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没说过“我恨我的母亲”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李娟:没说过“我恨我的母亲”

前段时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开播,关注度一路走高,该剧原著作者李娟的言行也备受网友关注。

6月12日,李娟在其个人公众号上以《李娟:这话我没说过》为题发布视频。

视频中,李娟称朋友和读者常给自己发来各种与“李娟”有关的消息,但基本都是自媒体搞的,“标题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李娟:’,打开一看,内容和李娟根本没有关系”。

近日,又有朋友和读者告诉李娟,有账号以《我恨我的母亲——李娟》为题发布文章,但“内容也就那样,也没啥了不得的”。她称,这篇文章没有什么胡说八道的内容,“总之就是一个典型的标题党”。

图源:当事人账号

图源:当事人账号

视频中,李娟就这篇文章发表看法:“猛一看我恨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噱头而已,自媒体也是为了吸睛无所不用其极。其实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确实以前在一些文字和言论里面提到过,很多时候我真的是怨恨我妈,还有一些事情我也确实是永远不想原谅她,所以这个作者这么写好像也差不到哪去。但是仔细一想,不是这样的。怨恨和恨它有着巨大的区别,而不原谅也丝毫不能代表恨这个字眼。”

在李娟看来,母女之间的那种复杂的交缠的感情可以用很多词来概括,但是绝对不是恨这个字眼。“这个字太过决绝、武断、黑暗,这个字太残忍了。”

李娟称,取这个标题的人,他当然坚信自己并没有造成什么巨大的谣言以及具体的伤害,但是怎么可能没有伤害呢?“难道他就没有想过我妈也会在网上活动、我妈也有可能看到这个标题吗?他有没有想过要是我妈看过以后她心里会怎么想?所以就说你这个标题迎合了无数读者,却伤害了一个老人。所以说无论是多么无心的恶意,他都是恶意。”

随后,李娟借这一话题谈到了网络暴力,她表示,在互联网,所有的网暴的起源,其实都是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恶意的揣测。“说出去这句话的人都有100个理由来说明自己确实不是有意的,确实,只不过是随口说了一句话而已。但是哪怕是再有100个理由,也无法洗脱他骨子里的恶意。”

《我的阿勒泰》剧照。图源:央视新闻

《我的阿勒泰》剧照。图源:央视新闻

视频中,李娟还谈及了自己对于婚育的看法。她称自己并不是不婚主义者,“不结婚只是恰好没有结婚而已”。她表示,婚姻是世上最美好的关系之一,夫妻俩是世界上最好的好朋友。“所以我真心希望年轻的人们,能够在美好的年龄里,能够勇敢地尝试一下婚姻。”

同时,她还鼓励所有渴望当父母、有勇气当父母并且有能力当父母的人们生孩子,“我觉得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新的生命源源不断地来到这个世界”。

不少网友看完视频后留言称“怨恨母亲不等于不爱母亲”“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基本的分析判断力”。还有网友调侃道“看完这个视频,营销号又有断章取义新素材了”。

作家李娟。图源:现代快报

作家李娟。图源:现代快报

公开资料显示:

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中国当代作家。

1999年开始写作,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报纸开设专栏。2003年,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2010年,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2011年,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2012年,相继出版长篇散文《冬牧场》与《羊道》系列散文。2017年,出版散文集《遥远的向日葵地》,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