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丨“北斗+5G”:这里的生产“静悄悄”

2024-06-16 08:47:41新华社

↑2024年6月6日,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一名植保无人机飞手在操作无人机进行播种作业。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24年6月6日,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一名植保无人机飞手在操作无人机进行播种作业。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近年来,随着5G、北斗卫星导航等国产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中部省份的多个传统产业逐渐由“生产制造”迈向“生产智造”,无人矿车、无人压路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众智慧装备成为多个行业的“新兴力量”,一幅“只见装备不见人,生产领域静悄悄”的新图景正在中部地区徐徐展开。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远程操作加热炉设备。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远程操作加热炉设备。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3年3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胡港湾村,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无人驾驶旋耕机在运作。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23年3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胡港湾村,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无人驾驶旋耕机在运作。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远程操作连铸设备。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远程操作连铸设备。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省新县,无人驾驶压路机在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进行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省新县,无人驾驶压路机在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进行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省新县,无人驾驶压路机在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进行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省新县,无人驾驶压路机在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进行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省新县,无人驾驶压路机在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进行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省新县,无人驾驶压路机在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进行施工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4年6月13日,在湖南省湘潭市,一台码头无人牵引车停靠在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充电站。码头无人牵引车利用5G通信和北斗定位技术,结合激光雷达和相机等传感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动态的高精度建模,实时获取牵引车与挂车的相对位置信息和环境信息。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13日,在湖南省湘潭市,一台码头无人牵引车停靠在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充电站。码头无人牵引车利用5G通信和北斗定位技术,结合激光雷达和相机等传感器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动态的高精度建模,实时获取牵引车与挂车的相对位置信息和环境信息。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4日,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的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外延车间,AGV自动转运小车在5G技术支持下进行自动搬运。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2024年6月4日,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的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外延车间,AGV自动转运小车在5G技术支持下进行自动搬运。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新县境内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基准站在为作业中的无人驾驶压路机提供定位坐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4年4月11日,在河南新县境内的沿大别山高速公路鸡公山至商城段,基准站在为作业中的无人驾驶压路机提供定位坐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2年10月11日,在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收割成熟的水稻。无人驾驶收割机装有精准导航系统,提高了收获精度,降低了粮食损耗。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2022年10月11日,在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收割成熟的水稻。无人驾驶收割机装有精准导航系统,提高了收获精度,降低了粮食损耗。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远程操作精炼设备。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远程操作精炼设备。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这是江铜集团德兴铜矿5G智能采矿运输作业场景(2023年8月24日摄)。电动轮汽车使用“5G+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矿山运输生产装、运、卸全流程作业过程无人自主运行。新华社发 (张伟峰 摄)

↑这是江铜集团德兴铜矿5G智能采矿运输作业场景(2023年8月24日摄)。电动轮汽车使用“5G+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矿山运输生产装、运、卸全流程作业过程无人自主运行。新华社发 (张伟峰 摄)

↑2023年3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胡港湾村,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在播撒谷种。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23年3月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胡港湾村,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在播撒谷种。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024年6月4日,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的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外延车间,AGV自动转运小车在5G技术支持下进行自动搬运。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2024年6月4日,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的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外延车间,AGV自动转运小车在5G技术支持下进行自动搬运。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2024年6月13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无人机在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智能巡检(无人机照片)。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利用5G通信、北斗定位技术和“AI+机器视觉”等技术,针对人员点检不便的问题,对厂内多场景进行无人机定期智能巡检,实现高炉测温、电力绝缘端子巡检等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13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无人机在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智能巡检(无人机照片)。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利用5G通信、北斗定位技术和“AI+机器视觉”等技术,针对人员点检不便的问题,对厂内多场景进行无人机定期智能巡检,实现高炉测温、电力绝缘端子巡检等工作。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远程行车操作。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4年6月13日,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的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远程行车操作。五米宽厚板厂智慧中心利用超融合、虚拟化、5G传输以及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等技术,将五米板炼钢、轧钢和热处理全工序的控制和二级、三级系统进行整合,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2022年10月11日,在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收割成熟的水稻。无人驾驶收割机装有精准导航系统,提高了收获精度,降低了粮食损耗。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2022年10月11日,在江西省南昌县大田农社,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收割成熟的水稻。无人驾驶收割机装有精准导航系统,提高了收获精度,降低了粮食损耗。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为您推荐

热血高原

新华社2024-06-23 09:33:53

千年运河 美味扬州

中国日报网2024-06-23 08:03:28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