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风声|人大代表建议消除“第一学历”就业歧视:仅仅是用人单位有问题?

2024-03-09 10:04:35
来源:风声  来自北京市

作者|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今年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潘复生院士关于切实破除研究生招生就业过程中唯学校“出身论”的建议,迅速成为热议话题而登上热搜。潘复生认为,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但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唯学校“出身论”的现象危害很大,各个高校存在类型、特色方面的差异,但不应成为深造录取和求职就业的门槛,不能成为用人单位进行人才评价的标尺。

在去年1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呼吁破除求职中的“第一学历”限制。前不久还有新闻报道,诸多2024届应届毕业生称,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非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面试时有HR得知求职者为“本科双非”毕业生后,匆匆结束面试。

那么,“第一学历歧视”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如何破解这一社会问题呢?

“唯学历论”是一种粗陋的人才选拔方式

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了。2021年,教育部还专门针对“第一学历”作出答复,称“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并没有“第一学历”概念,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

也就是说,“第一学历”其实是人为制造的概念。

当前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的定义,主要是高中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读全日制本科,是“双一流”高校、985高校、211高校还是普通本科院校。

根据这种“第一学历”定义,有人还调侃,未来“第一学历”会变为高中学历,看高中上的是不是当地的顶级高中。

对于用人单位的“第一学历”歧视,以及教育部针对“第一学历”歧视的回应,我国社会舆论也不是一致赞同。

有网友称,没有“第一学历”概念,但不能否认“第一学历”极为重要的事实,如果“第一学历”不重要,为何大家要拼命考好大学,一个清华本科毕业的学生,和一名自考本科的学生会一样吗?用人单位用“第一学历”选人,是提高选拔效率的办法,“第一学历”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基本能力、素质。简言之,用“第一学历”选人有其合理之处。

这种对待“第一学历”歧视的态度,直接影响破除“第一学历”歧视的努力。从本质上说,用人单位招聘看“第一学历”,就是唯学历、唯名校论的具体体现。

一名博士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还要查他以往的学历,如果本科是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就有可能不录用,这不是学历歧视,是什么呢?

当然,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按这种办法选人,效率是极高的,几千名学生来应聘,根据其最高学历、“第一学历”,很快就可以列出“三个985”一路飘红的求职者。

笔者还听说国有企业招聘,有“三清”选人标准(博士清华、硕士清华、本科清华)。然而,这是一种很粗陋的选才方式,根本不需要有专业能力的HR来选才,按学历进行排列组合即可。

而且,这种选才方式,并不一定能为用人单位招聘到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会对整个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为用人单位就看学历,那么,本科进入名校的学生,即使不努力,也可凭“第一学历”获得竞争优势,他们还会继续努力学习吗?而那些高中毕业进入专科院校的学生,再怎么努力学习,也不能扭转“第一学历”劣势,就会有部分学生自暴自弃。

“第一学历”歧视,打击了那些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学生的努力,这会影响整体人力资源的质量,是用人单位对自己、对社会都不负责的短视做法。

“第一学历”歧视,让“第一学历”成为学业与人生发展的“污点”,为了让自己没有这一“污点”,很多学生都追逐进入名校,并为之反复复读。近年来,“高分复读”成潮流,原因就在于存在“第一学历”歧视,考进211院校的学生,还想进985高校,能进985高校的学生,还想进清北。

要破解“第一学历歧视”,不能把高校分三六九等

“第一学历”歧视问题有目共睹,怎么破解“第一学历”歧视才是关键。

近年来,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教育内卷化越来越严重,一些分析指出,这更多是社会问题,如果我国是“学历社会”,用人单位招人只看重学历,家长也就不得不要求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学,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在“学历社会”环境中,即使改革中高考制度,也是解决不了教育内卷化问题的,因为学生的成才选择是单一的,就是要获得更好学历。

即使高中招生实行多元评价,示范性高中进行名额分配招生,可如果还是有部分学生必须读中职,而中职低人一等,中考焦虑就会存在。

然而,单单要求用人单位扭转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也是不太可能治理“第一学历”歧视的。

治理“第一学历”歧视,必须找准产生“第一学历”歧视的根源:为何“第一学历”歧视会被合理化?

“第一学历”歧视被合理化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实行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本身就给学校贴标签,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用人单位提出非985、非211不用,那么,985、211概念是从哪里来的?这源于高等教育的“985工程”、“211工程”,实施工程的目的本来是加快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可却存在给建设学校贴标签的问题。985建设高校,变为了“985高校”。

由于“985工程”、“211工程”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问题,我国已经叫停“985、211工程”建设,启动“双一流”建设。但在“双一流”建设中,又出现了给学校贴标签的问题,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然而,“一流大学”的标签已经贴上。

对应“双一流”高校,就出现了“双非”甚至“四非”高校——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

这就人为地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给用人单位“选才”提供了一格一格降人才的“第一学历标准”。

有人说,发达国家的大学也有名校非名校,大学不可能都一个水平,然而,发达国家的名校是由社会认可的,不是用行政计划、工程给学校贴标签,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取消把大学分等级的做法,“第一学历”歧视就难消除。

原因之二,是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存在以学历为导向办学的问题,没有给学生高质量的完整教育。

赞成“第一学历”者认为,由于普通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办学质量不高,所以用“第一学历”会选到真正的人才。如一名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考上名校研究生,有名校研究生文凭,可他的本科教育可能是完全为了考上研究生的应试学习,研究生教育也由于学校要求不严而是混文凭,有名校研究生文凭不能说明有高能力。

实行“第一学历”选拔标准者,也不是就认可名校的教育质量,他们认可的是高考选拔,认为高考进名校的学生,总体来说还是素质更好的。换言之,用“第一学历”选才,是以高考选拔代替人才选拔。

这表明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可度并不高,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存在“劣质化”与“空心化”问题。

在美国,很多社区学院和名校签有转学协议,没有人质疑从社区学院转学到名校的学生是靠关系,名校和社区也不存在对这些学生的歧视,原因是,社区学院严格执行“宽进严出”培养标准,达不到课程培养要求,就无法获得课程学分。在社区学院获得的一个学分,和在名校获得的一个学分是等值的、互认的。

我国的本专科院校,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要说很多高职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实行“宽出”的培养要求,就是一些名校的本科教育,也要求不严。

当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普遍认可时,按学历标准选人就会成为用人单位的选择了。

治理“第一学历”歧视,除了抓公平就业,治理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要求用人单位扭转唯名校用人导向外,更需要的是从根本上消除把教育、学校等级化的教育管理、评价做法,不能再人为地把教育、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要给所有学校创造平等竞争、发展的环境。

二十大报告与“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均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必须提高每所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都要严格执行培养标准,提高淘汰率,达不到培养标准不能授予学位。

不严格执行标准,甚至贩卖文凭,就会制造学历泡沫,“第一学历”就会成为应对学历泡沫的扭曲标准。

真正要消除学历泡沫,必须构建能力社会,建立起基于能力的人才评价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刘军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