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楚国竟然凭一己之力吞并了51个诸侯国?
资讯
资讯 > 正文

春秋时代,楚国竟然凭一己之力吞并了51个诸侯国?

本 文 约 35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分 钟

春秋时代到底有多少个诸侯国?这个问题至今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以当时称霸南方的楚国来说,传世文献记载中仅春秋之世被楚国吞并的诸侯国就有51个!然而,失败者的名字,除学界专家外鲜有人能记得。这也是《左传》中大多数诸侯国命运的写照:在乱世中苦苦挣扎,艰难地维持社稷的存续。但终究难逃为强邻吞并的结局。

铜方奁,山东枣庄山亭区小邾国贵族墓地出土

“汉阳”诸国的告终

清人高士奇在《左传纪事本末》里如此总结楚国蚕食中原的历史:

“自邓亡,而楚之兵申、息受之。申、息亡,而楚之兵江、黄受之。江、黄亡,而楚之兵陈、蔡受之。陈、蔡不支,而楚兵且交于上国矣。”

也就是说,邓国覆灭是楚国扩张史里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性事件。邓国都城据考在湖北襄阳邓城城址东南的周家岗遗址。对春秋初期的楚国来说,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封于汉水流域那些的姬姓诸侯,即“汉阳诸姬”。它们之中实力最强者是湖北随州的随国。而邓国位于楚国东南方,进兵汉水很难不经过此地。邓国意识到这点,用尽办法自救,但与楚国的战争还是在两年后爆发。当时巴国遣使借道楚国,想与邓国通好。谁知使团被邓国南方的鄾国劫杀。楚武王大怒,出兵攻打鄾国。邓国未免唇亡齿寒,派养甥、聃甥两位将军带兵救鄾。可是在楚、巴联军的夹击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邓公簋

随后,楚国又把矛头转向湖北安陆的郧国。前701年,楚国与湖北应山的贰国及应城的轸国结盟,对郧国形成包围圈。郧国察觉楚的阴谋,立刻联络随、绞、州、蓼四国共同抵抗。这本来确实给楚国造成很大压力,但楚将斗廉看出郧国人寄希望于四国援军,自身并无斗志。他速战速决,在蒲骚击败郧军,四国闻讯溃退。

第二年,绞国(都城在湖北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也被楚军攻击。楚国利用绞人“寡谋”的缺点,故意派士兵上山砍柴,露出破绽,让绞国一次抓获30名楚军。尝到甜头的绞人次日“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见敌军被引诱出城,早在山下埋伏的楚军鼓噪而出,杀得绞国措手不及,只能跟楚国订立城下之盟。

至于文王攻打的南申国,应该属于泾河上游的西申国(位于甘肃平凉)分支,大约在周宣王年间被另封于南阳。西申是周平王的外公家,当年正是它和戎人联手杀死周幽王,致使周室中衰。平王东迁后,为稳固洛阳的局势,还派军队前往南申、许国、吕国协助防御。《诗经·王风·扬之水》一篇即为戍卫士兵们因远离故土而作的抱怨之词。当然,日渐衰微的周室无法阻止楚国扩张的步伐。《左传》称,申国人彭仲爽被楚国俘虏后,深得楚文王信任,做了令尹。彭仲爽也投桃报李,帮助文王征服申国,在其地设县。不过,申国并未被灭,只是成了楚国的附庸。虽然保住了社稷,但难免任楚国摆布。

中爯父簋,共有两件,皆残缺,结合两件铭文,可知作器者是生活在西周晚期的“南申伯大宰中爯父”。它们的现世,解决了长久以来关于南申国位于南阳还是信阳的争议

邓与南申的相继败亡,等于楚国从此可以畅通无阻将手伸进南阳盆地,楚兵近在咫尺的阴影,令小国人人自危。

前658年,江国、黄国国君与齐桓公在贯地相会。江、黄二国自从跟齐国结盟,别说它们自己,就连跟其联姻的弦国(河南光山附近)都骄傲起来,认为楚国必定不敢犯境。自大的弦国既不再尊奉楚国,又懒得部署设防,结果仅三年后就被楚国灭亡,弦君逃奔黄国。

按理说,看到姻亲的下场,黄国多少也该有所反思。只是,人天真起来真是没有下限,黄国人居然宣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前649年秋,黄国单方面停止对楚进贡。找到借口的楚国立即在这年冬天起兵伐黄,第二年夏天就灭掉黄国。

而江国又延续了26年。前624年“楚师围江”,这时中原的霸主已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晋国联合周王室一同出兵救江,但最终功败垂成,江国次年宣告覆灭。秦穆公听说此事,身穿素服,出居别室,以表同盟被灭的哀悼。过了一年,楚国又将蓼国(河南唐河)与六国(安徽六安)灭掉。至此,汉北诸侯基本被一网打尽,不是被吞并,就是沦为楚国的属国,跟其国内之封君无异。

