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江平 图据IC photo
12月19日,中国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江平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江平,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被誉为法学界的“良心”、中国政法大学“永远的校长”。
12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发布讣告。讣告这样写道,江平先生的逝世,是中国政法大学的重大损失,是我国法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江平先生,深切缅怀江平先生!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写下了一首藏头诗追忆江平,寓意“江平千古 法治天下”。
江平的在读博士生、中国政法大学2022级博士生严骏眼中,自己的恩师江平是一个绝对听从内心,只向真理低头而不向权贵低头的人。严骏此前考了江平三年的博士,他说,就像登山一样,要登就登最顶级的山。
中国政法大学“永远的校长”:
曾是《民法典》编纂负责人
曾为呼格吉勒图撰写墓志铭
江平原名江伟琏,祖籍浙江省宁波市。1930年12月28日,江平出生在大连一个银行职员家庭,1937年全家迁往上海,一年后转往北平。江平初中就读于北平艺文中学,高中就读崇德中学(今北京三十一中)。1948年到1949年间在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51年到1956年作为首批至苏联的留学生,先后就读于喀山大学和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进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
1983年至1990年,江平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他题写的“法治天下”流畅大字矗立于蓟门桥校园内,这是江平一生的理想,更成为中国法学人的追求。
▲图据北京日报
1988年至1992年,江平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12日,他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江平参与了《民法通则》的制订,担任《信托法》《合同法》起草小组组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法典》编纂负责人,《物权法》专家起草小组负责人,在《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的制订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江平一生都在为“私权神圣”而呼喊。他曾说,“改革开放40年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市场,二是法治,两者相辅相成。”在江平看来,就法治而言有两个任务,一是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二是制约政府权力。中国改革需要制约公权力,否则就无法建立市场经济,也无法保障私权。
2014年9月,江平接受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专访时指出,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如何把公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这是当前一个最迫切的问题。而且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不仅是法治政府的迫切需要,也是廉洁政府的前提。只有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权力受到制约,才能够解决腐败的问题。
呼格吉勒图案件平反后,江平曾为呼格吉勒图撰写墓志铭,其中写道:“优良的司法,乃国民之福。呼格其生也短,其命也悲。惜无此福。然以生命警示手持司法权柄者,应重证据,不臆断。重人权,不擅权,不为一时政治之权益而弃法治与公正。”
在2015年12月,江平在南开大学法学院的一次讲座中指出:“依法治国的前提就是扭转公法太重、私法太轻的局面,不扭转这种观念,不树立私权神圣的观念,就会和依法治国的宗旨背道而驰。”
在得知江平逝世后,和江平相交多年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治时代》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执行总编辑刘桂明用“传道的人生”来形容江平的一生。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无论是当教授还是当校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人大,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论坛上,他永远是呼吁和建言。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永远在呐喊。
“是的,呐喊也好,演讲也好,建言也好,献策也好,都是在为依法治国而传道。所以,江老师所主张就是为了传道,就是为了传授法律常识,就是为了传播法学理论,就是为了传达法律思想,就是为了传递法治理念,就是为了传承法律文化。”
这位一生都在“传道”的江平在90岁接受财新网专访时曾做出这样的自我评价。自己做到了不说违心话,只向真理低头。他自认为,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家,而是一名培育现代法治观念的法学教育家。
带了30多年博士的法学大家:
招博士完全按照学术标准录取
任何人打招呼都没用
江平曾在2010年撰文回顾他1991年获得博导资格20年间带博士生的经历。他说,自己于1991年获得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到2010年再招完一届博士生之后,我的博士生就满20届了。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之后,自己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带博士生。回过头来看,带的博士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他们里面没有高层官员。
