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边发现鳄鱼后续:奋战4天3晚“漏网之鳄”抓住了,2只均捉拿归案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武汉江边发现鳄鱼后续:奋战4天3晚“漏网之鳄”抓住了,2只均捉拿归案

6月6日下午,有市民在长江新区窑头江边发现鳄鱼出没,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6月11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6月10日晚9点48分,该局会同长江新区、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武汉农业集团武湖水产公司等单位,持续奋战4天3晚,最终在长江新区阳逻水域成功捕获第二条鳄鱼。

微信图片_20240611161801.jpg

两只“捉拿归案”的鳄鱼。图/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九派新闻在发布会现场看到,两只“捉拿归案”的鳄鱼嘴巴均被胶布紧紧缠住,在箱子里一动不动,其中一只鳄鱼还睁着眼睛。第一条体长1.5米,重达15斤,第二条体长1.3米,重达13斤。

据介绍,从7日下午第一条鳄鱼抓捕,经过4天3晚持续奋战,直到10日下午3时许,武汉渔政工作人员在驾驶快艇巡查江面时,在距离首次鳄鱼发现点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新区阳逻水域),发现第二条鳄鱼的踪迹。从发现第二条鳄鱼到成功捕获,各方力量配合集体作战,用时近6小时,可谓是一场持久战。

“鳄鱼容易受惊,因此我们在布网抓捕第二条鳄鱼的时候,动作很轻、很小心,就像猫一样在行动。”现场,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高介绍,经武汉渔政现场勘查研判,目前暂时只发现这2条鳄鱼。为了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及长江生态安全,专班将继续按现有工作部署,把鳄鱼防范作为全市渔政部门近期常态化巡查工作的重点 ,一旦发现鳄鱼,确保“除鳄务尽”。

【1】“水陆空天”多维度搜寻“漏网之鳄”

6日下午4点多,武汉某钓友在长江新区阳逻港上游的芦苇丛中发现鳄鱼,他拍下视频并发送到钓友群和抖音。“武汉江边发现鳄鱼”,一时成为网络热点。

当晚,武汉渔政监测到这一信息并辗转联系到抖音发布人,开展信息核实工作,初步确认鳄鱼出没区域。

7日上午,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长江新区、长航公安等单位迅速赶到现场,展开踏勘和搜寻工作。历经长时间、大范围搜索,终于在一个芦苇杂生的江滩坡岸处发现一条鳄鱼。但它十分机警,见有异响就溜进江中、潜入水下。

守到13时许,这条鳄鱼再次爬到岸边。在武汉渔政相关负责人的指挥下,先期被叫到现场的钓友陶华军,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悄悄上前,用自制套杆套住鳄鱼,将其捕获。

这场“遭遇战”打得还算顺利。经湖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位于东湖海洋乐园)专家杨浩现场鉴定,这是一条暹罗鳄,而不是网传的扬子鳄。

当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连夜组织研判,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相关信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积极稳妥高效抓捕到位,清查源头,了解来源。在继续抓好搜寻工作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提请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鳄鱼养殖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开展鳄鱼来源的协查工作。同时安排本市相关区对鳄鱼销售市场、养殖场所等进行走访调研。经排查,在长江新区没有鳄鱼养殖场所。

长江新区连夜研究,按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建议,抓紧组建工作团队,及时调配应急器材物资。随后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总负责,多个部门、单位联动的长江新区阳逻港水域鳄鱼应急处置专班,并由武汉渔政调集5条船艇组成前方现场指挥中心,同时将渔政天网、无人机等资源在指挥一线聚焦。此外,专门成立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熙博士、湖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杨浩、武汉鳄鱼养殖专家胡庆其等成员构成的专家组。

通过无人机巡航、渔政天网监控、人员岸上蹲守、水面船只搜寻等“水陆空天”多种方式,应急工作专班持续搜寻其他“漏网之鳄”,并预设了套捕、网捕、采取麻醉枪或网枪的方式进行抓捕等捕鳄方法。

由于发现鳄鱼地点附近芦苇丛生、水面宽阔,水下有沟壑石块,在搜索过程中,迟迟未发现鳄鱼踪迹。8日、9日,省农业农村厅连续派员现场指导,并积极协调相关技术支援。

市委、市政府持续关注事情进展,要求相关单位全力以赴为此次搜捕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一切以抓住鳄鱼,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长江生态安全为目标。

