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伤害?岛内校园割颈案出现冒名募款,被害学生父亲提醒别误信
资讯
资讯 > 台湾 > 正文

二次伤害?岛内校园割颈案出现冒名募款,被害学生父亲提醒别误信

图源台媒

图源台媒

台湾新北市一中学校园喋血案事发一周,网络上有许多冒名亲友的发文,甚至发起募款行动。受害者父亲通过学校发出声明表示,网络上许多假冒亲友的发言或募款,请大家别误信,感谢各界的关怀与送暖,但请不要被有心人利用。辖区警方表示,目前尚未接获报案,但已与校方受害者家属确认,得知双方都没有募款。受害者任课老师也通过脸书发文说,即使曾经很痛、让人心碎,终究会过去,希望大家能从情绪中跳脱出来,新的一年即将来到记得要微笑。

家属目前在办理后事,但因为还要排司法解剖,因此告别式时间还没敲定。学校校长、班导师等人近日天天都到灵堂陪伴家属,也达成一些共识,包括会制作毕业证书等,设在学校的2处追思小站持续有许多卡片、纸鹤、鲜花涌入,校门口也有许多民众送来花束致意。

“其实很想要大吼说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开始质疑很多的法条规章究竟是伸张了正义还是保护加害者,我对教学的使命开始困惑存疑,还有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被害人的科任老师近日也发文抒发心情。

检警初步验结果,死者总共被刺10刀,伤势分布在颈部、左胸、右下背,几乎刀刀致命。案发后,持弹簧刀行凶的郭姓学生,在法院外比出yeah的胜利手势,另外教唆行凶的林姓女学生,也在IG反呛批评者“是在击败什么”。

一名老师吐露现在教学一线老师们的困境,也直指现存校园辅导管教办法是错误的,“学生辅导与管教办法中,很多条例都保障学生的立场,而所有学生在辅导管教办法中的流程,也都是一样的,所以你如果是现场教师,也无法对这个凶恶的学生做任何的事情!”

“全台教育产业总工会”12月27日发布新闻稿指出,有基层老师反映,此类校园安全事件,台教育部门要负全责,教育部门主管的“学生携带危险物品管理办法”窒碍难行,学校不敢处理违禁品,不能搜查、不能单独询问,否则就会被家长或是“人本基金会”投诉,或提告说是“针对”学生。

至于该名行凶少年与涉嫌教唆的女学生将面临什么刑责?律师廖芳萱表示:“少年杀人最轻判5年,而且不会判死刑。”

岛内有网友发起号召,呼吁大家1月14日站出来连署,要求下修“少年事件处理法”等相关规定,解除对未成年犯罪者的“过度保护”。

海峡导报记者方艳艳 整理报道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