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远景及全球减排目标,呼应即将在迪拜世博城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及落基山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RMI)于2023年11月1日-2日主办第三届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主题为“共绘 共筑 共赢 可持续未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凤凰网联合主办本次峰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国身份参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本·伊卜拉欣·哈马迪、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等近80位嘉宾出席峰会,就绿色可持续未来、气候投融资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低碳发展、零碳旅游及智慧出行、重点行业供应链绿色转型、食品行业与消费品行业的低碳转型等话题分享、交流。
11月2日下午,第二场圆桌的主题是“共赴迪拜,共谱COP28合作新篇”,邀请到了5位嘉宾,分别是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区主任张晓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郭虹宇;UNFCCC COP28 亚洲事务高级顾问高杨。圆桌主持人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兼主编于志宏。
11月30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迪拜开幕。相比以往,本届大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议题?有哪些创新性的活动?中国的社会组织如何借此契机开展国际协作,共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参会嘉宾们在本场圆桌论坛上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
各位嘉宾来自不同的社会组织和行业,结合自身特点首先展望了COP28的工作安排。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区主任张晓华自2003年就开始参加COP,他认为,大会从一开始的以谈判为主到现在越来越转向以行动落实为核心,气候工作基金会将继续利用公益力量,既发挥海外优势,又希望寻找国内的合作伙伴;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香奕表示,民促会本身就是动员中外民间交流合作的平台组织,希望在联合国的官方边会、中国角边会等活动之外,组织一些双边或者多边的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指出,联合会的大口号是“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所以它关注的是整个大环境议题,在气候变化外还有生物多样性、污染防治等议题,在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公约包括现在的塑料公约都有参与;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郭虹宇表示,该组织定位是“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希望看到中国在“走出去”过程中有更多本土组织内生力量的参与,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同时也组织国际上的民间交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主编,同时也是主持人的于志宏指出,其报社也计划今年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进行合作,加速多方合作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观察中国企业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的研究成果;还会与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一同发布气候声誉研究框架,希望能有更多机构来关注。
UNFCCC COP28 亚洲事务高级顾问高杨介绍了今年大会的一些亮点。首先,今年大会将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进行第一次全球盘点,同时推动损失损害基金的落地;此外,COP28还关注“四个转型支柱”,分别是能源转型——快速跟踪能源转型,在2030年前实现大幅削减排放、资金转型——既要履行过去的承诺,今年也将制定新的资金框架、人与自然——将自然、人、生命以及生计置于气候行动的核心、社会动员——动员全社会参与行动,让本届大会最具有包容性。同时,在谈判议程外,COP28规模堪称历届之最,预期会有超过8万人参加,非谈判议程也非常丰富。其中,主席国将会推出九项倡议,包括农业与粮食、健康、氢能、降温、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救济、修复与和平、地方与城市伙伴关系、性别相关的公正转型,以及最后一个新的气候金融框架。另外,高杨还特别强调,中国的企业、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主体在参与COP28的积极性上,相比全球其他的代表团来说是最高的,同时也是人数最多、最多样化的代表团。
