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金、胡春华、王蒙徽、王忠林出席这一活动,有重要信息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郝明金、胡春华、王蒙徽、王忠林出席这一活动,有重要信息

撰文丨余晖

6月2日,农历四月廿六炎帝华诞,甲辰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随州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代表2500余人现场参加大典。

随州炎帝祭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大典主题为“烈山问祖 华夏铸魂”,是甲辰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据《湖北日报》报道,出席此次大典的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蒙徽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

湖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主持大典。湖北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出席。

在现场,郝明金、胡春华、王蒙徽、王忠林、诸葛宇杰等依次向炎帝圣像敬献花篮,表达对先祖的缅怀与崇敬。

几个关键词值得一提。

第一,随州。

“炎黄子孙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明白自己要到哪里去。”炎黄子孙,这里的“炎”字就是指炎帝神农氏。

而湖北随州,就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

五千多年前,炎帝神农氏起于随州烈山,开启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石。炎帝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自先秦以来,我国民间就有祭祀炎帝的传统习俗,并沿袭至今。

据“随州发布”此前介绍,1991年,随州市政府恢复了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的谒祖祭典。

2009年,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隆重举办。

每年农历四月廿六炎帝诞辰,海内外炎黄子孙以不同形式拜谒始祖炎帝、共同祈福四方。

第二,寻根问祖。

在此次的大典现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侨青年学子代表,共同点燃新火。

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企业家等各界代表向始祖敬香。

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华夏儿女,唱响《炎帝大歌》。

当日(6月2日),来自台湾岛内的多个代表团队专程到了现场,与大陆同胞一起寻根祭祖。

新党副主席李胜峰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祭祖活动,被炎帝精神深深鼓舞着。”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陈威丞表示,“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炎帝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始祖、精神领袖。”“在台湾,我们称炎帝为五谷先帝,对于神农大帝的敬仰是非常虔诚的。很多人都祭拜他,希望风调雨顺,连年丰收。”

据《随州日报》介绍,6月2日,在参加甲辰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后,新党副主席李胜峰,台湾嘉义大天宫董事长郑明山一行台湾嘉宾到了炎帝故里风景区海峡两岸同根林,种下柏树。

李胜峰说:“栽下同根树,两岸一家亲,会常回来看看。”

多说几句。

在湖北随州的这次活动之前,在陕西、河南,先后举行了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举行。

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自汉代起,中华民族就开始祭祀黄帝的活动。

据央视报道,今年4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在陕西省黄陵县参加了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他称“要更加牢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5月23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来自于全世界的华人代表,到随州祭拜炎帝、在新郑祭拜黄帝,能够(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有一个心灵交流和沟通。

他认为,此举“确实是一个联系全世界华人的纽带,让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根。每次祭拜当然要花大量的精力,但是我觉得确实是非常非常值得的”。

第三,颂炎帝文。

在大典现场,敬香完毕,王忠林恭读《颂炎帝文》。

今年的《颂炎帝文》提到了“勇战疫情”“中部崛起”等。

“伟哉吾祖,德泽绵长。今日中国,其道大光。振武修文兮气贯寰宇,睦邻友远兮辐辏八方。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强国复兴,巨龙腾骧。楚地有幸,长继其祥。勇战疫情,拼来山河无恙;中部崛起,谱写锦绣华章。荆楚儿女,勇毅担当,誓嗣祖德,再创辉煌。”

就在3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