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凭什么击穿抖音?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郭有才凭什么击穿抖音?

没有顶流能从抖音全身而退

作者|黄青春

毫无疑问,新晋顶流郭有才是抖音算法又一场大捷——他就像一颗子弹,轻易击穿了抖音构建的圈层壁垒,无差别蔓延进数亿网友的推荐列表。

新抖数据显示,此前郭有才直播间观看人次不过十余万;但 5 月 3 日之后每场直播观看人次保持在百万以上,5 月 16 日单场直播观看人次超过2774万、点赞破亿。

与之对应,郭有才抖音粉丝数亦急剧攀升——5 月 10 日郭有才账号粉丝不过 19 万,但被算法选中后,5 月 9 日- 5 月 12 日涨粉 314 万,5 月 15 日更是一天涨粉113万;截至 5 月 26 日,郭有才抖音粉丝超过1300万。

不过,全国网红涌向菏泽南站直播渐成失控之态,官方上周一纸公告叫停了各类文娱活动,郭有才的抖音热度也渐渐降温,甚至媒体探访到郭有才在菏泽的烧烤摊已主动搬离。

“在几个群看到同一个问题:‘现在复制郭有才晚了吗’?问的人有 MCN 合伙人,也有千万抖音账号老板,但他们都觉得现在顶流 IP 的生命周期再次被压缩了。”一位抖音主播对虎嗅说道。

他认为,从张同学、秀才、于文亮到闻会军、王婆、郭有才,素人成顶流的“传说”反复上演,但爆火的时间窗口却越来越短,更像一场速生速死的“造神”运动。

郭有才“击穿”抖音

事实上,从张同学、秀才、于文亮到闻会军、王婆、郭有才,这些普通人的走红已经可以被清晰解构——例如,针对郭有才走红的诸多分析大致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郭有才起于微末,却不失与命运抗争的底色。

这位 1999 年出生于(山东菏泽)农村的年轻人,如今不过 25 岁,但其直面 10 岁丧母、13 岁辍学打工的苦难人生依旧活得热烈、用力——白天是深情歌者,晚上变身烧烤师傅,在直播界熬了七年终于踩中抖音算法,一夜蹿红。

郭有才走红后盛况

郭有才走红后盛况

农村贫苦出身 + 辍学自力更生 + 微末时真爱不弃 + 一朝成名荣馈故里——作为一个步履蹒跚从社会底层往上翻腾的小人物,郭有才的成长轨迹简直就是浑然天成的鸡汤脚本。

另一方面,怀旧滤镜 + 苦难情绪 + 个性扮相使郭有才极具辨识度。

当你在抖音刷到郭有才时,怀旧滤镜与老派扮相会让人眼前一亮,再搭着唱《诺言》的苍茫声线,很容易就随着歌声共情起他直面生活锤炼的不易——郭有才通过撕扯的歌声与怀旧滤镜,迅速将一个农村奋斗青年形象跃然眼前,立体又真切。

一位短视频创作者在看过郭有才视频后笃定地认为:老车站、复古滤镜、怀旧妆造应该是专业团队指导和包装。

“梳着大背头,戴银丝眼镜,宽西装搭花衬衫,打红白条纹领带,手戴黑色皮手套,这些细节都很有年代感和辨识度,绝大多数普通人做不到这样系统性的 IP 塑造,表演环境、镜头语言显然经过精心构思。”

上述人士进一步补充道,“他(郭有才)镜头镀上一层怀旧滤镜后,容易勾起一代人的集体共鸣,《诺言》这首歌又踩中经历时代巨变观众的记忆”——据三方数据显示,郭有才粉丝画像中 31~40 岁人群占比最多,男性占比 67%,女性占比 33%。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恢忠认为,国人有怀旧的心理,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快速的变革和发展,很多东西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消化就被新的东西取代了——“怀旧是对过去的总结”

于是,市场开始出现反思的声音:如此精准的运营、推广,背后到底是真“怀旧”,还是营销摸透了大众审美?

可能间或有之,但早在“造神”的聚光灯与郭有才打个照面时,就注定由他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东施效颦”最终会使得局面失控——郭有才爆火出圈期间,全国网红争先恐后奔赴菏泽南站,唯恐错过分食这次泼天流量的机会。

随着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都把信号车开到现场,连夜增设网络基站,为汇合的直播大军保驾护航——一场“群魔乱舞”的直播浮世绘,就这样浩浩荡荡上演了。

很快,流量如洪水猛兽吞噬了这座昔日客流寥寥的车站,终引得官方下场叫停菏泽南站广场一切文娱活动——不仅菏泽在主动降温,郭有才在抖音的推荐数据也慢慢开始下探。

菏泽南站直播混战截图

菏泽南站直播混战截图

旋即,媒体探访到郭有才在菏泽的烧烤摊也主动搬离了。如同张同学、秀才、于文亮、闻会军这些红极一时的抖音顶流一样,郭有才正在淡出这场“狂欢”——果然,没有顶流能从抖音全身而退。

于是,舆论迅速反转,闻着味赶来的互联网评论家下场批判:这个时代为什么要把网红推成全民顶流?甚至,进一步将郭有才效应上升至对地方的反思:

“郭有才及其幕后推手制造的群体性直播事件,因为其急速捞金的效率,以及对地方政府的快打快撤,可以命名为菏泽一梦——在菏泽一梦中,流量对地方政府的贡献为零,要是参照急吼吼的谄媚之举,社会风评恐怕为负数,菏泽一梦堪比黄粱一梦。”

