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聚餐后口渴难耐误喝防冻液中毒,医生:与普通饮料极为相似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女孩聚餐后口渴难耐误喝防冻液中毒,医生:与普通饮料极为相似

汽车防冻液是一种用于汽车冷却系统的液体,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在进入人体后会很快转化为具有毒性的草酸盐,摄入70~100毫升就可中毒,甚至致死。

4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近来该院就接到了一位因误食防冻液而产生严重酸中毒的患者,经过医院积极救治,才最终挽回一命。

医生提到,防冻液液体颜色与普通饮料极为相似,且带有甜味,普通公众不易识别,建议在生产时加入刺激性气味,以方便公众辨别。

▲粉色防冻液

▲粉色防冻液

命悬一线

女子口渴难耐喝下防冻液

患者黄鹂(化名)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喝下的防冻液。当天,她刚和朋友聚完餐开车回家,途中,口渴难耐的她没能在沿途找到商店购买饮料。她便停下车,在车辆后备箱找到了一个装着粉色液体的饮料瓶,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起初她并没有任何异常,但回到家几小时后,她感觉头昏、乏力,“连走路都走不稳。”她便将自己的症状告诉了家人。她的这番陈述,把家里人吓了一大跳,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刚在网上购买了一大桶防冻液,由于桶较大,便用饮料瓶分装放到后备箱备用。当黄鹂家人到汽车后备箱一看,这瓶粉色的防冻液只剩少许残留,家人立即拨打120,将其送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记者通过黄鹂的《入院记录》看到,其入院前1天误饮防冻液约200ml后出现头晕、困乏,步态不稳,前来就诊,门诊以“头晕(误饮防冻液)”收入肾病内科。

据该院肾病内科一病区副主任何青莲介绍,患者入院后的检查显示,黄鹂严重酸中毒,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80/40mmhg,反应迟钝。由于防冻液在进入人体后会很快被吸收,患者送来时已超过数小时,错过最佳洗胃时机,医生便给予其大量补液,促进药物排泄,同时进行血液透析,尽力消除患者体内的毒素。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患者逐步转危为安。

▲何青莲

▲何青莲

外观与普通饮料相似

口服70~100ml可能致中毒死亡

记者查询到,全国因误服汽车防冻液中毒的案例不在少数。今年1月13日,湖北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了一名误服200毫升防冻液后中毒,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2月10日,安徽阜南一名17岁女孩因误服约300毫升防冻液,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生命垂危。今年4月媒体报道,一名27岁男子误服300毫升防冻液出现恶心呕吐、呼吸衰竭的情况,被紧急送医救治。去年10月,河南驻马店一男子在劳作后因误喝500ml防冻液,就医时血液已凝固,形成胶冻状,最后肝肾衰竭,不治身亡。

据何青莲介绍,防冻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原本乙二醇是无色、透明、黏稠、有甜味的液体,但为了方便汽车检修识别,厂家制造出粉色、绿色、蓝色的防冻液,与市面上许多饮料颜色相似,加之其带有甜味,若再将防冻液分装至饮料瓶中,一般民众很难辨别,便容易导致误服。

据相关文献报道,成人一次口服70~100ml就有可能导致中毒死亡。而乙二醇在进入人体后,会很快被消化道吸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代谢性酸中毒、尿中草酸钙晶体沉积和急性肾损伤,严重者伴有多器官衰竭,甚至有发生死亡的可能,因此公众在误服防冻液后需要积极、快速地救治。

医生建议:

避免分装,加入刺激性气味方便公众辨别

何青莲提到,由于患者在中毒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各项指标也无异常,甚至部分病人在中毒12小时以上才出现精神障碍,因此,防冻液中毒极容易被疏忽,从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目前防冻液的解毒药只有甲吡唑一种,但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小,该药并未在国内上市。因此她建议,市民在购买防冻液时不买大瓶装,避免分装,若必须分装,请勿分装在饮料瓶内,若分装在饮料瓶,请一定要贴上警示标签,注明是防冻液,防止误食。同时一定要放置在儿童触及范围之外,对成人来讲,对生活中不熟悉或不清楚来源的食物不建议食用。若不幸误食,请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并尽快带好误服的饮料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救治。

医生还建议在防冻液中加入刺激性味道,“提示消费者这是一个危险物品。”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摄影记者 陶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