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包谷”的孙书记
“鬼节”落马
作者|大 千
1
“鬼节”落马
8月28日,农历七月十三日,贵州人的“传统鬼节”。
这一天,曾经先后担任贵州省代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统治”了贵州长达5年时间的孙志刚宣布落马。
“孙志刚”?请你别搞错,并不是那个在收容遣送站被折磨致死的打工青年,而是贵州省委的原书记,堂堂正部级干部。
“纪委选择在贵州鬼节这一天公布,真是有些耐人寻味。”一位贵州省的基层干部这样说。
当然,中纪委并不一定知道这一天是贵州省的“传统鬼节”(有些地方的“传统鬼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据说也有七月十四、十六的)。选择在这一天公布,或许是一种巧合呢!
孙志刚接受中纪委、国家监委调查的消息传来之后,贵州干部群众欣喜若狂。
今天,贵州省委召开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对孙志刚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位基层干部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祝你一路顺风到扬州,老孙,砍包谷的那些日子还记得吗?那叫对人民犯罪,今天鬼节,报应不爽……”
扬州,被贵州民间认为是“鬼”的最终归宿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丰都才是“鬼”的世界),因此,这名干部才发朋友圈“祝福”这位正部级老虎“一路顺风到扬州”。
原任省委书记倒台,干部群众为何要拍手称快呢?
因为,孙志刚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曾经做过一件非常不得人心的事情,那就是,不让贵州农民种玉米,以至于许多地方喊出“坚决消灭包谷杆”的口号。
贵州本来就是一个山区省份,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
一个山区省份的农民,你不让他种玉米(包谷),还让他种什么呢?
贵州的农民世世代代种包谷为生,到了孙志刚当省委书记的时候,居然出台了奇葩政策,不让农民种包谷。其理由是,包谷属于低产值作物,农民种包谷不划算,农民要致富,只能种“高效”的经济作物。
问题是,种植高效的经济作物,没有成熟的市场、没有销路,一旦决策失误,不但赚不到钱,而且连保证肚子不挨饿都成问题。
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搞产业结构调整固然没有错,但关键要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蛮干,不能搞一刀切。
2
“消灭玉米”
千百年来,贵州农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靠种包谷为生,靠种包谷养活自己。多年以前,包谷是大多数贵州农民的主食。包谷,是贵州的主要农作物。种包谷,是贵州的实际,也是贵州的省情。
作为贵州省的一把手要,应当了解贵州的实际,掌握贵州省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位名叫何士光的贵州作家写了一篇有名的短篇小说《种包谷的老人》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获得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该作品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何士光的这篇小说,让外界对贵州以及贵州农民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包谷与贵州,似乎有着不可分割的宿命。
孙志刚,这位曾经的贵州省委书记,却硬生生的要将包谷与贵州农民割离开来,以至于在禁止农民种玉米、拔掉农民玉米苗的过程中,搞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在孙志刚主政贵州期间,坊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看到书记,就看不到玉米。看到玉米,就看不到书记。”
孙志刚在基层调研,最好别让他看到包谷苗
也就是说,凡是省委书记到过的地方,玉米一概被“消灭”。让省委书记看到玉米,基层的书记就要被问责。所以,才有“看到书记,就看不到玉米。看到玉米,就看不到书记”的说法。
可以说,整个贵州省,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消灭玉米”的行动。
据说,孙志刚之所以要狠下决心“消灭”玉米,是因为有一次,沿海地区一位官员到贵州考察,无意中说了一句“你们这儿的玉米种得太多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志刚竟然把这名官员的话曲解成“玉米太不值钱,玉米种得太多,怪不得贵州才这样穷”,于是才下定决心“消灭玉米”。
一位基层干部这样说:“孙志刚主政贵州期间,省里下发的调整产业结构的文件中,直接写着消灭包谷的命令。于是,全省上下就掀起一股怪异的风暴,不允许农民种玉米,农民不听招呼种玉米的,一旦被包村干部发现,就要被强行拔掉。若不拔掉,就要问责一连串干部。”
这名干部还说,孙志刚“匪气”比较重,喜欢搞一言堂,惯于耍“家长”作风,要是哪个干部工作没抓好,他还会当众骂脏话呢。有一年,省里的工作组到某县暗访,发现该县的高速公路边上有包谷苗,工作组把这个情况汇报到省里之后,孙志刚很生气,在全省大会上公开爆粗口,骂那个县的县委书记:“也不怪你狗日的一个教书匠,懂啥球调整产业结构?”
由于孙志刚的这一“经典国骂”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爆”出来的,因而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名县委书记被当众辱骂之后,大家都吸取了教训,尽量把工作做好,以免被省委书记当众辱骂。
这种压力层层传导,最终压向基层。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笔者,他所在的那个县有个调整产业结构口号,叫33216,即全县一年种植三十万亩南瓜,三十万亩萝卜,三十万亩马铃薯(即“三个三十万”),二十万亩辣椒, 一亿棒食用菌,出栏六十万头生猪。分到他头上的任务是:一千亩南瓜,三千亩茶叶,两千亩辣椒,两千亩白萝卜。由于他的任务没有完成,所以乡镇党委书记也当不了,被就地免职。
一些地方甚至将“消灭玉米”的任务与农民的合作医疗“挂钩”,某地一份《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通知》在网上热传,该通知称,禁止村内多处地方种植玉米,若被通报或处罚,将免去三年的合作医疗补贴。
为了生存,农民需要种包谷。为了脱贫攻坚,为了走向富裕,省委书记不让种包谷,基层干部必须无条件执行省委书记的命令。于是,许多地方就一刀切的不让农民种包谷。这样一来,无疑要激化干群矛盾,破坏干部与群众的关系,降低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正如上文中的那位干部所说的那样,强行要求农民种这种那,不让农民种这种那,把农民种的玉米苗拔掉,确实是“对人民犯罪”!
