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选凝
中国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
(本文原载《台海研究》2023年第2期)
【导读】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受到关注。某款游戏海外收入占比超过60%,TikTok在美国受到封禁,动画漫画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而本文指出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现象:在两岸互动降温的背景下,“小红书”在台湾青少年中悄然流行,甚至受到民进党极端“台独”政客的关注和打压。
民进党在“太阳花”运动时期,话语权不断扩张,把台湾年轻一代定义为“天然独”。但随着时间发展,当下台湾95后、00后、05后,却展示出不同认知。本文分析指出:2014年以前,国民党马英九执政,虽然台湾各方面平稳发展,甚至可圈可点,但在宣传和与民众沟通上却未有效推进。而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互动降低,年轻一代对大陆的感受更加抽象,加上民进党未能很好地完成经济转型等任务,使得所谓的“天然独”发生改变。在多元文化认同基础上,小红书凭借搜索功能强大的资料库、善意互动且有归属感的社交平台、给年轻一代提供与现实生活关联弱的“小天地”、简单好用等四个关键特性,获得台湾年轻一代的好感。其中展现的更柔软、具体、生活化的大陆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一代对大陆的认知。
目前,民进党正滥用“认知作战”话术,对在台湾流行的大陆APP进行打压,而去政治化的文化认知影响,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才能真正形成改变。但去政治化的柔性文化交流,和精彩生活带来的积极认同影响,是大陆APP在台流行中值得关注的特质。
本文原载《台海研究》2023年第2期,原题为《台湾年轻时代认同研究——“小红书”让谁焦虑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诸君参考。
台湾年轻世代认同研究
——“小红书”让谁焦虑了?
2021年起,“小红书”在我国台湾青少年族群中的流行,受到岛内舆论关注。在手机上下载使用“小红书”的台湾中学生被媒体称为“小红书一代”,而原本只是一款“潮流种草APP”的“小红书”,也遭到绿营政客的污名化。民进党“立委”林楚茵、前“台湾激进”成员刘恒溦都公开以“日常的文化统战”、“认知领域作战”、“统战洗脑宣传”描述“小红书”之兴起,甚至宣称台湾的年轻人透过这类APP吸收来自大陆的资讯,就会被“传播统战思想”,进而“造就倾向中国的意识”。也有岛内学者认为:虽然“亲中”未必等于“倾统”,但小红书所构建的“两岸虚拟生活圈”将挑战年轻人的“台湾主体意识”。
继抖音之后,小红书在台湾中学生中悄然走红的现象,被独派政治人物视若洪水猛兽。绿媒再结合“认知作战”的话术加以渲染,“天然独”恐变“潜在统”的认同焦虑也在岛内持续发酵——而这正是一个以文化视角,观察蔡英文当局执政以来岛内年轻世代认同变化趋势,及其所投射的两岸“文化软实力”消长的极好案例。
本文尝试在认同政治的框架下考察三个问题:其一,相比抖音,“小红书”作为一款无涉政治、专精美妆穿搭分享的APP,也被独派政客视为“统战利器”;这反映出岛内绿营在认同议题上怎样的焦虑?其二,如何理解“小红书一代”所体现的蔡当局任内台湾年轻世代认同变化的潜在趋势?其三,小红书在对岸的流行,是否具有认同形塑的潜力?换言之,“小红书”真的有可能“促统”吗?
▍理论回顾:“小红书一代”背后的三个关键词
本文试图以小红书作为案例考察的三个问题——绿营在认同议题上的焦虑、岛内年轻世代的认同变化趋势以及认同形塑潜力,可以从流行文化对“身份”的建构与台湾近年的认同政治研究两方面与既有文献进行对话,笔者将撷取三个关键词展开理论回顾:生活方式的楷模认同、认同政治的阴性框架、认同中间状态。
英国学者Edensor认为,流行文化是一种创造身份与认同的管道。他认为民族主义式的“国家身份”是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推崇的活动与习惯所代表的“认同”远比“国家认同”更有意义。英国社会学家NicholasRose则认为,流行文化提供了一种理想世界的形象,藉此建构大众的消费欲望乃至常识,他称之为“通过消费获得身份”的市场技术。消费行为本身就是在展现“我是谁”、“我想要成为谁”,而认同哪个群体的生活方式,更指向如何区别自己与他者。在此意义上,主打分享“生活方式”的小红书,正是通过展现“生活应该如此”的画面,传播文化标准,建构消费欲望与生活美感的常识,获得用户认同。Hall等人提出的“文化回路”(the circuitofculture)模型,则能解释文化内容生产与认同在小红书案例中的紧密联系,文化活动势必经过“认同”和“再现”才能创造意义,而让人产生“表同”(identification)——即自我与他人产生认同的过程,至为关键。人们会藉由表同作用,将他人的某些特质投射到自身,并转换为对自己形象的联想。小红书的“分享与种草”,就是一个“表同→投射→再现”的过程:“认同他人的分享→被‘种草’他人的特质→分享自己的内容”。小红书因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分享而获得年轻人认受,这一特质符合MikeBrake对“次文化”形态的定义。Brake认为“次文化”是年轻人之间独有的文化体系,经过个体学习、认同的过程而形成,本质上可视为一种“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美国心理学家AlbertBandura的“社会学习论”指出,青少年往往无需亲自体验而只需通过“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就能完成“模仿历程”,示范者会成为观察者的楷模,而效仿“楷模”本身就意味着认同。故此,青少年使用小红书时会更容易被楷模吸引,既学习“生活方式”的常识,也模仿楷模的行为表现。
流行文化虽然在当代消费社会中无处不在,却较少出现在台湾的认同政治研究中。庄佳颖指出,这是由于流行文化本身往往被想象为带有女性特质、次要的研究范畴,所以处在台湾学术社群的边陲位置。国族主义式的认同建构,一如杨婉莹曾指出,主要是透过父系图谱进行传承,因而常会边缘化或排除女性。但旅美台湾学者岳心怡2017年出版的英文著作《撒娇世代》,却将视角锁定当代台湾消费社会情境,提出了一个探讨岛内认同政治的“阴性框架”。此框架恰好可以为小红书的悄然走红提供一些理论解释。
