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易
媒体评论员
近日,全球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斥巨资打造的科幻巨制《三体》正式上线,该剧号称平均每集预算高达2000万美元,总投资约1.6亿美元。网飞版《三体》,基于中国作家刘慈欣同名获奖科幻小说改编,试图在国际视野下重新诠释这一经典的中国科幻故事。
在欧美评论圈,网飞版《三体》的口碑不算差,烂番茄新鲜度76%,Metasocre的专家评分为70分。虽然网飞并未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网飞版《三体》在国内却陷入舆论漩涡。支持者认为,网飞成功地将《三体》的故事带入全球主流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科幻文学的国际影响力;批评声音认为,它“魔改”小说《三体》,是一种“文化挪用”。
这场关于《三体》改编的热议仍在持续。网飞版做了哪些所谓的“魔改”?这样的改动是否“必须”?
网飞版为何“魔改”?牺牲了什么?
网飞对《三体》小说进行多项显著的改动,主要集中在人物与剧情。
一些重要角色消失不见。比如常伟思、申玉菲、魏成等人。一些重要角色依然保留,但进行了重新设计,汪淼、章北海、罗辑、程心、云天明等人,成为“牛津五人组”。他们的性别与种族,包括姓名也随之发生变化:“汪淼”性转成拉丁裔女科学家,“罗辑”成为黑人,“章北海”是印度裔帅哥,“云天明”成了深情白男,“程心”变成亚裔……
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有点“乱炖”。叶文洁和伊文思谈起恋爱(只有这俩人跟小说的名字一样),“程心”和“章北海”“云天明”之间展开“三角恋”,“汪淼”和“罗辑”之间有着若有若无的情愫。
原著读者对书中人物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对他们的命运和选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网飞版改编后的人物性格、动机或命运发生了变化,可能会让原著党感到情感上的割裂,无法共鸣。
网飞版《三体》被指摘“魔改”的另一原因是,剧情上做了大幅度的改编,将原著几乎是打掉重组。
腾讯版《三体》,用30集的篇幅讲述小说第一部的内容;网飞版用8集的篇幅,已经讲完小说第一部,并且出现了不少第二、三部的内容。第1集,“罗辑”“章北海”“云天明”“程心”等人悉数登场;第7集,“云天明”已经飞向太空;第8集,“罗辑”已经当上面壁者……就像有观众调侃的,网飞版就像开了8倍速。
小说以漫长的篇幅,包涵丰富复杂的科学理论、社会历史背景、角色心理描绘和多层次的情节发展。网飞版在短时间内迅速推进剧情,必然牺牲掉原著中一些细腻描写和关键细节。这对于追求原著完整性的观众来说,是一种“魔改”。
国内一些原著党批评“魔改”时,也陷入某种尴尬中:网飞版《三体》,其实并没有把国内的观众视为目标受众。大部分国内观众,都是通过网盘等渠道观剧的。
网飞斥资1.6亿美元拍摄《三体》,显然不是免费做慈善,它要吸引的是它的付费观众。
作为全球流媒体平台,网飞面向全球市场。诚如网飞版导演之一的曾国祥在访谈中表示:既然这是一个国际化项目,就需要改成一个更具国际视角的故事,为此难以避免会损失一部分中国特色。
这时,一些所谓的“魔改”显得必须。比如,主要人物性别与种族的变化。网飞面向的是全球观众,尤其是英语地区观众,所以需要采取国际化演员阵容,并以英语为主要对话语言。小说中几个主要角色,由此变成“牛津五人组”。但对于叶文洁在国内的经历,网飞版尊重原著,也保留中文对话。
又比如,网飞版之所以将小说前三部的故事打散重组、剧情加快节奏推进,主要是为了服务那些没有看过小说《三体》、不熟悉这个故事的观众。
网飞版叙事高效紧凑,避免信息量过于庞大导致的剧情拖沓,降低了非原著读者的理解难度,使更多观众能够迅速进入剧情,理解并欣赏故事——无论他们原本是否读过《三体》、是否对科幻感兴趣。
至少从播放数据来看,网飞的策略是成功的。《三体》上线后,在网飞的剧集榜迅速登上全球第一。
“魔改”后有何不同?
