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在中国|白珊:小香包“绣”出共富路
资讯
资讯 > 正能量 > 正文

新时代,我在中国|白珊:小香包“绣”出共富路

自动播放

来自澳大利亚的白珊(Sian Ann Bray)是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的一名英语老师。90后的她,跟许多同龄人一样,喜欢体验和感受不同的文化。2014年,白珊得到了一个在中国工作的机会,于是她从南半球飞到了北半球,定居在江苏徐州。

在中国生活了多年,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城市,白珊还去过不少 “宝藏城市”,比如山东曲阜、江西上饶等。“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都很完善,交通出行、住宿等也很方便。”

这些年,白珊了解到不少关于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故事。2022年元宵节,白珊来到徐州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在公园的香包店,她买了一个徐州香包。徐州香包历史悠久,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家香包店的老板叫王秀英,她是徐州贾汪马庄村人,已经做了几十年的香包,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很多人都学会了这门手艺。”白珊说,马庄村通过让香包产业化,打开了创收大门,把小香包发展成了集研发、制作、销售等为一体的大产业,依靠非遗“小香包”走上了致富路,越来越多的村民也通过“小香包”得到了“大实惠”。在白珊看来,一个国家要想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富有的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中国的很多乡镇通过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项目,让大家的生活更富裕,过上了好日子。“这是中国一直在做的事,这里的城乡贫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徐州香包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辟邪纳福、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等有机会,我要把徐州香包带回南半球,让更多人知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珊说,未来,她想把在中国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现代快报+记者 杜雪迎 李楠/文 李丹/设计

指导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出品 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

制作 现代快报+

特别支持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