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网冲浪,发现了一本非常炸裂的书——
《与上司的水乳交融术》
乍一看以为被窝文学又出新作,趁四下无人翻开看看,却差点气背过去。
噢,原来这是一本职场窝囊废实用指南。上司对你口吐芬芳,你对上司诚恐诚惶,就问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水乳交融?嗯?说话。
有时候一个人上网真的挺无助的,你永远也不知道一本看起来令人想入非非的书,实际能有多么一本正经,而一个貌似异想天开的书名下,竟然可以满满当当,全是奇淫巧技。
01
像这本《怎样征服美丽少女》,封面一个绑了双麻花辫的少女,明眸皓齿,娇俏可爱,让人想起天真灵动的邻家妹妹。
编译作者刘国章像一个孜孜不倦的老父亲,手把手教自己那不争气的孩子从打破僵局、建立关系入手,再到如何说话、如何身体接触、如何心理拉锯、如何谈性……虽然有点爹味,但胜在句句真诚。
我给大家摘抄几句:
正直、温柔体贴、诚恳,这才是女孩们最中意的男孩的品性。
她们注重的是男孩的品性如何,彼此间的个性是否融洽。
交女朋友最忌讳装模作样……女孩欣赏什么样的男孩?答案只有一个,自然大方,容易接近的男孩,对别人乐助善施,懂得关怀体贴别人,永远受女孩欢迎。
如果你想交女友,应注意哪些事呢?自己的外表帅不帅,是否具有男性魅力,这些都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真心爱她。凡事直截了当,而不应该用欺骗的手段达到目的。
无论什么时候,真诚总归是无敌的,哪怕你不能征服美丽少女,至少也能结识异性。只不过,这本书的豆瓣评论区里,很大一部分读者竟然是女性,而她们拜读此书的目的也大相径庭——
我倒要看看,男人会玩什么花样。
看到这里,有女生可能觉得不公平,姐姐也想知道怎么搞定男大。
别急,刘老师在情感导师这方面可谓诲人不倦,一本《如何征服英俊少男》献给大家。
和“征女”的一样,“征男”同样要求女孩们自信、聪明、提升自己的魅力,主动创造机会。
学而不厌的读者们看完之后直呼受益匪浅,然后给出了一星评价。
我猜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刘老师应该先出一本书,叫《宅男宅女,该去哪里寻找美丽少女/英俊少男》。
在两性关系上,除了少男少女懵懂情愫,还有成年人的极限拉扯。
这边一本《男人都爱狐狸精》告诉广大女性朋友,不要做乖乖女,要做就做狐狸精,还分析了狐狸精的八大特质,足以让浪子回头、海王上岸。
那边就有《男人的吹术》,教男同胞们在面对女朋友、老婆、朋友太太时如何吹大法螺,甚至还教人对老板的女儿下功夫,可谓一步到位,少走20年弯路。
当然,成年人的世界不止谈情说爱,还有自我提升。
一本《轻轻松松变富婆》,是千禧年女性对于理财的见微知著,另一本《小富婆炼金手册》更是让女人粉碎“依靠”,做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而在男人的进阶领域,《高级男人手册》就显得格局小了,还在耳提面命“永远不要指望女人会用男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不过,真正断情绝爱的人已经在研究天地五行了。
《点穴与解穴》,带你体验隐秘的武侠世界。
《神秘的摄心术》,主攻心理层面的催眠暗示。
《奇术百科》揭秘了民间秘不传人的道术。
《仙术秘库》则罗列了遁入仙门的修炼指南。
《特异功能和神通的开发术》甚至包涵了理论依据和基本训练法,学术界的严谨作风,最终还是吹到了异能界。
02
翻一翻这些书的评论区,你会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在这里,书籍不是精神成长的食粮,也不是与作者神交的桥梁,所有的书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的——实用、实用、还是ᵗᵐ的实用。
人到中年,感觉身体力不从心?《一分钟健身回春功》,教的不是难以启齿的ED,而是实实在在的强身健体,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能锻炼到。健康,从来不是临门一脚,而是日积月累。
健身回春是中年人的养生法,不老回春则是老年人的长生术。一本《不老回春功》教你通过扭转式、上推式、俯身式、抱膝式、交叉式、挽弓式等动作,达到长寿的目的。
要是不小心有点头疼脑热怎么办?《别急着吃药》带你认识全身96个养生穴位,别以为这是智商税,年轻人在路边按摩店里花200大洋做的推拿SPA,都不一定有这个手法准确。
职场遇到难缠的同事也别焦虑,《怎样对付小人》助你一报还一报,还有《怎样笼络人心》教你如何在工作场合进退自如。
需要声明一下的是,文章里提到的很多书早就绝版了,现在电商平台上架的几乎都是影印本,也就是盗版。我们不提倡盗版,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以及生病了一定要去看医生。
但当我们抛开这些元素,单纯从书的角度来看,这些如今看起来荒诞的、老土的书之所以会有市场,是因为还有一群人,需要借助书来消遣时间、慰藉生活。
新华社一项调查显示,2021年全国70-79岁的老年人中,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为31.2%;截至2022年12月,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8亿,其中有1.53亿人会上网,还有1亿多的老年人,不知互联网为何物。
因此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学习“如何给6个领导分配5杯水”的时候,当我们跟着短视频博主练习瑜伽体位的时候,当我们借助AI问诊了解病症的时候,那些不会上网、没有智能机的老人,那些看不懂科目三、不了解互联网的信息检索的人,还在努力寻找一个消磨时间的工具,和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渠道。
看书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书的评论区,购买者的ID里,有很多“天道酬勤”“浴火重生”“微笑”“下肚的苦酒”……这种,和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的长辈一样的网名。