3
产业过剩
当时,贵州曾经流行一个比较新颖的词汇:“调减低效玉米”。
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种植玉米经济效益较低,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别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上头”虽然只是说“调减”,“下头”就得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据公开报道显示,2019年8月21日(孙志刚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对低效玉米调减面积进行调查核实。
这个通知一出,“下头”的官员们一个个吓得大汗淋漓。一些州市领导就“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批示”,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安排,研究制定了全市调查核实低效玉米面积工作方案,并带头到玉米种植面积较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的地方蹲点核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低效玉米调减面积核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为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一些地方甚至喊出“你敢种,我敢铲,坚决消灭包谷杆”的口号。
“消灭包谷杆”的标语
一些地方将这一口号稍加改动,改成一句比较幽默诙谐的顺口溜:“你敢种,我敢铲,当心打断你脚杆。”当然,这仅仅是一句玩笑话而已,事实上,没有哪个干部在制止农民种玉米的过程中敢把农民的脚杆给打断。
一刀切“消灭玉米”的做法,当时曾经引起许多干部群众的不满,但是,许多人虽然有怨言,但又不敢多说。毕竟,这是省委书记“亲自”定的调子。
一些地方为了贯彻落实省委及州、市委开展农业产业革命的相关要求,组织多个督查组,对“低效玉米”调减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许多地方在把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来之后,就大面积推广蔬菜、白萝卜、香葱、南瓜、大豆、辣椒等非粮作物的种植。总之一句话,你种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种包谷。一时间,整个贵州搞得跟包谷好像有仇似的。
公开报道显示,一些县的蔬菜基地,一下子从10万亩扩展到40万亩。
种得多不算厉害,卖得掉那才是真本领。种植面积扩大了,没有好的市场前景,必然要造成滞销,必然要造成物贱伤农。
一些地方盲目扩大蔬菜、白萝卜、南瓜、辣椒等作物的种植面积,这些东西种得过多,一时找不到销路,于是出现了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一些地方农民种出来的白萝卜、南瓜、辣椒卖不出去,农民苦不堪言,政府只得将那些过剩的萝卜、南瓜等农产品“发”给干部职工。
白萝卜“多收了三五斗”
一些县,甚至把卖不掉的萝卜“发”给教师,每个教师“分”到价值上千元的大白萝卜。
2019年年底,贵州一些地方的白萝卜出现大量滞销。当时,有网友在朋友圈为贵州白萝卜打广告:“贵州白萝卜,半截白半截绿,银河系最好吃的白萝卜,没有之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白萝卜不仅可以食用,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做成千亿扶贫大产业,治穷治愚全靠它。白萝卜,认准贵州的!”
那段时间,许多基层干部都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为当地的大白萝卜打广告。一半实话,一半揶揄。多多少少,都有些对当时的不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讥讽。
一名干部在他为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
1,2,3.4.5……
萝卜自己数。
农投公司太给力,
所有产品全回收!
不管大小与长短,
不管干净与美丑!
只要是个白萝卜,
拉起就往县城走!
一亩产量五千斤,
一亩产值一千五。
一年可以干三季,
脱贫致富好出路。
如果精耕加细作,
效果再翻一跟斗。
末了还说:“萝卜扎实好卖,兴奋得睡不着,半夜三更悄悄发个朋友圈。”
其实,好不好卖,只有鬼知道。
4
“消灭”自己乐
由于种辣椒、蔬菜、南瓜、白萝卜出现滞销的情况,一些地方的干部想出各种花样来落实产业结构调整,于是,一些地方让农民在耕地里种李子树、樱桃树、杨梅树、皂角树、花椒树、刺梨树。一段时间,刺梨曾被大肆宣传,号称是贵州的“金果果”。
一些地方还将耕地“开发”成“草地”,种植那种用来养牛的草。
但是,政策在不断的翻云覆雨之间变幻。如今,许多地方又在整治耕地非粮化——也就是说,耕地必须拿来种粮食,凡是与粮食作物没有关系的,就得通通铲除。昔日那些种植果树、花椒树、皂角树以及种植牧草的,都得通通铲掉。
对于“消灭包谷”,贵州80后著名诗人徐源于2018年1月写了一首诗——
消灭包谷
王老汉祖祖辈辈种包谷
春天,在包谷林空隙处,插葱蒜
夏天,可撒些青菜米
到秋天,包谷棒子收回粮仓
金黄的秸杆和柔软的衣壳
够一头耕牛,咀嚼着度过寒冷的冬季
近几年,王老汉不种包谷
前年,他种辣椒,眼眶里辣出泪花
去年,他种药材,没治好关节里的风湿
今年,他准备种水果,三年后才有收获
三年后,也许有人就该把这些果树砍了
第四年,他老了,将把自己种在这里
王老汉抽完旱烟,骂了自己一句
他的声音被风吹在对面的岩石上
山谷突然变得很空
落日在大地上画下地图,鸟的鸣叫
有金属的悲伤
他从额头上抽出一条皱纹
试图勒紧与世界的关系
诗人徐源笔下的“种包谷的老人”,也跟著名作家何士光笔下的那位“种包谷的老人”一样,算得上是贵州农民的“标签”了。
正如徐源的诗歌所写的那样,“王老汉想从消灭包谷开始,消灭自己”,有些人,则“从消灭自己开始,消灭一代人的烟火人间”。
孙志刚不也是这样吗?在贵州提出消灭包谷,结果,包谷没有消灭,却把他自己给“消灭”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