小红书的用户以女性为主(占比近七成),内容多围绕“女生想看的主题”,平台的氛围也侧重“女性沟通风格”——而岳心怡“阴性框架”下的一个重要面向就是“台湾人日常生活语言和互动现场对于女性沟通风格的运用”,她认为“阴性质素”(包括可爱、撒娇等柔性特质)是台湾社会集体性格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红书远比其他大陆平台如微博、抖音、B站更具有阴性文化气质,也相对更契合台湾日常沟通行为中的“女性风格”。岳心怡也指出,在当代岛内社会“认同政治”的形塑过程中,一直存在中心与边陲、“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竞逐关系,台湾流行文化在近二十年的全球化影响下,经历了从“中国中心”(Chinesecentered)向“文化杂食”的转向,而阴性特质,作为一种“弱者的策略”(Tactic of the weak),正是认同建构的一部分。岳心怡以“撒娇”去表述这种“女性特质”,而庄佳颖的用词是“可爱”,她认为“可爱”不仅渗透于台湾年轻世代的日常,也是一种台湾人的共同特质。
跳出流行文化的分析视角,岛内晚近的认同研究已关注到研究社会认同的文献较少触及的“不同认同类别之间的竞合关系”。林义宏在《台湾解严后世代国族认同的形成轨迹与经验历程》中指出,典型的台湾国族主义论者将“台湾人认同”与“中国人认同”视为互不相容甚至互斥对立的认同,而个体只能择一或隶属于其中一者,但两种认同共存于个体的认同结构中,形成“双重认同的状态”,才更符合现实。这两种认同也并非静态关系,而会呈现为在个人生命轨迹上相互竞逐、调和共存的发展动态。林义宏经过深入访谈与脉络化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1987年后出生的)台湾解严后世代,不一定像传统“台独”论者那样视“中华民族”为外来者,他们的认同是调和了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的综合体。其矛盾之处在于,如果以台湾意识为主,可能会有文化失根或内涵空白的焦虑;如果以中国意识为主,可能会因两岸局势变迁而产生不安与困惑。而基于岛内的分歧和两岸关系不断变化的现实条件,解严后世代的“国族认同”无法抵达“完备型认同状态”,而只能在“认同中间状态”循环往复——即持续进行认同探索与转化、深化认同、再衍生新的认同迟疑与困惑,这种“中间状态”会随着两岸与国际局势的变动而持续更新,但在台湾民众偏好的“维持现状”之现实下,将始终呈现为“未完成”状态。“认同中间状态”的理论框架参考了多个运用认同状态理论(identitystatus theory)的模型,对于“小红书”为何会在岛内激起绿营焦虑具有解释力。倾独势力所强调的“天然独世代”既非“天然”形成,也非牢不可破,年轻世代的认同状态无法被化约为绿营一厢情愿的扁平想象。
▍从“天然独”到“小红书”:岛内世代认同的变化趋势
在考察蔡当局任内台湾年轻世代的认同变化趋势与绿营对此产生的焦虑之前,笔者将先说明“世代”之于认同的影响。社会学家Mannheim最早提出了世代概念的理论表述:世代是由社会结构中具有相似“社会位置”(sociallocation)的个体所组成,同一世代在生活经验与反应上有某种共同性,使他们异于其他世代。Braungart则将世代政治分为三种研究角度:家庭政治社会化、同时代群政治(Cohort Politics)和政治世代(Political Generations)。Cohort与Generation虽然都被译为世代,但前者的更准确含义是出生同伴。“同时代群”是指“在相同的时间间距内出生、并且共同成长的人所组成的团体”,而“政治世代”除了有共同的“年龄群体”意识,还“带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当某个年龄群体因反对现存秩序而结合在一起,并试图把改革政治进程作为共同使命时,“同时代群”就会转变为“政治世代”。在此意义上,2014年曾投入“反服贸学运”的“太阳花一代”是政治世代,而“小红书一代”则是“同时代群”。
世代概念1990年代被引入台湾,用于分析成长于不同年代的民众对政党表现的满意度及政党支持度之差异;其后,世代途径亦常用来分析民众的政党认同和政治态度。直到2014年后,“天然独”世代的称谓广为流行,“政治世代”才与国族认同产生前所未有的交集。
(一)年轻世代“反中”样貌的变化
《多维月刊》2021年5月号以“告别太阳花,小红书世代来了”作为封面专题,其中一篇文章《天然独之后,民进党催生“小红书世代”?》的观察是:马政府任内两岸政治互动频繁、达成多项合作协议,但岛内年轻一代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充满疑虑,“天然独”论述也应运而生。而蔡政府替年轻人贴上了“天然独”且“独性坚强”的标签,整个社会一片“反中氛围”,年轻一代却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抖音、小红书,对大陆的网络用语也运用自如。作者认为这样的反差很吊诡,但笔者认为实属正常现象,因为“天然独”世代已经不再是“年轻一代”了。
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在2014年提及“深厚的‘台湾意识’已经变成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天然独”自此成为报章媒体乃至学界的讨论焦点。但八年之后,当年蔡口中的“年轻世代”大多已过而立之年,他们无法理解比自己平均年龄小十岁左右的“年轻世代”为何喜欢刷“小红书”,而十岁的年龄差足以创造流行文化的代沟。岛内多位分析“天然独”现象的学者都强调这个世代的认同特质是“反中”情绪和“认同台湾”,但对这个世代的年龄层却未有严谨界定。杜克大学委托政大选研中心执行的“台湾国家安全调查”指“1981年及之后的台湾年轻人”被视为“天然独”世代,陈芳明等人称1987年后出生的台湾解严后世代是“天然独”。对年龄段的粗疏界定,难以细致处理认同意识的复杂肌理。
