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买600元鞋防学生攀比,咋不先防“有心人”的揽利心思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媒体:买600元鞋防学生攀比,咋不先防“有心人”的揽利心思

近日,淮北市一小学给学生家长发放了一份调查表,就“学校拟统一为学生购买运动鞋”征求家长的意见。其中提到,此举是为了消除学生攀比心理,每双运动鞋价格在600元左右,费用由学生家长承担。

面对600元一双的运动鞋,防攀比心理显然已退为次要了。因为这个价格实在超出了一般运动鞋的价钱,尤其是孩子正处于快速长身体阶段,频繁换鞋或是常态,如果要求学生统一订购,这该会带给家长多大的压力和负担啊。

6fa9942-37f6fec5_750.jpg

学校的解释是,这只是针对人大代表的建议做的一个调研,并不是要求某一个学生、某一个家长去买。教育局也表示,只在个别学校部分班级发了调查问卷,并非让学生家长购买。网传的调查表上确实表明了这是一个针对“人大代表议案”的调查,但为何这个调查表还是扰乱了家长的心神,让网友也跟着紧张起来?

说到底,还是因为此前少数学校已出现过类似做法,结果是家长秉持着“自愿”原则,接受了学校的统一安排,这种被绑架式的整齐动作,忽略了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让人有苦难言,所以大家才会成为“惊弓之鸟”。如果不是有家长爆料出来,而是家长们本着“自愿”原则“支持”了这个建议,是不是接下来就要实施呢?

在家长和学校的特殊关系中,难免会有人迫于无形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提交答案。这些情形本应在制作问卷和发放问卷时考虑到,不然就会背离问卷的初衷而看不到家长的本意。所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学校,在进行类似的调研时,应站在家长的处境多考虑考虑,在制作并发放问卷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解释,才能避免类似的惊慌失措。

而回到调查表本身,这里的逻辑本身就存在漏洞。如果真是为了防止学生攀比,就应该回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建议,而不是想当然地以600元的运动鞋来解决问题,毕竟这个价钱也能买到不少名牌鞋。这种解题思路给人的观感,似乎就不是防攀比,而是在攀比的路上狂奔。难怪有网友这样调侃:“不行还是攀比吧,还能省个三、两百。”

如此粗浅的逻辑谬误,网友能一眼就洞察,为何相关部门看不出来,而要大费周章地到家长群体中做调研?到底是水平不够还是另有隐情?这或许才是这次事件中最该追问的,也是网友在评论区吐槽的“真问题”。以此来看,最该防的或许不是小学生的“攀比”心理,而是“有心人”的揽利心思。

面对质疑,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可能会觉得被误解,但这不能怪家长和网友,更不能因此迁怒到爆料者的孩子身上,而应该多多自省——但凡有一点舆情意识,但凡真正考虑过家长感受,这份调查表都不至于顺利地送到家长手上。一次显然背离了初衷的调研,一份可能引发舆情的问卷,到底有何意义?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