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宣传秦明事迹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宣传秦明事迹

文字 | 黄昆仑、高立英、张英吉

图片 | 任龙

以胜战复命

——记东部战区机关某处处长秦明

《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宣传秦明事迹

破晓时分,东部战区联指大厅。

态势大屏上,显示异常空情,指挥员立即组织会商研究。上校秦明沉着冷静,依据会商结果迅速拟制计划,协助指挥员调控兵力行动……

很快,情况处理完毕。“战区当面形势敏感、情况复杂,应对突发情况,已是值班员的家常便饭。”秦明说。

秦明,是东部战区机关某处处长。这些年,他练强联战硬功,担当练战主力,勇打应战头阵,多次出色完成重大军事行动和演习任务,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3次荣立三等功,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没有战略思维,就难以看透未来战场迷雾

值班大厅内,一份情况通报突然传来。秦明带领参谋人员迅速研判特情态势,评估风险等级,提出联合处置建议。

在指挥员指挥下,秦明和战友以严谨专业的操作,依规依权成功处置。突发情况处置完,秦明马上带领相关人员展开复盘。

“不出招不行,出招慢了不行,乱出招更不行!”秦明表示,只有着眼全局、把握大势,才能避免因小失大,造成被动。

秦明告诉记者:“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在战区当参谋,没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战略思维可不行。”

走进秦明的办公室,正对门一面墙上并排挂着3幅地图,区域由近而远,比例尺由大到小——第一张是中国东部地区区域图,第二张是战区当面态势图,第三张是世界地图。

“一名战区联合参谋,不能只关注自己当面,更要放眼全球。”秦明清楚地记得,刚到战区工作时,用得最多的是第一张图,关注的区域有限,思维经常跟不上形势变化。现在他思考问题,3幅地图已完全融合在脑海里。

善战者,求之于势。这些年在战区任联合参谋的经历让秦明意识到,没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就难以擦亮看透战场迷雾的“慧眼”。

为了练就这双“慧眼”,秦明抓住一切机会提升思维层次。每当重大地缘政治事件、重大军事冲突发生,他总是第一时间开展研析;每当新的军事理论前沿成果出现,他总是及时学习钻研,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断。

思维层次提高了、视野开阔了,秦明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更明晰的认知:具备把握全局大局的世界视野、主动谋势造势的战略素养,是成为优秀战区联合参谋的重要前提。而对战区机关参谋应具备什么样的科技素养,他有更深刻的体会。

战区大礼堂内,一场聚焦新技术的战役专题学习如火如荼。为筹备好这次学习,秦明下足功夫:向领域专家、知名学者虚心请教;到驻地高校、科研院所实地调研;同机关同事、业务骨干反复讨论……最终,他敲定选题方向、授课内容和转化办法。

“前沿科学和新技术,不仅运用于有形的武器装备发展升级,更应在引领设计战争、创新作战指挥、变革保障方式等方面发挥革命性作用,对此,战区机关参谋更应该头脑敏锐、主动探索、走在前列。”在秦明的筹划下,一场场前沿讲座走进战区机关课堂,带动战区军种部队共同参训。

“不能按照过去的模式准备未来的战争。只有用新的理念、新的增长极引领新的作战设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推动学习成果加速转化为战斗力,早已成为秦明和战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建功新岗位,必须重构核心能力

在东部战区工作这些年,秦明多次在参谋业务比武中胜出,先后被评为优秀参谋、优秀处长。但他始终记得第一次参加联合作战值班时的情景。

面对战区联指中心大屏上的复杂态势、诸军兵种一体编组的联合战场,秦明眼花缭乱,提出的处置建议被指挥员当场驳回。一身冷汗的尴尬让他深刻认识到:走上联合岗位,不代表就具备联合资质。建功新岗位,必须重构核心能力。

面对挑战,秦明立下军令状:在最短时间内提升与联合作战岗位相适应的参谋能力!为夯实履职基础,他积极争取参加培训的机会,先后赴相关指挥院校学习联合作战理论知识和指挥技能,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毕业考核。

回到战区,秦明加班勤训,利用参与筹划战区重大联合演训的岗位实践优势,向来自不同军兵种的业务能手请教,到各级指挥所、作战实验室学习特情指挥处置,进一步提高联合素养。

