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福麻辣烫自热火锅疑似吃出蝙蝠,最近登上了热搜。
天津一名消费者反映,她女儿在食用一盒杨国福麻辣烫自热火锅时,疑似在碗里发现蝙蝠。视频显示,一盒已开封的杨国福麻辣烫自热火锅中有一块黑色的不明物体,与蝙蝠翅膀非常类似。11月28日,杨国福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已将此事转给相关部门跟进处理。
图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农民频道官微截图
这件事带给人双重的疑惑。
若事件属实,自热火锅里如何出现蝙蝠这种不寻常的异物,的确令人惊讶。
而更多人心中的问号是:杨国福麻辣烫什么时候出自热锅了?
餐饮企业,纷纷进军零售业态?
这款自热火锅在杨国福店里并没有太多存在感。
12月1日,有意思报告来到北京西二环某家杨国福店铺,并没有发现店铺里有这款自热火锅。其店长表示,去年曾经进货过约3000件,但口味不好吃,况且到店顾客都是来吃堂食的,没有太多购买需求,因此该产品几乎在店里没有销量,很快就停止售卖了。
据店长表示,这款产品在京东平台、抖音上可以买到。据有意思报告观察,杨国福天猫旗舰店目前并无该产品,杨国福京东旗舰店客服则表示“暂时无货”。目前在电商平台上,部分经销商零食专营店对该产品有售卖。此外,也有网友表示在北京线下连锁折扣店嗨特购看到过该产品。
杨国福麻辣烫京东旗舰店产品截图
以这款麻辣烫自热火锅产品为代表的杨国福零售产品,存在时间并不长。资料显示,杨国福自2021年初开始拓展零售业务,提供与麻辣烫相关的零售产品,如方便产品及复合调味料。
据其招股书,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零售业务收入为3.72亿元,占其总收入的3.2%。
卖自热火锅、底料的杨国福,只是餐饮企业进军零售业态的缩影,其本质是原本主攻B端的预制菜,开始转向C端的消费者。
预制菜最初是为餐饮企业提升备菜效率而催化出来的产品,但持续三年的疫情,让预制菜在C端迅速完成消费者教育。根据辰智专项调研数据,2023年中国预制菜行业B/C端对于预制菜的需求占比为7:3。
目前,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布局零售业务,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今年2月的电商年货节,西贝年货产品在京东天猫平台上整体营业额增长121%,面点礼盒同比增长达629%。“莜面鱼鱼”“蒙古奶酪饼”“黄馍馍”“红豆玉米窝窝头”等零售产品的热卖,与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近年强调“将持续培育公司零售业务能力”不无关系。
另一餐饮巨头海底捞则在去年7月成立了“社区营运事业部”,预制菜即是其中的重点业务。该事业部总经理张赢表示,To C端的预制菜初步完成了市场教育,未来可帮助餐饮品牌在更多渠道和维度上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图源:淘宝.海底捞旗舰店匿名买家
传统老字号全聚德的零售业务可以追溯到烤鸭礼盒。如今,不同规格的烤鸭卷饼礼盒占据了天猫全聚德旗舰店的销量前列。而成果也着实不错:全聚德预制菜在今年“618”电商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200%,直播单场销售额破三百万。
餐饮和零售,原本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平行线,为何餐饮企业做得这么得心应手?
餐饮企业做零售,优势何在?
