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虚构身份还“假死”骗取女友17万元,获刑3年半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前男友虚构身份还“假死”骗取女友17万元,获刑3年半

恋爱期间,男子虚构富裕家境和互联网大厂就职背景,骗取女友钱款近12万元;分手后,“假死”的他分饰“护士”“律师”,以赠送遗产为饵,继续从被害人处骗取钱财。

6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闵行区检察院”)获悉,近日,经该院提起公诉,被告人蒲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追缴其违法所得并发还被害人。

闵行区检察院介绍,2022年初,张玲(化名)在社交平台上结识了男子蒲某,两人聊得十分投缘,并约定线下见面。蒲某自称自己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老师,不仅家境富裕,而且即将入职某知名互联网大厂,前途正一片大好。蒲某一边夸夸其谈,一边向张玲展示显示有50万元存款的手机短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两人很快确定恋爱关系。

早晚问候、嘘寒问暖、甜蜜约会……坠入爱河的张玲对蒲某日渐情深,对其有求必应。但没过多久,这段感情仿佛变了味——蒲某多次以做软件开发需要付费软件、银行卡被冻结等理由向张玲索要钱款,他甚至还虚构自己支付宝等账户被冻结,假扮自己母亲身份与其微信聊天借钱。

相继从张玲处借得近12万元后,蒲某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售卖某软件即将会有80多万元到账,届时一并还钱。两人恋情仅维持三个月便无疾而终,蒲某告诉张玲自己即将回去外地老家。

2023年7月,张玲先后收到分别来自蒲某、护士等人的消息,每个消息都像巨雷扰乱了她的生活。

先是来自蒲某的“临终”嘱咐:“我现在生病住院,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几天……现在还有家里人过来闹事想分我家产,我不想把财产给家里人。我跟家里人决裂了,安排了律师负责将我一些遗产赠送给你。”

接着是一名自称护士的人,通过蒲某微信号联系张玲处理后事:“蒲先生生前跟家里人闹掰了,他告诉我你会帮他处理后事,这边有尸体冷冻费、丧葬费等费用需要你结一下。”

为蒲某“去世”感到悲痛的张玲出于往日情分,还是向该护士相继转去了8000元。

没过多久,张玲又突然接到了一个自称安律师的电话,他表示蒲先生在去世前曾立过一份遗嘱,要将自己名下的3套房产全部出售之后,归还向张玲借款的12万元,并且再额外赠送张玲30多万元,出售房产剩余资金全部捐献。

这名安律师表示:“蒲先生在去世前曾立过一份遗嘱,但蒲先生的家属因为他这份遗嘱向法院提起诉讼,你作为遗产受益人需要先行垫付公证费、公证书费用,出售房产时产生的一些费用等。”

安律师话锋一转,表示要想拿到遗产,还要先支付其他费用。

张玲有些半信半疑,但还是陆续向安律师转去4万余元。但她却迟迟没有收到所谓的“遗产”钱款,安律师还变本加厉地向她索要钱款,感到被骗的张玲随即报案。

而张玲等来的却是更加不可思议的真相:蒲某并没有“生病离世”,反而一人分饰“护士”“律师”,专门坑骗张玲钱财。

蒲某到案后,面对检察官的讯问供述,自己家境并不富裕,也没有什么入职大厂的机会。“因生活拮据,所以编造自己因车祸死亡的谎言。我利用张玲对自己的信任与同情,谎称有多套房产、现金等,利用她想要获得遗产的心情,一步步向其索要各种费用。”

闵行区检察院认为,被告人蒲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钱财共计人民币17万余元,构成诈骗罪。近日,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蒲某最终被判处前述刑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