2017年,沈暐婕在《台湾天然独世代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中,将高中生纳入了研究样本,她认为青春中晚期是形成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因而高中生对个人认同的诠释也很值得关注。她通过焦点访谈发现,抱持“维持现状”立场的“00后”高中生,在“民族”的认同范围上,并不像抱持“台独”立场的“95后”大学生和“90后”研究生那样有意识地区隔“中国”与“台湾”。相比“90后”和“95后”,“00后”更能接受“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论述,并不会特别去强调台湾与中国在血缘上的差异,且在文化层面也存有相当程度的“中华认同”,但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看法莫衷一是。所以虽然这些“00后”高中生也属于“天然独”世代,也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但“反中”情绪明显弱于“90后”和“95后”。沈暐婕指出,年轻一代的“台湾人认同”与“台独”立场,似乎并非“天然”,政治事件的发生以及社会运动运用社交网站进行资讯传播,都会对认同变化产生影响。
这份研究也从侧面提供了一种理解“小红书一代”的角度。今时今日,岛内的年轻世代由“00后”乃至“05后”组成,他们的认同面貌不能完全被“天然独”的国族认同标签笼统涵盖。他们并未经历过马政府任内从“野草莓学运”到“反服贸学运”的一系列“反中国因素”的社会运动,也不共享“太阳花一代”的集体记忆。尤其民进党执政后,“中国因素”所指涉的政治与经济上的威胁感相应减低,社会氛围虽然“反中”,但“00后”乃至“05后”却不像上个世代那样“恐中”。
(二)岛内因素:“天然独”失去了“假想敌”
“天然独”的“假想敌”是“崛起的中国以及向北京靠拢的国民党政府”。换言之,正因马政府任内在两岸议题论述上与民间缺乏沟通、无法消解民众疑虑,年轻世代的“恐中”和“反中”情绪才被激化。现任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曾形容马英九政府的战略选择是“主权模糊、经济优先”,这条“两岸关系优于外交关系”的执政路线本无可厚非,但相较于岛内公民社会和年轻族群对资讯撷取及传播、论述吸收及建构的“动态”发展与进步,政府在沟通能力、宣传方式、传播效果、论述架构、化解分歧与危机处理等方面却停滞不前。2010年“反ECFA运动”时,岛内有学者指出,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与敏感性,使两岸之间的贸易协定与一般经贸交流并不完全相同,还涉及有关“国家主权”与“尊严因素”的牵扯。“若马政府无法在两岸关系因‘快速解冻’所潜藏并蜂拥而出的各种风险中,扮演起汇集民意与凝聚共识的沟通枢纽……未来民意的强大反弹将是其‘活生生的教训’。”预言在四年后应验,“天然独”的主体“太阳花一代”诞生。
尽管《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是一项大陆对台湾做出巨大让利的不对等协议,但2014年4月的民调却显示有63%的20-29岁民众不支持,年轻世代当时不但普遍对执政党力推的两岸经济合作无感,更有诸多负面观感诸如“利益被跨岸权贵阶级垄断、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安全与主权受损”。这些负面感受中,也混合着自2010年代初开始在岛内蔓延的“崩世代感”——年轻人要面对全球化背景下资金与产业外移带来的各种社会变动,世代不平等的剥削感在政府推动的“中国=全球化”论述中找到了安放之地。
而2016年政党轮替后,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官方互动停摆,“天然独”也失去了“假想敌”。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毫无空间,而在经济转型、社会正义等“非两岸”议题上又缺乏作为,执政仅半年,民调不满意度就超过了满意度。2018年,岛内20-29岁年轻族群对蔡英文的不满意度高达近七成,民众认为政府亟需提升经济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同年的“九合一”地方选举,民进党惨败。支持度低迷的蔡当局,在2020年初靠操纵“香港修例风波”所催动的“亡国感”成功连任,但蔡第一任期被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形容为“充满闭塞感的台湾政治”局面仍在延续,民进党转移施政不力的方式,是将民怨的焦点从“内政”转移到“国家安全”议题上。
“国安五法”修法及“反渗透法”通过后,蔡第二任期更着力营造“反对中国统战渗透干预”、“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氛围。小红书、抖音等大陆APP受到岛内青少年欢迎,也被民进党“立委”点名是“中国透过生活化方式渗透台湾年轻人”。当“中国透过政经整合并吞台湾”的现实情境已消失,新生的台湾年轻世代已没有“太阳花一代”的“假想敌”时,如何让他们继续“恐中”和“反中”?民进党的策略是将一切与大陆相关的议题都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强化“中国”这个“敌人”无孔不入的威胁性。
但渲染“外患”并不能转移“内忧”。年轻人即使不认同对岸的“中国”,也不代表就支持民进党。台湾“风传媒”总主笔夏珍指蔡英文主政迄今一直“党政不分,以党为尊”,2022年6月,TVBS民调显示,蔡英文的满意度跌破连任新低,不满意度则攀升近五成;就连亲绿智库“台湾民意基金会”今年8月最新的民调结果也显示,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蔡英文的满意度重挫,在20-24岁的年轻族群中更流失了两成满意度。
(三)两岸因素:张力与软实力此消彼长
“认知作战”一词2019年5月在台湾当局“国安局”的会议报告《中国假讯息心战之因应对策》中出现,绿媒《自由时报》随即将之称为“中国对台”以现代科技与网络延续“入岛、入户、入脑、入心”的统战工作,其后民进党“立委”与“国安高层”不断将“认知作战”与大陆议题连结,绿委在立法院质询时将小红书、抖音污名化为“中国操作‘认知作战’”的平台,岛内“国安系统”也向媒体传声称“中国持续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对台湾青少年族群进行统战宣传及认知作战。”这种营造“作战”状态、拉高两岸敌对情势的“大内宣”策略,是民进党激发岛内民众“反中抗中”的手法,但也反映出了社会氛围的微妙变化。
如果年轻世代的“独性”真如蔡英文所说已是“天然成分”难以撼动,小红书或抖音怎会轻易“入脑、入心”?,更何况这类平台的演算机制都是依照使用者的偏好打造,“天然独”又怎会被推送“统战宣传”资讯?