随后,王香奕就“如何动员多元力量去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问题作出回应,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计划举办多场边会来推动多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其中还包括青年主题和女性主题。就青年主题的边会,王香奕所在组织正在邀请教科文组织领导,联合国平台的其他青年组织的CEO,来自C Team、迪拜以及中国本地的青年代表。她认为,青年群体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核心群体,希望聆听青年们的声音和反馈,反思怎么样能为他们做出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同时,王香奕还表示,还会通过晚宴、午餐会等形式在私下也能进行友好的国内外民众组织的深入交流,讨论如何优化来自国际和国内的资源技术配置。
倪垚提到,中华环保联合会更多地起到了搭建平台的作用,希望推动气候议题和其他环境议题的协同。他表示,气候议题的核心是碳排放议题,因为碳排放基本上和各行业都会有相关性。同样的,最近正在谈判的塑料公约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有影响力的“气候公约”,因为塑料也是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相关。并且塑料本身也来自于石化,塑料应用的减少和替代都会使碳排放减少,所以这两个公约有很大的协同价值。另外还包括中国作为主席国的COP15上提出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这也与气候协同会涵盖很多内容。
他表示,联合国本身有很多会议都是关于这种讨论的,相当于建立一个平台把国际嘉宾和国内嘉宾聚到一起讨论怎么建立机制,既包括把国际的想法引入中国,也是要把中国的想法带给世界。倪垚认为,国际组织还是很关注中国的,因为中国组织以往“走出去”的不多,他们跟中国建立联系的渠道不多,很需要像COP28这样一个大的平台,让所有的观察员都有一个统一系统,互相建立联系。
张晓华指出,由于此前疫情的影响,中外社会组织相互之间的交流是不充分的。但中国这两年在新能源汽车,包括可再生能源上取得的成有目共睹。实际上有特别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希望与中国去交流、去合作。可以看出,加强国际合作是一个大趋势。从气候工作基金会的角度出发,他不仅希望能在智库层面,而且在产业层面、民间组织的层面能够做一些全方位的交流,并希望有一个可持续对话框架。作为一个公益慈善基金会,他认为可以利用其全球支持优势打造更多的桥梁,推动中国机构进行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全方位的交流,来贡献中国的力量。
郭虹宇表示,作为观察员机构,在谈判进程过程可以进场观察工作会议的,实时跟进所关注的议题,比如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机制,全球提出的新目标等,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最脆弱国群体特别重要的问题进程。他希望看到现在不同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挑战在哪里。同时。该组织将会结合全球权威的智库科学的最新研究,来判断我们现在在气候变化议题上的进展,判断我们的治理进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带动增强行动的趋势。
高杨指出,COP28多次表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没有中国的支持和参与,COP28就不会成功。针对本届大会,他继续表示,首先在国家政府层面上,国家政府在不同的主题日会有相关部长级的对话,比如在粮食、水领域,大会会邀请不同国家的水部门或者农业部门的部长来参加对话,同时还有关于能源转型的对话,也会有工业部门和能源部门的部长级对话;在城市政府层面上,还会有号召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战略的倡议,希望城市间共同监督和加速自己的行动。其次,在行业和企业层面上,他指出其实本次大会的重点是脱碳和绿色转型,包括大会将针对高排放的行业,包括钢铁、铝、水泥、有色金属,提出的新平台——GDA全球脱碳加速平台,同时也将设2030年的脱碳目标。另外,在能源方面,大会方专门招募了全球能源转型变革者,会将遴选出来自全球的28个项目,向全世界进行介绍。最后在非政府和民众组织方面,高杨提到了性别倡议,希望可以与参会嘉宾提到的相关转型项目进行交流。
各位嘉宾就讨论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郭虹宇认为当下正处于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关键时期,希望多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倪垚用“协作”总结了参会感悟,这种合作不只是中国和国际的合作,还应强调自下而上的机制,“碳”问题靠一方绝对是解决不了的;王香奕期待在面对多重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家能找准目标和自身的定位,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多利益相关方进行交流合作,真正形成伙伴关系;张晓华同样希望看到更多务实的合作,看到更多自下而上的力量;高杨一方面指出由于地缘政治的干扰,现在的世界是不稳定的世界,但各国应当一同讨论气候变化问题,另一方面希望气候谈判以及其他相关的事务要以行动和解决方案为导向,不能空谈目标。
最后,于志宏总结了以下三点:第一,各位嘉宾都希望能把COP28变成一个展示的舞台,能更多展示中国各个相关方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的解决方案;第二,各位嘉宾都特别期待中国能够推动各方加强交流,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达成更多更富有实效性的共识,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采取集体的行动;第三,各位嘉宾都希望能加强国际协同,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某一些区域某一些国家某一些群体的事情,而是关乎到所有群体,气候变化大会是具有合作象征性的重要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