当楚王在南国大杀四方时,山东的齐国、鲁国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对小国的兼并。区别只在于,齐国自桓公一霸后迅速坠落神坛,而鲁国实力也并不那么拔尖,因而它们周边的诸侯国能支撑得更久一些。

滥公鼎,2009 年山东枣庄峄城区徐楼村M2 号墓出土,现藏枣庄市博物馆。该器内壁有铭文 22 字,由此可知它的主人是滥国国君“滥公宜脂”。

冲入春秋决赛圈

邾国,这是一个常看春秋史的朋友们并不陌生的小国。它的疆域夹于鲁国和滕州的滕、薛两国间。其与莒县的莒国,可谓山东除齐鲁外,在史书中存在感最强的诸侯。

邾君庆壶,2002 年山东枣庄山亭区小邾国贵族墓地出土

而邾鲁间恩怨交织的关系,到春秋时代令人眼花缭乱。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引李廉之语,称鲁国在《春秋》中:

“兵之伐国仅二十,而书公伐邾者六,书大夫伐邾者八,止书伐邾者一。”

也就是以鲁国为主导的重大对外战争,有3/4都是为讨伐邾国。

然而《左传》第一篇却记载,前722年鲁隐公刚即位时,曾因“欲求好于邾”,迫不及待地与尚未受周王室正式册封的邾君仪父在蔑地会盟。看来,春秋初年的邾国实力颇为可观,足以令鲁国礼让三分。也是这一年,郑庄公驱逐其弟公子段,公子段之子公孙滑流亡卫国,并带着卫军反攻郑国廪延。郑庄公为复仇,还“请师于邾”。而在邾国授意下,鲁国公子豫竟然不顾鲁隐公的反对,自己率军跟郑、邾结盟。邾国之强,对鲁国影响之大,不容忽视。

此后,邾文公在位期间,依靠追随霸主的外交政策,还一度力压鲁国。“庆父之难”时,邾国庇护的公子申最终取得鲁侯之位,是为鲁僖公。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邾文公又配合宋襄公出兵,送出逃的齐公子昭回国即位,也就是齐孝公。当时负责捉拿鄫子的就是邾文公。风头正盛的邾国,遂开始扩张计划。

鲁僖公二十一年(前639),纸老虎宋襄公被楚成王在盟会上抓住的同时,邾国竟然将鲁僖公母亲成风的娘家须句国(山东济宁梁山县)灭掉。须句国君跑来鲁国求援,成风以“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蛮夷猾夏,周祸也”为由,说服鲁僖公动兵为须句复国。第二年春天,鲁国顺利击退邾人,送须句君复位。但邾文公却并不因此消停,他在这年八月兴师直犯鲁境。鲁僖公因为此前的胜利轻敌,“不设备而御之”,自然被邾国痛击,连襄公的头盔都成了邾国的战利品,被邾人“悬诸鱼门”示众,刚刚复国的须句随后再次被邾国占领。

这之后邾鲁保持十几年的和平,两国都与晋文公结盟。而随着晋文公、襄公父子的去世,以及邾文公的年老,鲁国重启战事时顺利占了上风。鲁文公七年(前620),趁着晋襄公葬礼,鲁国出兵伐邾,不仅将须句从邾国夺过来,还把它封给叛逃至鲁国的邾文公之子。

在邾文公葬礼上,邾鲁再次暴发激烈冲突,起因是鲁文公派来吊祭的使者“不敬”。邾定公为复仇,出兵攻打鲁国南鄙。定公在位40年,这一时期邾鲁两国的仇恨日益深重。鲁宣公九年(前599),鲁国灭东夷小国根牟。第二年公孙归父受命伐邾,攻下峄城。鲁成公十七年(前574),邾宣公即位。鲁襄公四年(前569),邾国与莒国合谋攻打鄫国。鲁国派臧纥带兵相救。臧纥可能是觉得邾师远征,国内一定空虚,他没有选择去鄫国,而是攻入邾国境内。然而,臧纥却在今天滕州东南约20里的狐骀山,遭到邾军猛攻,鲁国伤亡极为惨重。

“邾公华”青铜甬钟,邾公华也就是邾悼公

这之后,邾国与鲁国又数次交锋。邾国虽然幸运活到战国末年才为楚国吞并,但由于国力衰微,于史书中几乎失去记录。山东诸侯中保存国祚至战国者亦有不少,如滕、小邾、费等等,但它们的体量过于微小,除被大国派以各种劳役外,鲜有故事可说。邾国,也许是其中历史最精彩的一员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