在他们看来,即便郭有才一朝完成财富跃迁(据第三方统计,郭有才爆火后单场直播礼物打赏金额超过 100 万,坊间传闻其被一家 MCN 签约费用高达5000万元),但这与阶层跃迁尚有距离,所以他依旧上不得台面——评论家们坚信:网红不过是各方利益裹挟下一个丑的符号。

不可否认,这场千里奔赴菏泽南站的直播秀不乏投机者、哗众取宠者、流量操盘者,但也有相当比例渴望向上攀爬的普通人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使出浑身解数向上翻腾。

毕竟,精英群体的父辈用肉身筑起的藩篱让其攀爬在教育顶层,沐浴过教育资源的倾斜,但普通人穷尽半生向上翻腾的努力被网上评论家一句“不过是网红”轻松抹杀,多少带着一点知识精英的傲慢。

对于这点,包冉就一针见血指出,“大量的底层群众迫切想要找到出路,从温饱小康到阶层跃迁,当主流的通道被堵死以后,堰塞湖总会自己找到压强突破点,动机无可厚非、行动符合逻辑、结果不得而知”。

况且,直播在中国已经是一个无比庞杂、急速扩张的巨大生态——据《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披露的直播行业最新数据:目前有超过 1.5 亿个网络直播账号、超 10 亿个内容创作者账号创造了近 2000 亿元市场营收、带动就业机会超 1 亿个。

抖音终成网红飞升的“图腾”

事实上,从张同学、秀才、于文亮到闻会军、“挖呀挖”黄老师、郭有才,那些动辄百万点赞、千万播放的数据绝大多数贡献者是下沉市场人群。

这恰恰符合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的“洞穴理论”——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出生时便待在自己挖的洞穴里,本以为我们所看到的即是真实世界,殊不知,可能只不过是被阳光抛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像而已。

左至右依次是闻会军、“挖呀挖”黄老师、于文亮

左至右依次是闻会军、“挖呀挖”黄老师、于文亮

在此之前,乡村题材就一直是各平台短视频领域经久不衰的“流量密码”——只不过,低俗、魔幻、荒诞曾一度成为贴在乡村题材短视频身上的标签。

而且,大众认知中,抖音、快手有着不同的调性与生态特征。一位 MCN 机构负责人对虎嗅表示,如果想打造人设建议去快手,如果擅长创意则更适合抖音。

“抖音再小的号也有窜红的几率,一夜成名不在少数,但问题是即便几千万粉丝的达人生命周期也很短,过气数据会非常惨淡;快手小号想红,前期要投入大量资源,可以连麦打榜、可以去给大主播刷礼物,起来要一个过程,但只要立住人设,铁粉会天天等你,不像抖音说过气就过气。”

也就是说,跟算法博弈是每个抖音创作者攫取流量的生存技能,抖音对头部主播迭代有绝对控制权,官方内容形态稍微一变化,就会起一波人,掉一拨人;但快手并非如此,快手主播家族长盛不衰只有一个原因,他们不靠内容创作,其本身是通过直播、段子在平台塑造了一个 IP。

顺着这个逻辑来看,郭有才的人物形象似乎更符合快手的“气质”——毕竟,乡村景观的影像记录起源于快手,其鼓励用近乎白描的方式记录真实生活,老铁基本盘也更容易长出“郭有才”。

早期快手主播精神状态

早期快手主播精神状态

然而,当郭有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抖音,不仅让品牌和商家们注意到了抖音的烟火气,还使得抖音乡村 + 怀旧垂类软着陆。

“郭有才的出圈可能是抖音在加速抢下沉市场的流量。”一位短视频观察者认为,相比之前 MCN 在抖音造神,现在平台正通过培养更多郭有才来拥抱小镇青年及下沉市场人群。

等于说,从张同学、秀才、于文亮到闻会军、郭有才,不过是抖音主导的一次算法下沉——只不过,抖音算法选中改命的网红不再是高线城市主流审美下的优胜劣汰。

也就是说,流量往“低处流”是大势所趋——抖音、快手正通过各个垂类的渗透相互掠夺竞争对手的优势垂类时长来扩大优势。

尤其,当整个短视频行业增长正趋于见顶,月活跃用户规模开始进入波动阶段,抖音、快手要在高基数的背景下寻求增长,必须通过各种垂类的相互倾轧来实现。

一家 MCN 运营负责人就对虎嗅坦言,郭有才在抖音而非快手走红并不意外:“爆发的底层逻辑在于抖音受众基数更大、更泛化,从代古拉K、毛毛姐、邱勇到张同学、秀才、于文亮再到闻会军、王婆、郭有才,流水的顶流,铁打的抖音。”

所以,当郭有才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抖音热榜、微博热搜时,单纯研究账号找不到答案,大家已将目光聚焦到了平台意志。“流量差不多等于平台货币,纯靠算法滚雪球不可能热度持续这么久,这可能是接下来平台潮水的方向”——于是,不乏创作者进行像素级复刻,李有才、武有才、刘有才都陆续在平台上冒出来。

然而,极致 ROI、追爆款、DOU+ 投放工业化才是抖音生态的底层逻辑,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垂类超级 IP 不过是其攻城略地的“工具人”。

毕竟,这个“点石成金”的游戏,抖音拥有最终解释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