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从中国出发,开始谈全球
资讯
资讯 > 正文

当我们从中国出发,开始谈全球

近些年来,关于全球史的著作陆续出版了不少,但少有中国学者自己叙述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出版,正弥补了这一缺憾。近日,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主编的全三册《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由理想国推出。这套1086千字的书由“看理想”深受关注的音频节目“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转化而来。它与来自西方的各种全球史都不同,摒弃了历史学的任何中心主义,真正呈现了中国历史学者眼中的全球史观。

5月18日,《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新书首发式在上海举行。主要撰稿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段志强担任主持人,葛兆光、媒体人梁文道及二十余位撰稿人悉数展开分享,一同打开全球史的浩瀚画卷,谈论当今时代讲述全球史的意义。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新书首发式大合影

从中国视角讲述全球历史

何为“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葛兆光谈到,全球史最早是从欧美兴起的,是欧美学者反思自我中心主义的产物。全球史首先是去中心化的历史写作方式,“从中国出发”不是从中国的立场和价值出发,而是从中国的视角去看全球的历史。中国学者能够加入写作全球史的潮流,是对欧美视角研究全球史的有益补充。

“无论如何,做这个全球史,它对现实都是有用的,至少它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就像梁启超讲的,它是怎么样从中国之中国到了亚洲之中国,然后又变成世界之中国。”

葛兆光希望,这套书能用世界通行的语言概念和叙述方式把中国的历史故事讲出去。他谈到自己和法国学者的交流经历,“我在法国的经历让我感觉到外面的学者并不见得对中国不关注,而是我们不太善于用他们也能理解的概念、语言和书写方式给他们传达中国历史的内容。比如说,他们会反复地追问,秦汉以后的中国跟罗马帝国到底有哪些是不一样的……他们会觉得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经验和案例对西方可能是有用的。”

葛兆光

全球史在今天的意义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集结了二十三位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中青年学者,其中有70后大学教授,也有90后在读博士生。

“在世界的历史中没有孤岛”,全球史的第一层意义就是提供了一种“联系的、互动的”视角看待人类文明。来自深圳大学历史系的常彧在书中负责有关军事和战争的一部分内容。他提到,不管是在中国古代的汉朝,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近来的俄乌战争,数千年来,士兵都会掘土成壕来抵御敌军的袭击。“可是在挖坑的话题下,我们对历史孤立的认知却贯穿了时空,构建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全球性的战场的画面。一旦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那我们的联想、我们的认知就会更为深刻一点。”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尹敏志用一则趣闻说明了全球史的“蝴蝶效应”:因为中国人喜欢吃榴莲,所以日本人喝不起咖啡。在越南,榴莲的种植利润比咖啡豆高很多,所以为了更多地出口榴莲到中国,很多越南的咖啡农把咖啡树给铲掉,改种榴莲树,结果日本人就喝不起咖啡了。“大家每个人都生活在全球之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球史的历史进程。”

另一些学者则提到了全球史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思成提到,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全球史的肯定的意义,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全球史并不是平等的,是有剥削、有压制、有边缘的,很多人在全球史过程中被牺牲掉,人类付出了很多代价。

“否定式的全球史告诉我们,究竟除了我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力量塑造我们今天的生活,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更清楚地去看待整个全球和将来。”

全三册《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由理想国推出

从温度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全球史不只关心活生生的人,也关心实实在在的“物”。在分享中,一些撰稿人用颇具温度的视角谈到了全球史的意义。东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钟觉辰认为,全球史是一种“关心人类”的起点,“它告诉我们去关心世界上不同地方、用不同方式生活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不同当中跟我们自己有那么多的相似。”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刘小朦说,全球史并不是要建构一个宏大的叙事,一个普通的人或者一件平凡的物件,都可以讲出一段在全球史当中别样的故事,展现它别样的意义。从这样的角度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微观、细节,而具有温度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提到了美国汉学家柯文在《历史三调》中的观点,历史从来不是发生一次的,它作为事件发生了一次,作为记忆发生过一次,后面如果它很重要的话,作为神话又发生过一次。“所以历史学家在选择起点的时候,当然是从我们当下最关注的问题出发,然后我们寻求对于过去重新的理解和解释,在这过程之中不但要探讨事件本身,一定也会探讨对这个事件的记忆是什么样的,用以支撑我们今天把它不管是神话化还是去神话化的历史书写。”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