九年前,部分台湾电视台全程直播大陆歌唱节目《我是歌手》总决赛获高收视率,被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苏贞昌指为“入岛、入户、入脑”——可见独派政客污名化大陆文化内容的心态始终如一,只是当民进党完全执政后,话术升级成了“认知作战”。当年《我是歌手》是岛内民众主动在网上观看,如今小红书、抖音也是岛内青少年主动下载使用;岛内网媒READr更指,部分岛内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看陆综、追陆星、用淘宝、玩大陆的手机游戏”,绿营对年轻人的“亲陆”表现充满警惕,但对“00后”乃至“05后”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一代”而言,他们对中国的“敌意”,本身就不像“太阳花一代”因曾经历一系列“反中”的政治事件而被催化,民进党所不断强调的“中国对台军事威胁恫吓、国际对台打压”也让人缺乏实感。
民进党大权独揽后,两岸关系急冻。但官方层面的“降温”,也无形中削弱了民间层面充满“对抗性”的“反中”张力。这种微妙的“典范转移”之内在逻辑是:国民党执政时,马英九政府力推“社会交流”与“经贸整合”的大陆政策,让两岸官方关系趋向缓和并进入“和平繁荣时期”;但论述与沟通能力的不足,却导致民间的认知是:执政党是对岸的“代理人”,两岸互动节奏完全由大陆主导,台湾在加速向“中国”开放的过程中“主体性”被弱化,且“两岸和平红利”的成果由“跨岸权贵阶级”垄断,并未外溢至普遍的社会阶层中。在对执政当局怀有疑虑的社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天然独”世代的认同形塑过程是,“两岸统合”的作用力越强,对他们所形成的“反作用力”也越明显——两岸愈紧密交往,他们对马政府和大陆愈有敌意,“台湾人认同”和“对中国的排斥情绪”也愈上升巩固。但政党轮替后的六年里,两岸官方没有任何交流互动,“统合”的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也随之消解。当两岸甚至不再有最基本的往来时,“敌人”也变得相对抽象,“恐中、反中、抗中”的情绪缺乏足够的立基点扩散并强化,所以年轻一代也不像上个世代那样“逢中必反”。
与对抗张力此消彼长的,是大陆基于新媒体生态环境而不断迭代并强势输出的“文化软实力”。2014-2016年的小红书还在探索跨境电商的闭环模式,而抖音于2016年上线后,短视频、直播开始成为所有大陆网络平台的发展趋向。相比投放资源进行海外布局的抖音,只有简体字版的小红书能“破圈”吸引大陆之外的使用者,纯粹依靠“内容生态优势”。许多台湾青少年会滑小红书,也因“哪里有趣,就往哪瞧、就往哪学”。
而民进党焦虑的更深层原因,是人为筑造的高墙难以抵挡两岸的线上交流“自然而然”地发生,尤其小红书这种强调以“分享、利他”获得反馈及互动的“虚拟社群”平台,很符合Charles Taylor将社群本身视为“一种善”(good)的论述:“社群对每个个体自我认同的构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岛内年轻世代被这样的社群吸引,令“抗中谋独”的执政党心惊胆战,忧心年轻世代的认同状态发生潜移默化改变、不再“恐中、反中”乃至丧失“独性”,这势必将加大民进党在选前进行政治动员的难度。尤其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台湾中学生会滑小红书,学习大陆博主的穿搭、妆容乃至自律方式,而他们正处于形成个人身份认同与政治态度的关键时期。独派势力因而恐慌“小红书一代”会因使用大陆APP日渐“亲中”,从“天然独”变为“潜在统”。
▍岛内的“小红书世代”画像
虽然绿营政客常将小红书与抖音一并污名化为“文化入侵”或“文化统战”的社交APP,岛内也曾出现对于中小学生沉溺抖音的争议,港媒“香港01”更以“抖音一代”统称使用大陆平台(抖音、B站、小红书、微博)的岛内“Z世代”年轻人,但小红书与抖音从特性、内容生态到使用体验都有明显区别。本文以小红书作为分析案例,首先因为小红书的本质是“社区”,以用户粘性见长,这种强调归属感的平台属性,与群体认同感的建构有高度关联性。其次,抖音(TikTok)2018年设立台湾运营团队后,在岛内能见度很高;而主打虚拟社区建设的小红书,并未在台湾投放运营资源,青少年用户却会自发主动地加入“社区”。因此,笔者认为分析小红书使用者的能动性,更有助于观察新一代岛内青少年族群的认同特征。最后,相比抖音,小红书的去政治化(短视频以实用妆发类“教程”为主)、独特的审美逻辑(小红书审美)和“分享与种草”的基因,也更直接指向流行文化对认同的塑造。
岛内媒体用“爆红”形容“小红书”2021年在台湾猛增的声势。结合网络舆情分析工具“OpView社群口碑资料库”和“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的资料可看出,“小红书”2021年在台湾的“网络声量”(48528笔)相比2019年(10774笔)增长了超过三倍。岛内互联网上,小红书相关讨论中的“热门关键词”包含两大主题:“中国版Instagram”和“女性话题”(如IG、图片、女孩、保养、美妆、肌肤、女生等关键词);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社交平台(如“GirlStyle台湾女生日常”的IG)或是在小红书开设账号的台湾地区女性网红(如Youtuber刘力颖),也会带动岛内网民对小红书的讨论热度。而2021年1-11月,岛内各大论坛及社交平台上与“小红书”相关的讨论内容里,出现了大量涉及世代议题与两岸关系的关键词诸如:年轻人、简体字、抖音、统战、微博、思想、语言、身份等等。
2022年2月,小红书一度登上中国台湾地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的冠军。2022年3月及4月,在Google Play商店的免费社交软件分类排行中,小红书多次击败Facebook、Instagram、微博等软件,位居榜首。岛内网媒READr自制的“热门手机应用程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台湾年轻世代“爱用”的热门社交软件前十名中,包括三个大陆APP:抖音(TikTok)、小红书、微博。其中,小红书和微博都跻身台湾地区初高中(高职)生和大学生同时“爱用”的社交软件前十名。而拥有台湾运营团队的抖音虽然在初高中(高职)生“爱用”社交软件里排名第四,但大学生却乏人问津。
