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工业机器人、智慧房屋亮相科技周 还有这些看点→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人形工业机器人、智慧房屋亮相科技周 还有这些看点→

昨天(25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首钢园启动,2024年北京科技周也同步启动,共有超过百项优秀科创成果集中亮相。

自动播放

在2024年北京科技周的主场活动现场,设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科普互动体验、联合展区五大展区,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新材料、机器人技术、科学仪器等产业领域的超百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文科处处长 李焱:我们今年突出北京在新质生产力这个核心领域当中的创新成果,比如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大模型,智能制造领域当中的人形机器人,医药健康领域当中的介入手术机器人等。

本届科技周还突出科技办会理念,运用多媒体、光电结合等先进展陈技术进行展示,吸引观众进行互动体验。

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 石景山区科委副主任 曹洁:把首钢园打造成为科幻科技加科普融合的一个空间,主要是围绕着首钢园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来赋予它一些转型的活力,让公众在这个工业遗存中,能够感受科技带来的魅力和美好。

据了解,本届科技周将持续至6月1日,观众可采取线上免费预约方式入场,除石景山区首钢园主场活动外,北京市各区、科普基地等也将同步举办特色专场科普活动。

人形工业机器人 智能协作好帮手

昨天,科技创新展览在北京开展,看一看人形机器人的创新成果↓

自动播放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它们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比如这个机器人,它叫钢宝,现在已经用在了电力巡检当中,而且它可以和人工进行非常紧密的协作和配合。

国网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人员 赵彬:现在主要在电网或者能源口的一些巡检的场景上,加装了各类传感器,比如可见光的摄像头可以看到部件的缺陷,红外摄像头能看到部件的温度。同时有大脑,集成了无人驾驶的技术、大模型的技术,通过语音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研发人员介绍,人形机器人的优势是可以同可穿戴设备结合,实现远程操控,可以让机器人模仿像人类行为,解决工业场景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探访智慧房屋:房子和车子互相“充电”

随着技术的发展,12个小时,一个智能模块化的房子就能搭建完成。而万一房子停电了,新能源汽车还能反向为智能房屋供电。

自动播放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当科技和建筑相结合,可以让建筑更加智慧更加高效。这个模块化装配的房子,只用了三十天就完成了硬件、软件的装修设计,全屋智能系统也是同步进行打造的。这样的一个房子安装到这个场馆里仅需要12个小时,同时还节能环保。

在房子的顶部还有一个神秘的装备——新能源电池板,可以把收集的太阳能放在房屋一侧的储能箱里,旁边有一个双向的充电桩,可以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房子能源匮乏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还可以反向给这个房子放电,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中建科工创新研究开发院院长 李任戈:像我们这个移动的展示房,只是一室一厅,屋顶装了8000瓦的光伏,一天能收集20度电。这辆汽车充满是100度电,反过来放电的时候,这辆汽车能够供这个房子一个星期的用电量。

光储直柔储电系统连接到一起,就成了未来城市的能源互联网。而它的难度在于如何实现更加柔性的能源调度。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让城市、车、房屋之间形成一个更为合理、节能的调度体系,从而打造一个更加绿色节能环保的未来城市居住环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