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保护中心:“大熊猫迁地保护是某些人满足私欲和利益的手段”系谣言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熊猫保护中心:“大熊猫迁地保护是某些人满足私欲和利益的手段”系谣言

谣言05

谣言:

大熊猫迁地保护是某些人满足私欲和利益的手段。

真相:

迁地保护在濒危特别是极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迁地保护种群是就地保护种群的必要备份,在就地保护种群灭绝的时候,是物种延续和重归自然的希望所在。我们中国的麋鹿种群复壮和放归自然就是迁地保护重要作用的一个成功例证。

上世纪八十年代,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已经从第一次普查的2400只直接下降到1100只,野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前景岌岌可危,在当时迅速开展大熊猫迁地保护工作,为野生种群提供一个备份保障,得到了多数专家支持和认可。

截至2023年底,大熊猫圈养种群已经增长到728只,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实现迁地保护的另外一个目标,反哺野生大熊猫种群。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个体通过野化培训后,放归到存在灭绝风险的野生小种群内,能够有效补充种群个体并参与野外小种群繁殖,是保护野外小种群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已成功放归了10只圈养大熊猫到野外,促进了小相岭和岷山南端的大熊猫小种群复壮。

网络上关于大熊猫迁地保护是某些人满足私欲和利益的手段的言论不实。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