【2】从发现到落网,多方合力6小时成功抓捕“漏网之鳄”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及时对武汉进行指导,协调上海市农业综合执法总队提供2022年9月中旬开展围捕一条暹罗鳄相关做法,为武汉制定更为科学的搜捕方案提供参考。

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联系到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珠江水资源监测评价中心,并协调该中心两名专业人员携带水下便携式声呐,赶赴阳逻,协助开展搜捕工作。

与此同时,现场搜捕人员高度怀疑鳄鱼受惊后向下游逃离。于是,继续扩大搜索范围,并通过武汉市钓鱼协会召集十名长江退捕渔民及导钓员参与延伸搜索。

10日下午3时许,武汉渔政工作人员在驾驶快艇巡查江面时,在距离首次鳄鱼发现点下游约3公里处,发现第二条鳄鱼的踪迹,但鳄鱼又很快沉入水下,消失不见。据现场专家意见,在鳄鱼未受到大量惊扰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远距离移动。

据此,现场指挥员一方面派出船只持续盯守,一方面迅速组织围网和操作人员。终于在下午4点50分,再次发现鳄鱼踪迹,并拍摄到露出水面的鳄鱼头部画面。指挥中心经过研判,最终锁定鳄鱼所在位置。

图片1.png

图片2.png

执法人员锁定鳄鱼位置后围网抓捕。图/通讯员提供

指挥中心按照工作预案,迅速安排有经验的退捕渔民,在鳄鱼出没地域下网打围。为确保万无一失,确定使用双层围网、间隔1.2米布设,网深5米,长50米,拉网逐步缩小范围。在下网的同时,先后两次观察到鳄鱼已被限制在围网中。晚7时,组织围捕作业人员在岸上进行模拟演练,既保证一线抓捕人员安全,又确保一击命中,防止鳄鱼逃逸。9点10分左右,一线抓捕人员全部到达现场水域,通过强光手电照射,利用鳄鱼眼睛夜间在强光下会发光的原理,精准锁定鳄鱼位置。

图片3.png

利用水下声呐探测确认鳄鱼位置。图/通讯员提供

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武汉养鳄专家胡庆其,使用大号抄网兜住鳄鱼,然后出手如电,将鳄鱼拎出水面,迅速将它按压在船头,用胶带缠住嘴部,用捆扎带将其四肢反绑,至此,第二条鳄鱼成功捕获,现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图片5.png

执法人员现场抓获第二条鳄鱼。图/通讯员提供

图片4.png

第二条抓获的鳄鱼。图/通讯员提供

经鉴定,这条鳄鱼约为一岁半,雄性,幼体。测得其体长1.3米,体重13斤。

【3】武汉渔政提醒:外来物种及有攻击性动物切勿随意放生

“其实,我们武汉水域很少见到鳄鱼,对于如何抓捕鳄鱼,我们缺乏足够的经验。”王文高介绍,近些年来的捕鳄经验,只有2018年10月1日在汉江水域使用渔网围捕过一条小鳄鱼,但汉江江面较窄,坡岸硬化,便于发现,也便于捕捉,与此次抓捕相比,难度要小得多。

“这次行动,专家组起到了巨大作用。捕前,专家提供各种专业意见,包括鳄鱼的生活习性、搜索办法,为整个搜捕行动提供参考;捕中,养鳄专家亲自观察并参与捕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长江十年禁渔上岸的退捕渔民,在整个搜寻、布网、驾船等辅助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王文高说。

九派新闻在现场了解到,这次捕获的两条鳄鱼嘴部均有表皮脱落、溃烂。“这很大可能是有人私下违法放生。不科学的放生,等于杀生。”王文高提醒,外来物种及有攻击性动物切勿随意放生,以免对生态环境及公共安全带来危害。

参与指挥这次鳄鱼抓捕的长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这次两条鳄鱼出现在武汉长江新区江段,社会关注度高,通过参与此次两条鳄鱼抓捕活动,既锻炼了队伍,也为有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积累了经验。

“这场极为特殊的‘捕鳄记’,是一个贯穿整个端午小长假,咬牙坚持、科学攻坚的突发事件处置案例,为今后处置类似情况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应对办法。”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为今后类似处置类似突发事件提供借鉴。

据悉,这次捕获的鳄鱼,将在湖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中心进行安置。渔政部门还将开发专门科普课程,用于开展生态安全科普教育。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将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科学放流宣传和规范化管理,同时对全市进行全面排查,严禁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和非本地物种。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向军 潘俊辉 张胜 陈雪莹 王璐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