在和君资深连锁专家文志宏看来,“餐饮企业的品牌认知、产品、供应链、渠道和用户资源都比较成熟,这些为餐饮企业拓展零售业务提供了优先条件。”
从产品上来说,餐饮品牌的堂食类型天然更适合零售食品形式,其业态衔接会更加顺畅。
餐饮品牌推出的零售预制菜品,大约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粉面、自嗨锅等速食类。这类产品速食化的历史较久,大众接受度高。如早期如海底捞、小龙坎等火锅品牌推出的自热火锅;当今的新消费餐饮品牌如霸蛮牛肉粉、和府捞面等也推出了冲泡类粉面。
2022年麻六记抖音直播间截图
二是以汉堡、意面、牛排等为主的快餐类。必胜客旗舰店卖出10万份的意面、5万份的西冷牛排,以及牛肉饼、烤肠冷冻半成品,品质稳定性强,烹饪操作简单。
三是以香辣味道为主的酸汤鱼、水煮牛肉等菜肴。品牌菜品的味觉重心在于调料,能最大程度保证门店和电商零售品味道接近,不易失真。这也是麻六记、渝是乎等品牌的重点菜品。
从渠道优势来说,餐饮企业的门店业务与线上零售业务通常得以相互促进。
过去,传统餐饮门店难以将店铺人流量转化为更多业务收入,而电商的痛点是很难建立线下的触点和体验。如今有了零售业务,餐饮企业有望一举解决这两大难题。
霸蛮创始人张天一曾告诉有意思报告,霸蛮的零售业务不仅扩大了霸蛮的业务覆盖面,也为霸蛮的新店提前打出了知名度;同时,霸蛮的门店设计中也加入了预包装食品的展示空间。
“很多消费者已经在网上购买和吃过霸蛮的预包装食品,他们会更愿意走进霸蛮的线下门店去体验堂食,从而实现了线上流量向线下的转化。”
事实也证明,餐饮和零售确实可以双向奔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全聚德公司餐饮占比大概75%,食品占比大概25%,全聚德表示将做好“餐饮+食品双轮驱动”产业布局,将利用餐饮品牌优势,发挥食品、餐饮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食品产业的占比。
既然餐饮在零售领域有诸多优势,为什么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也只有海底捞自热锅、麻六记酸辣粉等几款产品,而不少餐饮品牌的零售产品还只是个小透明?
餐饮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并不容易?
以海底捞自热锅和杨国福麻辣烫自热火锅两款较为相近的产品为例,文志宏给出了两者“命运不同”的分析。
在文志宏看来,同样是做自热锅零售,两者品牌的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的不同,也决定了餐饮零售化的发展迥异。
一是品牌影响力不同。“杨国福虽然在全国有6000家门店,但其本身是小吃快餐类别,大部分也以加盟为主,其品牌力与海底捞相差较大。”文志宏表示。
二是产品竞争力有区别。“目前,海底捞做零售产品开发经验和品质把控上在公认上要更好一些。”在文志宏看来,如果产品口味不能尽如人意,就很难有好的口碑和很高的复购。
三是是否为全渠道铺设。“海底捞的零售业务已经实现了全渠道运营。一方面,其线下的门店是可为零售产品线下渠道做出贡献的庞大体系。另一方面,其自热锅等产品也进入了各大商超以及外卖平台。”文志宏表示。
快消行业新零售专家、鲍姆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表示,当下自热食品竞争激烈,营销带来的流量加持必不可少,但杨国福的麻辣烫自热火锅并没有较大的推广动作,这也是其声量不大的原因之一。
同时,鲍跃忠指出,杨国福品牌对这款自热火锅产品或许还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
与杨国福2021年开始入局零售业务相比,海底捞零售化的探寻要更早,可追溯到2016年。其将旗下的火锅底料、调味品业务单独拆分,并培育了火锅底料上市公司颐海国际,包括海底捞自热火锅、火锅调味料等产品。
更重要的是,随着疫情的解封,自热锅赛道正在逐渐降温。
头部品牌自嗨锅的营收自2021年达到9.92亿元高峰后也逐渐下降,2022年营业收入8.2亿元,收入下滑近20%。统一、卫龙等品牌更是直接下架了曾经推出的自热火锅品类。
而在线上,以自热火锅产品为主的品牌增长率几乎都在下降,例如渝心品牌去年双11期间销量预估达25万份,今年仅售出2.5万份,同比下降90%。
“杨国福以本业为出发点,做麻辣烫自热锅问题不大,但很难想象麻辣烫作为包装食品的消费场景,”文志宏指出。
诸多餐饮企业在零售业态发力重点的同时,隐患并非没有。
固然已有知名餐饮品牌的背书,消费者对其零售产品食安问题的顾虑会减轻。但这并不意味着品牌方可以掉以轻心。
餐饮品牌做零售菜品涉及了产品的研发生产、供应链和销售的全过程,是否具备系统供应能力是对餐饮企业的一大考验。据行业人士,如今的餐饮企业所发展的零售业务产品,极少部分是自有工厂,大多还是以代工为主。
“品牌对代工厂的选择,对零售产品的品控监督要严格制定标准。一旦零售产品在食安上出现问题,对餐饮品牌的影响力会较大。”文志宏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