READr这份调查也显示出两点值得注意之处。首先,相比抖音的“低门槛、高娱乐性”,小红书的“低成本、高回馈”特性因能提供“资讯”且调性更“去政治化”,而被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族群所“爱用”。其次,尽管许多台湾地区初高中(高职)生和大学生都下载了微博,但微博上的话题却鲜少在岛内青少年中引起讨论。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一方面相比小红书和抖音,微博创立时间较早,新鲜感及热度不及新兴APP,另一方面对于台湾地区使用者而言,微博上的时事热点话题相对隔膜,岛内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同样主打社群功能的Facebook。
根据提供网站排名及访问量数据的分析工具SimilarWeb基于安卓平台的资料显示,在GooglePlay商店下载小红书的台湾用户,超过65%为女性,年龄层以18-24岁用户占比最高。但笔者认为,如果依此将岛内的小红书使用者画像泛泛定义为“Z世代年轻女性”并不准确,也难以解释这款社交APP为何会引发倾独人士的焦虑。笔者考察发现,小红书在台湾地区的实际活跃用户应以中学生为主,中学生的普遍年龄层落在18岁及以下,而Google Play商店和苹果应用商店的现有资料都未能精确显示出18岁以下用户的下载分布状况。此前“德国之声”亦有文章指出:“小红书不只在台湾中学生之间流行,似乎也有更年轻化、向下触及的趋势。”甚至有一定数量的小学高年级生在使用。
笔者结合台媒分析、田野调查(在台使用小红书的“附近”功能查看“周边用户”所发布内容;进而线上访问超过20位使用小红书的岛内初、高中学生)以及与9位(年龄从12岁至18岁不等的)使用“小红书”一年以上的台湾初、高中生进行焦点访谈(focusgroup),尝试建立出更精准的台湾地区小红书活跃用户画像:年龄介乎12-19岁的小学高年级女生和初高中(高职)女生;其中以约12-16岁的初高中女生最为活跃——这样的画像,也更符合台媒的常见描述:“小红书一代”是相对于“太阳花一代”的台湾“再年轻一代”,平均年龄低于20岁。
这些初高中女生为什么会使用小红书?笔者结合行业研究报告、岛内论坛贴文以及与9位受访者进行的焦点访谈,将其归为四点主要原因:
原因一:小红书是“资料库”。如果对标相似的境外平台,小红书其实整合了Pinterest的“种草属性”和Instagram的社交属性。小红书和Pinterest一样拥有强大搜索功能,Pinterest的用户以美国高消费水平女性为主,而小红书不只对中文使用者更友好,其基于演算法的精准推荐和丰富的垂直分类,还能满足台湾年轻女生对特定主题乃至冷门主题的兴趣。举例而言,小红书的分类不只有彩妆、穿搭、美甲、食谱、萌宠、网络小说推荐、装潢等大类,在台湾的Dcard论坛上,有人说自己专门用小红书看“制作奶油胶手机壳”,也有高中生专门看“作文佳句”,因为“有很多都整理好,背下来活用随便一套佳句都能更加分。”多数使用者都提到“小红书就蛮准确可以列出我真的想看的东西”。如果横向对比,“强社交弱搜索”属性的Instagram主题的分类就相对杂乱,无法精确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而在资料库功能更为强大的境外视频平台YouTube上,则很难搜寻到儿童类视频——但有女生表示:“我就觉得小朋友很可爱啊”,并认为小红书“把女生想看的一切主题都整合起来”。
原因二:小红书是“社区”,社区创造的是归属感。“天风证券”2022年3月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社区型产品”小红书打造多元的UGC(用户生产内容)生态的方式:让“人”生产“内容”,再以“内容”聚合更多“人”。在这种“人→内容→人”的分发与反馈机制里,一个主题经由平台精准分发,就能吸引一群有相同兴趣的“同好”相互交流、获取认同感并相互模仿,从而激发新的“内容生产”——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小红书让台湾年轻人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看”。小红书的“种草”基础,正是在于它以分享、利他的社区基因,实现了人与人的连结。目前,91%的“图文笔记”出自素人或某个垂直领域内普通用户(如自律、手帐、装潢等垂类)基于真实体验的“分享”。分享者能在此获得同类人群的反馈与互动,同好之间也更容易因共鸣“被种草”。所以小红书本质上是一个既能满足“生活方式爱好者”的分享欲,也能为其提供愉悦感、满足感与归属感的线上社区。
原因三:小红书是“05后”乃至“10后”的小天地。本文认为岛内的小红书活跃用户年龄区间介乎12-19岁,正因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小红书里台湾地区同圈层互动热度最高的类别之一是考试(包括相当于大陆地区高考的“学测”和“指考”;以及相当于中考的“国中会考”)。像“学测”的大主题下,就有许多垂直细分的小主题如“参考书”、“读书计划”、“倒数”、“放榜分享”等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有“大量干货”的复习方法类图文笔记,在这些笔记下参与互动的,不只有在备考的高三生,很多高一、高二生甚至初中生也会留言,比如询问“暑假一天是怎么规划读书进度?”“高三学测会有跟会考一样的大本讲义吗?”笔者访问了几位在小红书“学测”类笔记下方互动的台湾高中生,其中两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在Instagram“#学测”主题标签的贴文下提问或留言,原因是“感觉不认识对方,也不会有回复”——这正是小红书的“社区属性”和Instagram的“社交属性”的微妙差别。笔者进而向受访者求证媒体制造话题称“Instagram都是老阿姨在玩”的正确性。几位“05后”均表示,Instagram上的好友都是同学亲朋,甚至包括兄姊父母,“很少会在上面发照片或者限时动态。”而小红书与“现实世界”连结微弱,但既可以看到“同好”的知识型分享,也敢于发一些在Instagram上不会发的东西;其中一人更表示自己“10后”的妹妹从小学高年级(11岁左右)开始使用小红书,目前没有下载Instagram。
原因四:小红书“好用、好懂、好滑、好上手”——无论在Dcard论坛的讨论贴文中,还是在笔者的焦点访谈里,这些都是频繁出现的形容词。论坛上对小红书持正面评价者对“好用”的描述大多紧扣“实用”,认为这是一个很方便的平台,“可以帮到自己很多”,“海量资讯什么都能找到”,“学到很多知识”。岛内舆论常将小红书与Instagram相提并论,但根据笔者访问,有高中生表示“Instagram主要是看图,不会想点开文字来看,因为文字都被折叠,看得很辛苦。”Instagram的信息载体是图片及短视频,而小红书核心的信息载体是“图文笔记”,且看重“人”的分享去聚合“人”,笔记有用、有信息量、好懂,才会吸引更多“人”。