江平多年前的撰文还提到,自己带的这20届的博士生中,真正在里面混文凭的,或者在博士生阶段不努力学习的,不敢说绝对没有,但确实非常非常少。每每念及这一点,自己觉得良心上还是很坦然的。“至少从我所在的民商法专业来说,博士生入学考试,无论是当初考试命题也好,改卷子也好,录取也好,都是完全按照学术标准来录取的。从这点来说,我也是问心无愧的。”
江平的在读博士生、中国政法大学2022级博士生严骏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江平老师招博士生任何人打招呼都不管用。他的人格和风骨绝对值得称赞。“江平老师招博士生,看重的是你有没有法治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我考他的博士完全是被他的人格魅力召唤,我考了三年,像登山一样,要登就登最顶级的山。”
弟子忆恩师:
他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
弥留之际还提出不过度医疗
严骏是江平生前带的最后一批博士之一。严骏的记忆中,江平一直那样的平易近人。他还记得,今年4月19日晚9时,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礼堂参加完“江平民商法奖学金颁奖典礼”,自己和师兄一起送老师回家。当时是晚上10点左右,他们走到江平老师楼下,江平却硬是不让他们师兄弟送他上楼,说如果再送,他就不走了。“当时我跟师兄站在原地,目送保姆推着老师坐轮椅进楼,到了大门口,老师还向我们挥手告别。”
还有一次,严骏整理了老师的一份名为《江平:民法翻译中的两个问题》的演讲稿。严骏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江平拿到稿子后,坐在藤椅上吃力地往沙发边移动,严骏赶紧推着椅子往沙发边移,以便老师修改稿子,但江平示意地摆摆手,意思他自己能移动过去。
“江老师是一个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的人。”严骏说,这次住院江平也是秉承了这个思想,弥留之际告诉儿子不过度医疗。“学校的领导都说要全力抢救。但他的意思就是不过度医疗。”
▲严骏与导师江平先生2023年7月27日合影
和老师的告别显得那样的突如其来。今年暑假,严骏还和江平探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私权神圣”相关的话题。随后,他去到了江西某法院挂职,今年12月3日,严骏回到北京探望医院中的江平,当时江平精神状态还很好,病房里,两人还探讨了挂职的收获和一些学术问题。当时的严骏想不到,这次短暂的相见和交流竟已是最后一面。
律师忆江平:
听过讲座后被江平“请客”坐出租车
让他下决心考了老师的六次博士
北京平商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波曾用了6年时间考博,终于成为江平的博士。
陈波曾有10年基层派出所、巡警队、县公安局、县委、市委政法委的工作经历,期间获得了贵州大学民商法硕士学位。并在2004年“竞争上岗”成为市委政法委维稳处副处长。但是一次在中国政法大学听讲座的经历,改变了陈波的人生轨迹。
陈波回忆,他之前看过很多江平老师的作品以及他的谈话,许多话说到了自己心坎里,对江平老师充满向往。2004年,一次到北京出差,陈波看到中国政法大学网站公告,江平要到一个学术新人大赛颁奖仪式讲话。他就去了中国政法大学大礼堂。“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会场里人山人海,大家对江平老师有发自内心的敬重和尊重,让我非常感动。”而江平当时发言中提到的法治问题,也让陈波刻在心上。
回忆19年前,对于陈波来说依然宛如昨日。他还记得,会议结束后,江平老师一个人拎着公文包去洗手间,左顾右盼没有找到,就问同学洗手间在哪里。自己迎上去帮江平老师拎公文包。等到江平从洗手间出来,陈波迎上前和江平熟络地聊起来。陈波告诉江平,他不是这里的学生,就是特地来听他讲课的。一聊就聊到学校门口快分别的时候,让陈波大吃一惊的是,江平居然打了一辆出租车要捎自己这个陌生人回去。就这样,他们又同乘一辆出租车,一个在前排,一个在后排,继续聊着有关法治和民生的相关问题。
就这样,19年前因为被江平“请客”坐了一次出租车,陈波结识了江平,也留下了江平的电话号码。而这个小插曲却改变了陈波之后的人生之路。这次和江平的见面相识,让他决定报考江平的研究生。“对江平老师的第一印象对我影响太大了,我内心树立起了这个目标。这是个不切实际,高不可攀的目标,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一个目标,如果成为江先生博士,我觉得此生无憾。”
2005年,陈波购买了大量江平的书籍,下载江平的文章开始研读。为了有时间考博,他甚至申请了去乡下工作。临近报名,陈波“心虚”还是报了其他分数低一些的导师。但他最终还是决心考江平的博士生。2006年,陈波为了考博辞去了工作,来到北京进入了律所。从2006年一直到2011年,陈波一直都在持续报考江平的博士。
2008年陈波再次辞职,全脱产考博,期间他也多次打电话与江平沟通,交流法律问题。每一次,江平总是热情接待。
▲陈波与江平老师合影
2011年,陈波考博进入了面试阶段。面试时,江平曾问陈波,这次没考上还考不考。陈波说不考了,要养家糊口。面试结束,陈波感觉发挥不好,万念俱灰,以为再也没有希望。但是随后的一天,他收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赫然写着的导师名字正是江平。
“在我考博的时候,江平老师没有因为我无权无势,没有成就,没有任何熟人就嫌弃我。我每次预约和江先生见面,他基本上都同意。”陈波对自己的恩师有着浓浓的感恩之心,在他看来,老师江平非常关心自己,有时候会让自己在家里吃饭。自己基本没有给老师带过礼物,偶尔带的都是特产。
自述“为了考博不要命”的陈波说,他当年一度生活非常穷苦,当时自己脱产,妻子也没有工作,还带着孩子。可是却得到了老师江平和师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在江平的一次生日寿宴上,陈波和其他学生最真心的期望就是“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您的学生。”
而江平,显然是大家永远的老师。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