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3 20:31:17央视网
“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深刻阐释了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独特价值,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表达了中国推动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的真诚愿望,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共鸣。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活跃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的良渚文化,被认为是东亚地区最早迈入早期国家形态的区域文明。早在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对良渚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了重要论断,之后,又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世界广泛认可。
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首届“良渚论坛”,是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其宗旨是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桥梁。举办这一规模盛大的论坛,一方面展示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灿烂多姿的中华文明,让八方来客真切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开放、包容,客观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另一方面,通过文明对话推动心灵相通,增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努力“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在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实践中,努力形成各国文明相互交融、美美与共的新局面。
文明如水,泽润无声。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背景下,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尤其需要文明的滋养和引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良渚论坛”这一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上,期待中外嘉宾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在共融共荣、携手前行中让人类文明之光更加熠熠生辉。
央视评论员
央视网2025-02-16 20:40:03
新华社2025-02-16 20:38:55
中国新闻网2025-02-16 20:37:32
人民网2025-02-16 15:27:53
司法部2025-02-16 13:51:09
央视网2025-02-16 13:10:35
习语品读|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央视网2025-02-16 08:51:53
习言道 | 中国文学家、艺术家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和创作史诗的雄心
中国新闻网2025-02-16 08:50:18
央视新闻2025-02-16 08:48:16
央视网2025-02-15 18:21:46
新华社2025-02-15 18:19:5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新华社2025-02-15 15:30:55
求是网2025-02-15 15:29:15
人民网2025-02-15 12:40:10
人民网2025-02-15 12:39:15
人民网2025-02-15 09:22:12
新华社2025-02-15 09:21:27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人工智能+”,打开新生活——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二
新华社2025-02-15 09:18:45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春节假期23亿人次出行 折射“流动中国”的澎湃活力
央视网2025-02-14 20:50:21
央视网2025-02-14 20:47:43
央视网2025-02-14 16:37:18
人民网2025-02-14 16:36:2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新华社2025-02-14 16:35:20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宏观政策精准发力 推动经济向好向优
央视网2025-02-14 09:43:09
大象新闻2025-02-14 09:41:47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向新行——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一
新华社2025-02-14 09:39:28
人民网2025-02-13 21:46:33
人民日报2025-02-13 21:45:03
新华社2025-02-13 21:43:18
央视网2025-02-13 15: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