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入职“魔鬼军训”徒步60公里,这是培养“狼性”还是折腾人?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一公司入职“魔鬼军训”徒步60公里,这是培养“狼性”还是折腾人?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他们不是军人,却在入职之初,突然要经受军事化的“魔鬼训练”。

2024年入职今麦郎的77名管培生,在6个月的职业培养期之后,一般会朝着管理储备干部或技术储备干部的工作方向定岗。而在正式培养期开始前,他们要在一个封闭的训练基地,经过7天的军训。

训练内容堪比新兵军训,深蹲、高空走断桥、团队协作过线、泥泞地里做俯卧撑、集体搬重物等,其中一项训练内容是每人负重徒步60公里,三十多度的高温下,每个小组只分到2瓶水,途中多人已中暑。还有一项训练内容名为“城市生存”,要求每个人下山去陌生人家里讨钱讨饭吃。这种高强度、军事化的训练模式让不少员工抱怨不已,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图片

该企业的管培生们开始徒步(来源:中国慈善家)

为了增强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奋进的凝聚力,不少公司都会在新员工入职后组织军训,通过集中地生活和训练,提升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职场新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如果只是正常训练的话,相信员工也不会有太多反对意见,该公司有参加这期训练的员工,在去之前还非常雀跃,认为能成为储备干部的机会难得,训练就当是“出去玩”。

没想到,训练的严酷性和艰苦程度,远远超过其想象,不但“玩不起”,简直就是“吃不消”。尤其是最后的负重徒步60公里,对于平时没有经历过体能训练的人而言,可以说得上是极限挑战。因此,很多人质疑的,其实并不是该不该组织入职军训,而是有没有必要在员工事先没有预期的情况下,进行如此大强度的训练?将受训作为“当储备干部”的前提,又是否合理?这样对那些本身体能不够好,扛不下剧烈运动的人,不是很不公平吗?

图片

水坑俯卧撑训练(来源:中国慈善家)

今麦郎是综合性的食品企业,其储备干部可能需要掌握食品科学、营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或是具有优秀的管理协调能力,但不管怎么想,都应该不太需要军人般的“身手”。显然,这一训练不是为了让员工在业务上更精进,更多的是为了训练员工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仿佛只要不管多艰难痛苦的训练,都能强迫员工去完成,以后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其实是陷入了对企业“狼性”文化片面理解的迷思。

一段时间以来,有很多企业都推崇“狼性”文化,对员工要求和处罚极为严苛,通过很极端的训练和管理方式,去呈现表面上的“精气神”,却忽视了“狼性”文化中更为重要的嗅觉敏锐,团结协作等精神,而一味地强调野性、贪婪和攻击性,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法理、缺乏人情味的做法,导致员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企业内部关系紧张。一些盲目增加工作强度,对员工进行体罚,侮辱贬损员工尊严的负面事件,曝光时也往往与“狼性”文化挂钩,导致公众对这个词的负面印象越来越深刻。可以说,在当下的职场环境中,还在推崇“绝对服从”,一味要求员工“拼死拼活”却不谈回报的“狼性”文化,已经显得相当过时。

需要强调的是,入职训练同样是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企业没有事先告知员工训练的具体内容和强度,就要求员工去从事这种可能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那么已经涉嫌违法,也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再进一步想想,如果真有人因为受不了这个训练强度,导致身体健康严重受损,或是出现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又该怎么办?企业发展的道路千万条,不要忘了安全才是第一条。

当下的年轻职场人,更看重的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注重自我当下的感受,不接受“打鸡血”和“画饼”,也更勇于在权益受损时振臂一呼,他们希望能够与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的人共事,希望能在自我成长和企业发展中获得共赢。这种过分“操练”员工,形成巨大内耗的做法,恐怕不但不能让员工具有更强的归属感,更高的忠诚度,反而留不住人才,也会损害企业形象。所谓的“狼性”训练,究竟是激发干劲,鼓舞士气,还是冷漠粗暴、瞎折腾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三思。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