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通”机制进一步优化,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互换通”机制进一步优化,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充分总结“互换通”运行经验、认真听取境内外投资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发布公告称将支持“互换通”机制安排进一步优化。

自“互换通”业务上线以来,交易清算等机制安排运转顺畅,境内外投资者积极踊跃参与,业务量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4月末,20家境内报价商与58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1.77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名义本金约76亿元人民币,按月计算的日均成交名义本金增长近3倍,从上线首月日均约3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4月日均120亿元人民币以上,为境内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同意,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5月20日,联合推出“北向互换通”业务优化功能。本次“北向互换通”业务优化功能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丰富产品类型,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IMM合约),与国际主流交易品种接轨,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一方面IMM合约起息日固定,有助于投资者管理定盘利率风险,更好地开展各种投资策略和管理利率风险;另一方面,国际投资者可以使用相同IMM日期的不同利率互换合约开展各国利率之间的宏观对冲交易,更好地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需求。

二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便利参与机构管理存续期合约业务规模,降低资本占用,活跃市场交易。合约压缩功能是通过压缩具有相同交易要素但相反方向的合约,帮助减少清算参与者“北向互换通”存续期合约数量及名义本金。历史起息交易是为了满足合约压缩服务而配套支持的利率互换交易。优化引入历史起息合约并增加单一压缩服务旨在帮助实现北向互换通合约的提前退出,预期将极大提高境外参与者的参与热情。

三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还将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降低境内外投资者业务参与成本。根据5月11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消息,将延续交易手续费全额减免的方案。为降低市场机构参与“北向互换通”业务成本,交易中心将延长“北向互换通”优惠方案执行期限,继续对“北向互换通”下境内外机构的利率互换交易手续费进行全额减免。

“互换通”受到广泛欢迎和关注,主要得益于其可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和清算成本,让持有中国债券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头寸风险管理的目标。本次“北向互换通”业务优化,将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作者:何青,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20ZDA053]的阶段性成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