笔者也观察到,岛内各大论坛围绕“小红书”的讨论里,虽然有持负评者因“讨厌看简体字”而拒绝下载,但亲身使用过小红书一段时间的台湾地区用户,多数还是肯定“大部分用户都是用中文,不会有看不懂的问题。”更不乏有人提到“上面大部分人都会热心回复你的提问,没有沟通障碍”,“也许是因为女生多的原因?网友都很nice”。笔者通过焦点访问所访问的几位“05后”也认为小红书的“社区氛围”相对友善,不像其他大陆社交平台(如微博)那样充满戾气,是“很好滑”的APP。
▍“小红书”基于“虚拟社群”的认同形塑潜力
最后,本文将考察小红书在岛内青少年族群中的流行,是否具有以文化途径形塑认同的潜力,亦即“小红书”真的像独派政客所担心的那样,有可能“促统”吗?传统的认同政治研究以“原生论”、“工具论”及“建构论”去解释个体如何认识“我是谁”以及如何区隔“我群”与“他群”。“原生论”认为族群认同是由血缘、语言、风俗习惯等透过亲缘传承的“原生性联系”所缔结,故而认同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蔡政府为台湾年轻人贴上“天然独”标签,试图基于“原生论”去强调“独性”是一种天性,但如倪永杰所指出:“台湾年轻人并非‘天然独’,而是受台湾教育上‘去中国化’与舆论市场‘台独化’影响,是嫁接的‘台独’。”依据前文中对台湾年轻世代认同趋势变化的梳理也可看出,台湾年轻人的“独性”会因失去“假想敌”、民进党施政不力以及两岸关系中的对抗张力与文化软实力此消彼长而相应减低。独派势力为小红书在岛内受到年轻人欢迎而感到焦虑,显见“天然独”是被人为建构的认同,更适合以“工具论”与“建构论”去看待。
“工具论”与“建构论”都视认同为动态的,而非固定不变。“工具论”认为政治菁英基于利益考量,对族群身份认同进行操弄,以求获得资源及政治权力。“建构论”则认为身份认同是因建构与动员而产生——强调祖先、历史、文化与记忆等“自认或他人认定的”、“真实存在或被想象出”的“共有来源”,都是为了建构突显政治身份的集体意识。“工具论”与“建构论”虽然都反对认同“原生论”,但前者认为身份认同会因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变化而随意变动,后者则强调认同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形塑的过程,因而族群身份也相对固着,难以在短期内被迅速改变。
结合流行文化对“身份”的建构理论、台湾近年的认同政治研究、以及针对若干“小红书”活跃用户的焦点访谈、笔者以“建构论”的视角推演出以下观察:“小红书”虽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岛内年轻人的统独态度,但相比包括其他大陆短视频平台在内的文化工具,它更有潜力以文化途径建构一种“去政治化”的认同形塑机制(如图1所示)——首先,“小红书”可以将统独立场、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两岸年轻人带入同一个无涉政治、回归日常生活议题的“互动”语境内,让台湾青少年更熟悉简体字和大陆年轻世代的生活方式,从而调动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亲近性”。进而,小红书平台所独有的、较少触及敏感政治分歧的“女性沟通风格”,有助于建立一种基于观察、学习和分享生活方式的“虚拟社群意识”。日常审美与品味上的“表同”,将无形中促进情感与心理上的“趋同”。喜欢、欣赏、羡慕、模仿某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乃至美学,最终,也会潜移默化产生对该群体的认同。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焦点访谈资料,详细阐述这种认同形塑机制的运作逻辑。
(一)去政治化互动淡化“反中”情绪
在2016年的“帝吧出征”(大陆网民号召攻占台湾脸书粉丝页)事件中,笔者曾观察到两岸年轻人回归“日常生活”的互动所具有的价值。台湾年轻世代对大陆的理解和看法,大多来自过往教育或执政党宣传,而蔡英文当局任内,民进党将“反中”视为政治正确,一切来自大陆的正面资讯及内容都被污名化为“对台渗透”。在此种社会氛围下,小红书为何还能“突破枷锁”吸引年轻人使用?因为“生活方式”的呈现,本身就有巨大力量。独派势力将“小红书”视为眼中钉,也正因心知肚明:以政治议题动员仇恨,能够发挥周期性影响,但日常生活静水流深的“渗透”,却有更深远力量。
小红书去政治化的平台内容恰好契合年轻人的兴趣点。“年轻一代”不分地域,普遍关心的并不是政治,而是生活本身,是衣食住行,是好用的、好看的、好玩的、可爱的、有趣的——所有这些,在小红书都能找到。因此,相比其他大陆短视频平台,如娱乐属性更强的抖音或“次文化圈层感”更强的B站,小红书基于日常生活分享的互动生态,对于在“反中”、“恐中”的岛内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而言,更有助于降低他们对大陆“天然的”敌意与排斥情绪。生活是由穿搭、美妆、美甲、食谱、萌宠、手帐、旅行等包罗万象的内容组成,每个垂类都是能让台湾年轻世代更了解大陆年轻世代真实生活样貌的一条微观路径。来自日常的、无涉政治的实用生活“教程”,能把统独立场、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两岸年轻人,带入同一个可以互动的语境之内。而通过大陆小红书用户所分享的口红色号、手帐灵感、装潢布置等图文笔记,看到大陆快速更新的美妆知识和潮流趋势,也让岛内年轻人从细枝末节处认知到两岸的“差距”。在Dcard论坛上,就有台湾的小红书使用者表示:“我认真觉得台湾的Youtuber化妆技术跟大陆的有一段差距,风格也没有那么多变。”
笔者在9人小组的焦点访谈中,更尝试用以下问题考察使用“小红书”一年以上的台湾初、高中生对大陆的观感如何。
问题一、“习惯滑小红书之后后,你你对大陆(大陆人)的的印象有变化吗?”
9位受访者的回答中,6人表示“有变化”,2人表示“对此无感”,1人表示“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而回答“有变化”的受访者所表述的“变化”,都倾向于更为正面的观感。其中4人提到“觉得大陆人还蛮nice蛮好沟通的”,3人提到“感觉大陆有很多很厉害又自律的人”,3人提到“觉得大陆年轻人很有创意和想法”;2人提到“觉得大陆女生(她们的妆容和生活)都好精致”。有受访者认为:“就觉得中国大陆人多还是有他的优势在,可以让我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也有人说:“小红书上看到的‘神人’超多,也超认真/自律,会督促我不能耍废。”一位高中女生表示:“小红书上很多人分享怎么停止容貌焦虑的内容,有鼓励到我对自己大码的身型更有自信,而且互动氛围很暖,感觉和媒体上说的大陆人并不一样。”
问题二、“如果你身边有关系很好的朋友因为小红书是大陆APP而讨厌它,会影响你继续用小红书吗?”