对他们来说,严肃文学艰深晦涩,职场经管华而不实,科幻小说门槛太高,历史人物太过遥远,看来看去,还是通俗易懂的工具书最有性价比。
养生健康、两性关系、职场育儿、家庭婚姻……生活实在太复杂了,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当年轻人嚷嚷着躺平摆烂的时候,他们捧起了书,希望从中找到生活的答案。
03
还有一些老旧过时的书里,则藏着时代的痕迹。
1969年,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等联合编写的《赤脚医生手册》正式出版。
当时,全国人口8.07亿,农村人口6.38亿,占比接近80%,但全国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8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
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问题亟待解决,然而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系统的医疗教育,还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以当年有限的财政条件,根本不可能实现。
赤脚医生应时而生。
赤脚医生其实就是农民,他们平时挽起裤管下地干活,有需要时直接从田间拔出脚来给人看病。由于大部分人属于半路出家,需要进行基础的医疗培训,这才有了《赤脚医生手册》。
这本书没有按照传统的医疗教学顺序,从解剖学、生理学讲起,而是从基层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摈弃了复杂的专业名词,力求用简单朴实的表述,普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其内容涵盖简单的防护与急救、基础的卫生知识普及、各种类型的传染病、内外科疾病,分门别类,一应俱全。
针对不同病症,会有具体的发病情况、症状、体征,以及详细的防治方法。
有的内页还会附上药材名称与手绘图像,方便赤脚医生们直接“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了只要识字,就能当“医生”。
据不完全统计,《赤脚医生手册》在国内累计发行超过120万册,尽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赤脚医生手册》或许不够完美,但它大大解决了当时占疾病发病总量99%的各种常见病,曾经肆虐全国的疟疾、血吸虫、天花等病被消灭,农村新生儿的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309.1‰,下降到80年代末的50‰左右。
即便到今天,这本书在电商平台的最高销量,仍然过万。
如果说《赤脚医生手册》是70年代农村医疗普及的推手,那么“农民进城路路通”系列丛书,就是21世纪初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生存指南。
200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推动了农民工数量的快速攀升。
这一年,全国农民工人数破亿,到2007年突破2亿。当越来越多的人背起行囊,踏上进城的列车,迎接他们的除了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还有骗子。
没错,就是骗子。
你刚一出火车站,迎面走来一个背着书包的人,一边热情地问候“来了老弟”,一边操着乡音向你推荐住宿的地方,又或者告诉你城市有流行病,需要去医院免费打预防针,我带你去坐车。
这群背着书包的人,是“背包党”,他们带你坐的车,是一辆乱收费的“黑车”。
好不容易躲过了背包党,发现路上丢了个钱包,捡还是不捡?
一捡起来就发现,钱包里是美元,这时有人走过来跟你说,“咱俩把这钱分了吧”。美元得兑换成人民币呀,对方自告奋勇,“钱包在你这里,我去取钱,但你得押一些值钱的东西在我这里”,或者“你给我一点现金,剩下的都归你了”。
这些人,还是骗子。
电影《疯狂的石头》里的易拉罐兑奖,《神探亨特张》里的算命、碰瓷儿、换假钱,还有祖传秘方治乙肝、被星探公司看中等等,都是当年常见的街头骗术,他们诈骗的对象,也主要针对刚刚步入城市的打工者。
或许从那个时候起,“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就已经写下注脚。
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农民工进城防骗手册》正式出版,书中介绍了街头诈骗、求职诈骗、电信骗术、征婚骗术、求医骗术、消费骗术等多种诈骗方法,并通过案例详细剖析骗术,最后还会告知大家如何鉴别、防范。
同系列的另外两本,是《农民进城打工指南》和《农民进城赚钱秘诀》,前者说明了进城务工的如何学普通话、如何办理证件、到哪里进行职业培训,后者罗列了一些赚钱的生意经,包括收废品、做跑腿、开货车、批发蔬菜等等。
“农民进城路路通”系列面向的进城务工群体,像极了今天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第一次坐飞机该注意些什么?”“第一次喝星巴克该怎么点单”的博主。对于生在大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另一群人来说,这是必须要学习,才能逐渐适应的生存技能。
如果你觉得这些书不登大雅之堂,或许是因为,你足够幸运。
尾声
实话实说,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一些功利性很强的职场成长书,还有讲两性关系婆婆妈妈的生活休闲书,以及一些青春疼痛无病呻吟的书都抱有偏见,对那些看起来充满民科以及乱力乱神的书更是不屑一顾。
但在翻遍了电商平台老版书的评论区,我才意识到,每一本书的存在,都有它必然的道理。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看书的人也在变。有的书成了故纸堆,有的书成了新流行,也有的书跨越时间,长久流传。
一本书当然有优秀与平庸的区别,但看书的人在打开扉页的那一刻,一定希望能从书里,找到某种笃定的答案。
不管这本书好与不好,至少在读书时,我们愿意相信,知识总是有力量的。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