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继日前对台湾生产的聚碳酸酯开征临时性反倾销保证金后,大陆商务部17日又表示,对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采取限制措施的调查涉及产品已从立案时的2455项增加到2509项。而每到两岸关系有些风吹草动,岛内就开始担心大陆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多年来,民进党当局一边抹黑ECFA,一边又享受着ECFA的红利,一些岛内舆论质疑,这种情况还能持续下去吗?
大陆增加对台调查项目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7日报道,大陆商务部当天召开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初步调查显示,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非歧视原则”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等规则,本次调查涉及产品已从立案时的2455项增至2509项。受台湾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大陆石化、纺织、机电设备、汽车等多个类别的产品以及许多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和民生必需品无法对台出口,对相关出口企业利益造成负面影响。她说,参与调查的企业和商协会呼吁,台湾地区尽快取消对大陆的贸易限制措施。下一步,大陆调查机关将依据有关规定继续深入展开调查工作,适时公布最终调查结论。
针对外界关注“大陆是否会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下给予台湾产品相关税收优惠”,束珏婷回应说,商务部将结合贸易壁垒调查情况,依据有关规定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
18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根据对台贸易壁垒调查初步调查结果,台湾对大陆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不符合ECFA关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违反ECFA有关“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条款。她说,“我们支持相关主管部门将结合贸易壁垒调查情况,依据有关规定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
岛内直接把此事与ECFA挂钩。台“中华经济研究院”学者颜慧欣称,聚碳酸酯是ECFA早收列表项目,必须注意其他项目会不会也被拿来“成为对台经济胁迫压力”。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研究员陈德升称,大陆这次选择的是ECFA早收清单的小项目,这是给台湾产业界的第一个信号,关键还是未来两个月会否有其他项目跟进。台“中华经济研究院”学者王国臣猜测,接下来除了农产品,还要关注石化产业、工具机械设备。台湾《经济日报》16日发表社论称,2022年台湾聚碳酸酯对大陆(含香港)出口约8.8亿美元,占总出口约83%,聚碳酸酯只是冰山的一角,“在两岸关系不佳,欠缺沟通管道下,未来两岸经贸纷争也会有增无减”。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杜震华称,大陆的产业发展水平已赶上台湾,单向对台方提供零关税,是大陆企业难以忍受的不公平待遇。未来大陆的动作只会越来越多,台湾将看到更多传统企业外移,可能只剩下高科技电子业撑场,经济之严峻不言而喻。文章称,等选举结束后,若对大陆持敌意的政党执政,大陆可能将ECFA作废或对台湾大量产品禁止进口,这将严重冲击台湾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建民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两岸关系愈发紧张,台湾民进党当局针对大陆的贸易歧视明显增多。麻烦制造者、民进党主席、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赖清德如果当选,继续大搞“台独”分裂,不排除大陆届时采取中止ECFA等方式进行应对,因此是否会中止ECFA还要看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目前看来确实存在不确定性。
民进党极力抹黑又不敢终止
多年来,民进党当局在享受巨大红利的同时,一再抹黑ECFA。蔡英文上台前曾强烈反对马英九签署ECFA,声称“ECFA是人民的糖衣毒药”。2010年4月参加政论节目时她扬言,若马英九成功签署ECFA,民进党执政后会发动针对它的“公投”。不过蔡英文上任至今,却仍未提出废除ECFA公投案。
今年6月,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提出“重启服贸谈判”后,服贸再度引发热议。民进党随即动员民间团体反对,营造“各界代表反服贸”的氛围,并重提“引清兵入关”的论调,企图再燃“反中”气氛。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在南部造势时称,服贸是一中市场,“谁提服贸就不要支持他”。6月26日,前“行政院长”苏贞昌在脸书发文称,服贸将影响400万台湾就业人口,台湾可以拼出“亮丽的经济成绩”,不需要把鸡蛋全都放在大陆这个篮子内。民进党发言人林楚茵还声称,没有服贸,台湾经济表现“良好”,10年来GDP增长33%。结果多数岛内民众不买单,把当年的ECFA又搬出来嘲讽说,“苏贞昌任内也没终止,典型说一套做一套,从上到下都在双标”。
