言演绎的主题曲火爆“出圈”,总播放量在一个月内就超过了1000万。

2023-2024云南省城市篮球联赛总决赛现场的民族打跳表演(3月21日摄)。新华网发(云南省城市篮球联赛组委会 供图)

在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评选中,云南推选了50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参选,最终12个项目入选,入选总数位列全国第二。

以体为媒 推动云南对外交往

今年4月,“勤锻炼——跟着赛事去旅行”2024年云南省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来自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马尔代夫、尼泊尔及云南省16个州(市)的39支代表队,近500名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三人篮球赛及一系列文化交流特色活动。

2024年云南省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比赛现场(4月26日摄)。新华网发(供图)

今年5月,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5700名选手齐聚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之畔,参加2024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比赛期间,柬埔寨国家奥委会、云南省体育局、大理州教育体育局三方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就推进各方赛事体育、文化、旅游、商贸活动,以及建立澜湄合作马拉松赛事联盟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2024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5月19日摄)。新华网发(大理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打造了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中缅“一马跑两国”马拉松赛、中老越“三国丢包节”、大理吴哥双城马拉松、国际汽车拉力赛等一系列国际品牌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对外交流合作常态化,进而促进更频繁的人文交流,持续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

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2023年11月4日摄)。新华网发(供图)

此外,云南还组织来滇训练国外队伍体验云南风土人情;深化一衣带水情谊,支持8个沿边州(市)讲好“小而精”“小而美”的民间体育对外故事;协调云南体育企业为柬埔寨捐赠杭州第19届亚运会队服;推动以保山永子围棋为代表的云南特色体育运动项目走出国门、以藤球为代表的东南亚传统体育项目走入云南群众。

按照既定目标,2025年,云南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要达到全国中等水平;2030年,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将取得阶段性成效;2035年,云南将基本建成高原特色体育强省。下一步,云南省将锚定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持续打响“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全力推动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迈向新的高度,让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云南力量。

来源:新华网(罗春明 杨桢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