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突袭难民营后,美推动安理会加沙决议,中方赞成俄罗斯弃权
资讯
资讯 > 国际 > 正文

以色列突袭难民营后,美推动安理会加沙决议,中方赞成俄罗斯弃权

纽约当地时间6月10日,由美国推动的新加沙决议草案在安理会进行表决,决议共获得14票赞成,1票弃权。其中俄罗斯投出了弃权票,决议获得通过。

在投票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便发布声明指出,中东地区在内的许多领导人和政府都支持这项计划,我们呼吁安理会与他们一道敦促立即无条件执行这一协议。

而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埃文斯则提出了担忧,他认为,在需要9票同意且无常任理事国否决的情况下,中俄的态度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不过埃文斯强调,安理会成员不应错失这个机会,必须一致支持这项协议。

那么,美国的这份决议草案,具体是什么内容呢?

实际上,在这之前,美国政府已经多次通过官方渠道强调本次决议的重要性,在6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就提出了有关加沙地带的三个阶段停火计划,也是这份决议的核心内容。

所谓三个阶段,即首先要求以色列与哈马斯双方实施为期6周的全面停火,以军从人口稠密地区撤出、增加人道主义援助和恢复基本服务,而哈马斯则需要释放一些人质;

其次,双方通过斡旋方谈判“永久停止敌对”,在达成协议后哈马斯需要释放剩余所有人质。

最后,在确保以色列安全的情况下,通过为加沙平民带来救济的方式,结束这一次的冲突。

不过俄罗斯方面随即对这份决议表示质疑,俄方认为,协议在停火的问题上力度不够,应该补充加入要求,只要第二阶段谈判还在进行,那么第一阶段停火就应该延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6周的停火时间。

而更多国家也希望看到一份要求各方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的决议。

众所周知的是,在去年11月15日,安理会就曾通过一份“人道主义暂时停火”的决议,但是在短暂的停火和人质交换后,以色列与哈马斯并没有达成和平协议,冲突延宕至今已经有8个月之久,这也是各国对美国这份决议最大的担忧所在。

不过美国方面透露,他们认为,以色列已经同意了这份停火协议,因此美方呼吁哈马斯也应该接受停火条件。

然而意外却在投票前发生了。

以色列方面8日宣布完成一项“大胆复杂”的人质解救行动,对位于加沙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发动了一场猛烈的袭击。截至9日,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以军的突袭已至少造成27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698人受伤,绝大部分是无辜平民,其中包括儿童。

《华盛顿邮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一个驻以色列的美国团队发现了情报,为以军本次行动提供了信息支持。

事发后,以色列国防军放出视频,称他们在本次行动中成功拯救了4名人质,分别是26岁的诺亚·阿加玛尼、22岁的阿尔莫格·梅尔·扬、27岁的安德烈·科兹洛夫和41岁的什洛米·齐夫,尤其是诺亚·阿加玛尼的获救,被以色列官方大规模报道,因为诺亚被认为拥有以色列和中国混血,其母亲正是曾经的中国公民李春红。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亲自打电话给诺亚强调:“我们一分钟都没有放弃你。我不知道你相信与否,我们不但相信,还实现了它。祝福你的家人,请代替我拥抱你的母亲。”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解救初人质,也不能抵消本次突袭行动的残忍。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以色列袭击让努赛赖特难民营变成了“人间炼狱”,一名目睹了现场的医护人员表示:“这就像一部恐怖电影,但这不是电影,这是一场真正的屠杀。”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也提到,前线工作人员从当地医院传回来的图像和视频显示,许多受伤的儿童浑身都是血,医院太平间内充斥着人们的尖叫声和哭喊声。

哈马斯方面则发布消息谴责称,以色列通过可怕“屠杀”的方式来营救人质,并且还在行动中杀害了其他人质,这是冲突爆发以来最血腥的袭击。

而国际社会对以军本次行动也普遍表示谴责。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强烈谴责发生在努赛赖特难民营的袭击,“这种血腥的杀戮应该立即停止”。

挪威外交部副部长克拉维克也发文强烈谴责针对平民的袭击,并呼吁双方立即停火并释放所有人质。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国也转变了口风,从一开始明确表示为以军提供了情报支持,如今转而开始强调美国的情报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军的行动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以军这一次对加沙难民营的突袭,将进一步加大冲突双方谈判的难度,这也给美国出了个难题,因为在美方的叙事中,以色列对美国提出的停火决议态度是“可以接受”,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以色列并没有遵从决议的停火要求,反而是主动发起惨烈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这也恰好印证了俄罗斯方面的担忧。

现在安理会已经通过了这份决议,接下来就要看哈马斯是否会接受停火协议,以及以色列是否能够落实对美国、对安理会的承诺,在谈判期间保持停火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