9位受访者的回答中,7人表示“不会”,1人表示“要遇到这种情况才知道会不会”,1人表示“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回答“不会”的7位受访者中,则有2人表示“绝对不会”,因为“生活中几乎所有事都从小红书上参考”、“写作业之前,都会先打开小红书找资料。”在这7人中,6人认同“政治归政治,生活归生活。”3人认同“根本不用因为意识形态就排斥大陆APP”以及“一定要自己实际尝试过再评断,不要只是听网友说、新闻说就先入为主!”其中,更有1人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会反过来劝朋友“抛弃偏见试试看”,并表示:“以前我也很排斥小红书,觉得大陆APP一定很多脑残内容或者政治话题,但开始用之后真的相见恨晚,刚开始用,甚至每天都不小心滑到天亮……现在小红书完全变成我补充能量的APP。”
问题三、“你认为自己未来是否会有意愿去大陆旅行(甚至升学或生活一段时间)?”
9位受访者的回答中,4人表示“有意愿去大陆旅行”,1人表示“也许可以考虑去大陆升学,但感觉那边竞争更激烈”,1人表示“不会专门想去旅行,但有(上网认识)聊得来的大陆朋友,会想要去看朋友”,1人表示“有机会的话不排斥去看看”,另有2人表示“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在4位回答“有意愿去大陆旅行”的受访者中,有3人认同“滑小红书之后觉得大陆有趣的事物很多,可以去看看”,3人认同“想去小红书的热门打卡点拍照”,更有1人表示自己已在运营小红书账号,打算去大陆拍一系列以“台湾女生寻访小红书打卡秘境”的视频。
笔者进而请9位受访者各用一至两个形容词描述对“小红书”的使用印象以及目前对于中国大陆(大陆人)的个人印象,并将回答统整为下表。
根据表1所示,9位使用“小红书”一年以上的台湾初、高中生之中,3人表达了对大陆人的正面印象如“同龄人很自律”、“热爱生活”、“注重自我成长”,这样的印象来自于大陆年轻世代在“小红书”透过日常分享所展现的气质面貌,也是岛内绿媒不会告诉他们的“大陆人的样子”。由此可见,“小红书”无涉政治而以个人生活类知识及资讯为主的分享生态,更容易让台湾青少年用户淡化对大陆的负面观感,甚至对大陆同龄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产生好感或正向评价。
岛内年轻世代对于大陆的认知,一方面受到台湾教育长期“去中国化”和舆论市场“台独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蔡当局执政期间着力强化“中国”在“国家安全”层面对台湾的威胁,一切与大陆相关的议题在岛内都被政治化,但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喜欢好看、新奇、有趣事物的青少年而言,“政治归政治,生活归生活”才符合他们的真实感受,小红书作为一个能让“生活方式爱好者”找到“同好”进行交流的社区,具有实现“去政治化互动”的天然基因。受访者4(18岁)就指出:“小红书是帮我补充(正面)能量,一群女生互帮互助,还能扩大视野。”无涉政治、回归日常生活的互动“温和无害”,有助于改变在岛内“反中”、“恐中”的社会氛围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大陆的“刻板印象”。
创造生活议题的方方面面互动,从而调动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亲近性”,更是去政治化的认同形塑机制之起点(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小红书”具有去政治化的认同形塑潜力之基础,正因台湾青少年族群使用小红书,不但会看到大陆年轻世代真实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可以借鉴的妆容技巧,也会更熟悉简体字和大陆网络用语——这也是独派势力和岛内一些坚定“反中”的网民以其狭隘心态极力抗拒之处。然而两岸在文化层面的亲近性本就天然存在,难以抹煞。在9人小组的焦点访谈中,受访者普遍认同“小红书大多是中文用户,相较之下还是比较熟悉”。有4人表示自己会在小红书上打简体字,也学到了一些大陆的“流行梗”。从生活类资讯到简体字到日常笑点的细水长流吸收,能够让台湾地区年轻族群与大陆的同龄人藉由“小红书”减轻文化隔膜,实现文化亲近。文化层面的互通共感,正是形成好感乃至认同的基石。
(二)形成虚拟“社群意识”
文化对于建立社群意识十分重要。Taylor曾说:“人是一种居习于文化之中的存有”,而“社群”的意义正在于它的文化资源。社群提供了包括“什么是美丽动人”等问题的基本参考,这些参考依据,对社群成员自我认同的构成有决定性影响——“文化帮助我认清自己”,从而也指向“我是谁”的答案。在此意义上,小红书正是一个很符合Taylor社群观的“虚拟社群”。
首先,小红书是一个在线上构建的“分享生活方式”的垂类社区,同类人群之间的共鸣、认同与信赖,是其“种草”基础,同好之间也能透过分享实现互利,相互提供归属感和满足感。其次,相比其他大陆短视频平台,小红书提供了更多“文化资源”,不但有大量实用的技巧教学、开箱试色、攻略类图文及视频笔记,还会被一些岛内年轻人当作资料库使用。Dcard论坛的相关讨论中更有人指出,“有些台湾美妆Youtuber也是看小红书找素材,那我还不如直接去看小红书……”
当小红书为使用者提供了生活中方方面面各个垂类里各种问题的参考依据时,也会无形中在认同层面发挥影响——从妆感穿搭、美甲款式、体态调整,到手作、煮食,甚至是备考干货、出国留学申请,小红书都能让人准确找到“同类”,这种“我群”的连结感和自我投射感,正是岛内年轻人会被吸引的理由。值得注意的是,“表同作用”不只包括“我”将“他人”的美好特质投射到自身,也包括“我们”拥有同样的困扰,因而成为同类。Dcard论坛上就有人说:“我会看小红书欸,因为他们人口基数大,所以比较容易找到跟自己有相同皮肤问题的美妆影片,或者有相同身材问题的穿搭影片。”
本文认为,小红书在两岸“文化亲近性”的基础之上,具有进一步形成“去政治化”的“虚拟社群意识”之关键,还在于它是以女性用户为主的平台。其独有的女性文化气质,恰好契合岳心怡所提出的“阴性框架”下“台湾人日常生活语言和互动现场对于女性沟通风格的运用”。换言之,小红书相比其他大陆APP,一方面较少触及敏感政治分歧,内容以生活议题为主,能让台湾使用者感到舒服自在;另一方面其以“人”的分享去聚合人、吸引人的社群氛围也更为柔润温良。就如一些岛内网友所提到“小红书里大部分人会热心回复提问,很nice。”或如笔者访问的几位“05后”所说:“感觉人都很友善。”