在大方向上,网飞版《三体》保留原著设定、框架与核心创意;但在价值观上,与刘慈欣小说、腾讯版形成一定的偏离。
这种偏离,从人文主义视角看,是一种“改良”。
刘慈欣对于科技的态度是矛盾的。他的作品,既充满对科技进步的惊叹与憧憬,展现出科技力量所能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深远影响,也深入探讨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伦理、社会和哲学问题,对科技有深刻反思。
又由于对人性的悲观,所以,刘慈欣的价值观更偏向于科技主义与专业主义的结合:科技虽有风险,人性更不可靠。
在某些情境下,科技主义叠加对人性的怀疑,可能导向“工具理性至上”,陷入唯效率论和工具理性思维,将人视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工具或节点,忽视了人的内在价值和尊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冷漠。
这很鲜明地反映在腾讯版“古筝计划”的呈现上。地球人类为了获取地球三体组织(ETO)所掌握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存储在审判日号游轮上的与三体文明相关的绝密资料,制定了一个秘密军事行动。利用高科技纳米材料制成的超强度细丝,在巴拿马运河的狭窄水道上布设陷阱,当审判日号通过时,细丝如古筝弦般切割船只,既能消灭ETO的骨干成员,又能完整回收包含关键信息的硬盘。
“古筝计划”,不仅是科技实力的体现,也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人类情感和社会反应,尤其是对人的态度。
腾讯版中,这一场景被精心打造并再现,成为剧集中紧张刺激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一个高潮部分,它更多强调了科技力量,减少人文主义色彩,仿佛为了一个正确的目标,一些人是可以牺牲的。
网飞版不然。“王淼”对该计划提出强烈的质疑和抗议,剧集也大篇幅呈现“古筝计划”对其他无辜者的伤害——尤其是一群欢乐度假的儿童均被杀害,甚至特写了“古筝计划”后邮轮的惨状——小孩子的截肢。
网飞版以此反映一些人在面对极端情境下的情感变化和价值坚守,是对“工具理性至上”的强烈质疑,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从原著中程心被读者嘲笑、观众对于腾讯版暗含的“工具理性至上”的无动于衷,可见“工具理性至上”更有市场。网飞版更“人文主义”一些,强调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从《三体》中狂热年代对人的戕害来看,这种人文主义稀缺而宝贵。
如何看待海外改编?
很多人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一种既开放又保守的心态。既希望中国文化更多走出去、有更多中国IP被国外改编,又对于海外改编中文IP显得过于敏感,总担心对方是不是“别有用心”。
在谈论立场和主义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学会用“生意”的视角去看待中文IP的海外改编---影视投资风险本来就很大,在海外改编中文IP,资方所要面临的商业风险更高,项目的难度系数更是直线上升。
比如,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道德伦理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可能需要经过一番苦心改编,才能将其成功地转化为符合海外观众审美习惯的作品。又比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和观影习惯,需要将中文作品的内容、人物塑造、叙事节奏和情感表达调整为符合当地观众喜好的形式。
所以,如果不是这个中文IP本身真的太强,海外的资本就没有那么强劲的改编动力。
资方肯定是想赚钱的,他们的出发点也很简单:如何把一个好的中文IP推向全球市场,赚更多人的钱。商业考量几乎总是优于所谓的立场和主义,如果考虑到后者,也基本是因为后者影响到商业利益了。
因此,大家其实不必太敏感,不如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中文IP的海外改编。当然可以对海外改编版本做出尖锐批评,但大方向应是鼓励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改编与创新。
毕竟作为全球第一的流媒体平台,网飞制作和播出《三体》,无疑将刘慈欣的这部代表作带给全球数亿观众,极大地提高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全球观众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这才是货真价实的软实力输出。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 | 萧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