蔡当局还声称,早收货品占台湾出口大陆的比重已从最高的26%降至2022年的17%。对此,台湾《中国时报》反驳称,蔡当局不敢面对的是自ECFA实施以来,台湾每年因此节省的关税高达200亿元新台币,何况即使蔡当局声称ECFA对台湾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但仍不敢主动喊停。
王建民表示,ECFA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涵盖面比较广泛的协议。目前谈及ECFA主要是指其早期收获计划,因为受到民进党当局的干扰,其他项目并未实施。就其早期收获计划而言,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范围要广得多。王建民说,ECFA当中有条款约定,一方认为不合适可以终止协议,但民进党当局并没有终止,可以说岛内对ECFA普遍表示认可。因为近年来台湾经济形势不好,现在岛内希望推动ECFA协议进一步落实,可以说对该协议抱有期待。
一名不便具名的台湾经济问题专家18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ECFA早期收货清单当中,累计给台湾相关企业减免数十亿美元税收。但自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两岸因缺乏相应的政治基础,有些经济制度化合作被终止,在这种情况下,ECFA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是两岸经贸往来的重要风向标。
岛内绿营人士把经济政策解读为对台湾选举的介入,该专家表示,一边享受两岸和平的红利,一边砸两岸和平的锅,这种典型的“半政治”解读明显居心不良。“2016年两岸丧失政治基础之后,保留ECFA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岛内工商界非常在乎,不仅是减税效益,更在其自身代表的政治经济效益。”该专家表示,民进党当局对于ECFA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化操作,在其还是在野党时大肆攻击,上台之后坐享其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正视背后应该蕴含的两岸政治基础。在谈及是否违反WTO规则时,该专家反问道,过去每当两岸经贸采取临时性暂停办法时,民进党当局总是扬言起诉至WTO,“结果起诉了吗?他们不敢”。因为如果真的诉诸于法律手段,把两岸贸易的真实状况摊上台面就会发现,台湾对大陆产品的禁止毫无道理。
王建民称,民进党当局对于两岸贸易并非出于互惠互利的理念,现在台当局干扰经济的现象越来越多,岛内“台独”势力必将阻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两岸经济的紧密联系。
台湾最大的“自贸协定”
这些年来,ECFA对台湾经济到底有多大影响?根据当时两岸协商结果,台方同意对大陆降税的早收清单项目有267项,大陆同意对台湾降税多达539项。大陆对台早收清单主要是中小型传统产业、农产品、服务贸易项目,包括汽车零组件、自行车零组件、小家电、兰花、香蕉、茶叶等产品以及金融业等。根据国台办公布的统计,截至2022年底,大陆已累计对台减免关税85.2亿美元,台湾有61家金融企业和2065家非金融企业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在大陆提供服务。
台经济学者曾志超17日称,自2011年ECFA生效12年间,台湾出口至大陆的早收货品,每年出口额都在200亿美元上下,每年可减免8亿至10亿美元关税,累计至今年2月达94.83亿美元。反观大陆早收货品出口至台湾的金额虽有所提升,但减免关税只有两年超过1亿美元,12年减免关税合计不到10亿美元,“从上述数字可知,台湾在ECFA获得的好处远大于陆方”。文章还写道,ECFA涵盖不少传统产业,早收列表中的539项产品以纺织136项为最多,另有机械107项、石化塑料88项、农渔业18项等,均享有关税优惠,成为相关产业的绝佳机会。而出口金额以石化塑料产业、机械业与纺织业获益最大。台“中经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直言,“ECFA可说是对台湾效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不仅如此,ECFA还有助于台湾免遭边缘化。台大农经系前主任兼所长徐世勋称,目前世界上已有各种排他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严重限缩台湾出口贸易市场,尤其侵蚀台湾在大陆和东盟市场占有率。2022年元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台湾不在里面,但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布局,ECFA将提高台湾区域经贸战略价值,有利于吸引外商把台湾视为前进大陆市场的主要门户或重要枢纽,并利用台湾作为制造、研发、营运的亚太区域中心。
连日来围绕着ECFA是否将会被终止,岛内表现出明显的担忧。“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17日表示,台湾应该站在对台有利的立场发挥优势,例如如何与大陆和睦相处,台湾与大陆不应该产生敌对。他强调,台商过去利用大陆发展外销,现在也不需看衰大陆经济。
台湾《旺报》称,陆委会6月最新民调显示,高达84.2%的受访者认为,当局应兼顾两岸情势及民众需求,恢复两岸健康有序交流。该报称,两岸经贸与投资千丝万缕的依存关系,意味着两岸经济一旦脱钩,将是台湾不可承受之重。因此蔡英文当局要面对现实,不能一面宣扬“抗中保台”,另一面又想拿大陆好处,这只会让台湾经济与台商处境更为艰困。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