在“女性沟通风格”下对“文化资源”的大量提供,会让台湾年轻人有更正面的观感,让他们更愿意留在这个线上社区里——哪怕多数人只是“潜水”寻找资讯,但长期以“小红书”作为参考依据,也会建立对该“虚拟社群”的认同,即Taylor所说的“一种特殊共享关系”。更重要的是,小红书能通过建构生活美感的常识,让两岸统独立场乃至“国族认同”相异的年轻世代,形成超越政治意识形态而认同同一套生活方式、有共同美学品味的“我群”。
(三)趋同效应:成为更理想的“我”
独派势力对岛内青少年使用“小红书”反弹强烈,正因超越政治操弄的生活方式认同确实会对年轻族群——尤其是“个人认同”尚未成形的初高中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绿营渲染“天然独”恐变“潜在统”的焦虑,也因“天然独”本就是“建立在放大恐惧、大陆压迫和年轻人反弹”之上的“加工独”,如今,年龄层落在20岁以下(12-19岁)的全新世代,在小红书上看到的却是大陆的“精致生活”:大量彩妆新品分享、丰富的穿搭配饰灵感、以及大陆博主们从身材管控到学习生活层面的自律与自驱。当这些生活方式的“示范者”成为岛内初高中的“楷模”时,他们也自然而然会效仿——从模仿“眼睑下至”的卧蚕画法,到使用同样的彩妆品牌,用同样的方式健身、自律、高效学习。
早在2019年台湾还少有人知道“种草”这个词时,岛内社群行销作家“电商人妻”就已发现小红书“爆炸成长”的原因是用户的分享“令人羡慕仿效。”除了少部分炫富内容,绝大多数出自素人博主的小红书笔记并非因为奢侈消费引人欣羡,而是通过“人、场景及表达形式”,传达出美好生活的样貌,让人产生“我也能成为她”、“我想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做就可以XXX”的模仿渴望。而小红书强调精致、追求美感的视觉逻辑,虽然也不断受到争议,但为生活加上“滤镜”,正是一切流行文化建构常识的方式:提供理想世界的形象。小红书提供的,是成为更理想的“我”的各种示范:“我”可以用这些方式变得更美,用那些方式变得更优秀——这对青少年来说,尤其会激发因对“楷模”的效仿而产生的“趋同效应”。
因而,当有台湾高中生表示小红书介绍美妆的方式“他们很喜欢”、“周围很多人都有小红书账号”时,岛内就有传播学者称“可能会形成的影响是对中国美感文化的认同”,并将大陆社群媒体的软实力污名化为“很soft”的“大外宣”。
在国际关系领域,软实力是一种“文化象征性权力工具”,“弱小国家”才会“运用流行文化增加吸引力”,从而实现软实力的“被动目的”。而在两岸资源、市场和体量相差悬殊的权力不对称框架下,大陆根本无需刻意“运用”流行文化,岛内年轻人是因为小红书这样的文化产品有吸引力,才会选择使用。小红书的流行,可以被视为大陆文化软势力的一种柔性展现,但它的目标用户主要还是大陆女性,而不是为了对台“外宣”、“文化统战”而出现。而台湾青少年认同“小红书审美”,模仿大陆博主的生活方式,并不代表就会在政治态度上“倾统”,而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两岸在文化层面天然存在的亲近性使然。
以文化途径形塑认同是一种长时机制,至少需要两到三个世代的交替才能真正显现影响。本文认为,虽然“小红书”目前的量能远远无法改变岛内年轻人的“国族认同”,但以去政治化的生活议题接入,淡化年轻世代对“中国”大而化之的反感与排斥,创造“05后”乃至“10后”与对岸同龄人共享的“虚拟社群意识”,令他们更了解大陆年轻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从审美、品味上的“表同”作用,促进情感、心理上的“趋同效应”,那么长此以往,解严后世代的“认同未完成状态”或将再度发生探索与转化,从而衍生新的认同可能。
归根结底,认同是经由“他者”来认识自己,透过对某个目标对象或群体的喜欢、欣赏、羡慕、模仿,产生对该对象或群体的认同。而能吸引岛内青少年族群欣赏及模仿的“小红书文化”,未来值得继续追踪考察。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这种长时的形塑机制对认同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极为缓慢的,难以在当下看到我国台湾年轻人认同的迅速翻转;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正持续滥用“认知作战”的话术,打压、围堵包括小红书在内的大陆APP。2022年12月,台湾地区“数位发展部”官员已宣布限制公部门资讯通讯设备及所属场域下载使用抖音、TikTok及小红书,更有传闻称蔡当局将展开“跨部会”讨论,未来各级校园恐将“禁用”抖音及小红书等大陆APP。因而,小红书未来势必面对岛内“反中谋独”势力更严厉的防堵和更严峻的污名化举措,这对岛内用户的使用意愿以及小红书的使用场景或会带来难以预估的影响。此外,两岸关系与国际局势的现实变动,也将持续对台湾解严后世代无法抵达“完备型认同”的“认同中间状态”造成影响,两岸互动中的任何重要事件,都将导致岛内年轻世代的认同趋势发生转变。
▍结语
本文以小红书作为案例,考察蔡当局任内台湾年轻世代认同变化的潜在趋势,并尝试以文化途径,藉助“去政治化互动”、“虚拟社群意识”和“趋同效应”建立一种长时的认同形塑机制。笔者认为,这种认同形塑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场景并不局限于“小红书”,而适用于社群文化主导之下的各个两岸民间(线上)交流语境。根据认同政治中的“建构论”视角,强调“共有来源”是建构集体身份意识之关键。然而,在民进党当局“仇中”、“抗中”的长期教育与舆论操纵下,建构去政治化的、日常生活方式层面的“共性”和“楷模”认同,或许是能潜移默化影响岛内青少年集体意识更适切的方式。
尤其喜爱新兴事物的初、高中生正处在“个人认同”尚未成形的阶段,是最值得争取与改变的台湾地区下个世代,如何调动他们对于大陆文化、大陆同龄人的好感度与认同度,也是本文所提出的认同形塑思路可以进一步深化探索之处。
认同的建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本文所尝试提出的认同形塑机制的重点在于,首先,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亲近性与生俱来,易于被调动与运用;其次,较少触及敏感政治分歧的“柔性”互动方式,更容易被岛内新生世代所接受;最后,日常生活的精彩面貌,是最能直观展现大陆“先进性”、大陆年轻世代正面形象的途径之一。从生活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吸引岛内青少年族群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大陆放下排斥、积累正面观感,是改变台湾地区下个世代认同的关键起点。水滴石穿,挑战虽然艰巨,亦有无限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