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机构成立后,这一重要会议首次召开!李强作批示、何立峰出席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中央新机构成立后,这一重要会议首次召开!李强作批示、何立峰出席

撰文丨余晖 高语阳

新华社消息,5月21日,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是本轮机构改革中,党中央新机构成立以后,首次召开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

政知君注意到,会议谈到了3方面重点。

“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李强日前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李强在批示中肯定了去年以来各级党委金融委、金融办的工作。批示指出,2023年以来,各级党委金融委、金融办“有序推进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大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金融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如期完成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形成央地工作合力。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

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列入党中央机构序列。

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作为党中央派出机关,同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

目前,中央金融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已经组建完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任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任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

《改革方案》还明确,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地方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

近段时间以来,省级金融委、金融办以及金融工委陆续亮相。

其中,海南省委金融委由省委书记冯飞、省长刘小明同时担任主任;河南省委金融委由省长王凯担任主任。

在5月21日召开的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并讲话。

何立峰也对机构改革提出了要求:切实加强地方党委金融办自身建设,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把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积极打造模范机关,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狠抓工作落实,高效履行职责。

“直面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

李强在批示中强调,强化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央曾要求“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此前,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分析了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会议要求,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等。”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这次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上,何立峰指出,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近中期目标,直面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

“当前,要统筹做好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相互交织风险的严防严控,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政知君注意到,国家近日出台多项举措,化解房地产风险。

5月17日,何立峰出席了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何立峰指出,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找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切入点”

李强在批示中强调,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政知君注意到,落实好这一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

李强在批示中指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在部署相关工作时,何立峰表示,要找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切入点着力点,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着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

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同时,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一段时间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措施相继推出,已经取得一些成效。

今年1月,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2023年,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信贷总量平稳较快增长。

截止到202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年新增22.7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截止到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8.6%和21.9%。

“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节奏,稳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预计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会更加均衡。”宣昌能表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