为深入了解军兵种作战运用,秦明主动申请到一线作战部队跟训学习。一次随海军舰艇出海执行任务前,他列出长达十几页的问题清单。上舰后,他拜舰艇指挥员、军士骨干为师,详细了解作战指挥流程、武器操作步骤,刨根问底、亲身体验,心中的一个个问号被逐渐拉直。

面对秦明追问,舰上的发射班班长很疑惑:“战区机关参谋需要了解这么细吗?”秦明回答:“再好的作战设想都要通过末端来实现,对末端落地的细节掌握越具体,我们拟制的计划预案才能执行得越好。”

一次,突发情况出现。得知消息,当天并不值班的秦明主动请缨,加入值班席位,和战友一起分析研判局势,为指挥员提出辅助决策建议。“值班就是打仗。有情况逼着你学、陪着你练,效率最高!”秦明说。

▲秦明在战区联指中心值班(资料照片)。

▲秦明在战区联指中心值班(资料照片)。

今天训练敢于求败,明日战场方能求胜

“一切向实战聚焦,一切朝打赢努力。”这是秦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一次战区组织的专项任务中,秦明发现,有的火力打击目标构设未完全达标。他当即要求推倒重来:“平时检验越真实,打起仗来才越托底。”

“秦处长,这点差异不影响打击效果检验,是不是有点吹毛求疵了?”项目负责人一时难以理解。秦明反问:“今天我们在演练中打折扣,明天在战场上就要付出代价。这个责任你能不能负得起?”

随后,秦明果断向指挥员汇报相关情况,会同专家按照实际参数,督导逐一整改,检验真实效果。

在不少指挥员眼中,秦明是个“难缠的考官”。作为战区多次演习的具体组织者,导调特情是秦明的职责之一。每次组织实兵演练,他善出难题,特别注重结合实际态势,从蛛丝马迹、碎片信息中预判态势,给部队下达出其不意的导调命令。哪里可能是部队行动能力的空白、哪里可能是软肋,他就从哪里“下手”。

有人说,他太较真。秦明说:“今天训练敢于求败,明日战场方能求胜。我的任务就是从难从严构设演训环境,从难从严磨砺摔打部队,让部队在真训实训、苦训强训中学习打仗、研究战争。”

作为曾经的一线带兵人和今天的联合训练筹划者,秦明心里清楚,部队对胜利有多么渴望。然而,他更深知,战争是残酷的,演习胜了绝不等同于战场赢了。只有今天瞄着最难的情况练,未来才有最大的把握赢。

全力跑出研战备战的“加速度”

在战友眼中,秦明身上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头。

2016年,战区成立后首次组织联合演习,秦明受命参与演习筹划。面对挑战,秦明下决心要把“这一页写精彩”。他大量汇总以往各军兵种演习方案,边学边研,联合演训的场景在他脑海中逐渐明晰。

办公室书架上,几十本军事谋略、联合作战理论和前沿军事科技理论书籍被秦明翻得起了毛边,空白处写了许多批注。

演习进入实施阶段,秦明申请第一批投入筹划准备。在封闭的环境里,他和战友连续奋战。演习圆满结束,秦明和战友露出久违的笑容。

秦明常说:“问题不归零,战场难打赢,一定要将问题解决在战斗之前。”

随着作战研究的深入,某系统功能缺项、性能滞后等问题逐渐暴露,亟需针对作战需要展开新的研发。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如何迈出第一步,是个很大的难题。“再硬的骨头也得有人啃。”思虑再三,秦明再次主动请缨。他广泛搜集资料,细致分析堵点,梳理总结经验……经过一次次“提出—论证—推翻—再提出”,秦明终于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从需求侧入手,以逆向思维、用户思维、工程思维构建项目攻关的逻辑起点。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战区指挥员强力推动下,各级密切配合,新系统得到部署试用。

这些年来,秦明牵头拟制的联合标准规范越来越翔实,参与研究的作战问题越来越丰富,担纲推进的重难点攻关越来越前沿,全力跑出研战备战的“加速度”。

这股劲头源自哪里?秦明日记本扉页上的一段话,或许就是答案——

“身处伟大时代何其有幸!能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是军人最大的荣耀!唯有胜战方能回报人民期许!”

《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宣传秦明事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