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搬砖男孩”林万东:清华毕业之后回到家乡 是我最好的归宿|封面深镜
资讯
资讯 > 正文

对话“搬砖男孩”林万东:清华毕业之后回到家乡 是我最好的归宿|封面深镜

杨丹梨鹭 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陈彦霏 实习生施媛媛

7月19日,林万东工作的第10天,他第一次全面认识了自己工作的地方。作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2023年定向选调生,他跟随当地政府组织的活动,一路从东川城区来到当地村镇,也走进企业。

林万东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是四年前的夏天。2019年7月24日,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辗转2300多公里来到云南省曲靖市阿都乡,送到了林万东的手上。而此时,他正在工地搬砖,无数网友记住了他自强不息的样子。

4年过去了,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林万东选择回到家乡,考取了东川区的定向选调生,目前就职于昆明市东川区委办公室,“回想一下,很多结果都是暗暗决定的。”7月19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这个曾经感动全网的年轻人,他的讲述始终沉着、冷静。他说,从上大学的第一天他就确定自己将来一定会回到家乡,成功考取选调生、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离家近、能照顾家人,这是他最好的归宿。

谈就业选择:

选调生是逐渐确定的职业选择

林万东几乎没有过迷茫的时候,他从进入大学第一天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回到家乡、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学四年,他一直努力,朝着这个目标一点点奋进。进入清华大学后,林万东由自动化学专业大类招生,而后在经管学院学习信息管理。

选择参加选调生考试并不是一开始的决定,而是大学毕业之际、通过对自身的分析之后一点点确定的职业选择,“不管是兴趣爱好也是,天赋也好,我并不是那么适合科研道路,所以我没有选择继续。”

但回家是一直确定的方向。大四那年,得知定向选调生招考的消息,林万东便着手准备,参加考试。在准备选调生考试期间,学校曾组织参与基层建设的学长对学生进行培训,“很多都在西部地区。”也是在这样近距离的认识中,林万东看到了很多不被关注的努力和付出,“并不是说为了多大的功名。”

至于外界对于清北等顶级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期待,他表示:“这些期待未必合理。”作为一名刚刚踏出校园的毕业生,林万东表示,每一个被放到过度关注位置上的人,外界都很难理解当事人面临的情况、环境和想法,有的人可以成为科学家或是国之栋梁,有的人可能默默无闻但也在为社会付出,“他们做的工作也有意义。”

谈成长:

家人给予最坚实的支持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省深度贫困地区的小山村,由于贫困和父亲疾病等原因,家里大小开支,包括林万东在内三个孩子的生活学习开销基本依靠母亲在昆明打工维持,从小就很懂事的林万东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帮家里干活。他曾在日记中写下:“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四年前,林万东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画面在社交网络疯狂刷屏,全网为他点赞。林万东也被附上了多个标签,如“搬砖上清华”“寒门贵子”等。

再次回忆起拿到通知书那天,他说:“并没有特别激动。”一方面,通过分数估算、加上查成绩时分数被屏蔽,他大概判断出了自己的情况,能去清华;另一方面,他的心性一直稳重,“对我们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会想要多了解一些东西 ,多会思考一些东西。”

即便从小的生活并不富足,但林万东的家庭仍然幸福。采访过程中,林万东谈得最多的就是家和家人。无论是职业的选择还是性格的形成,都与家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家人也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他们支持我的所有选择。”林万东说。

谈校园生活:

将铭记学校和老师的善意

走出大山,林万东来到清华校园,开启了一段值得铭记终生的校园生活,他也感恩于在校园中遇见的温暖。“善良、传递爱心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接受过别人爱心和温暖的人必须要做的事。”

林万东提到,在大学里最怀念的就是学校的老师们。在经管学院就读后,林万东因为“贫困生”的身份,常常需要和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接触,“他们都对我特别关照。”无论是资助政策的解读,还是勤工俭学的机会,他们都会主动联系,“特别善良,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这股温暖也在继续传递。记者了解到,林万东还曾参与公益助学行动,对口帮扶贫困家庭的高三学生,用行动把感受到的温暖传递下去。

谈未来规划:

要保持学习的状态

如今,林万东已经正式入职。“目前,我才入职第二周,还算一个小白,主要做着一些基础性的文书类工作。”他在一点点地认识自己工作的地方,了解工作的内容。

对于未来,林万东表示在工作稳定以后,计划再考个在职研究生,“还是要保持学习的状态,不管是业务相关,还是自己感兴趣的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