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市市中区曾氏家族:先祖开创糖业传奇 后人践行家训家规|天府好家规
资讯
资讯 > 正文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曾氏家族:先祖开创糖业传奇 后人践行家训家规|天府好家规

自动播放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

小暑已过,在四川内江糖业的发源地龙门镇,甘蔗长势正盛,空气中弥漫着几分甜蜜的气息。300多年前,内江糖业也曾如此般灿烂。

1716年,福建长汀县人曾达一带着甘蔗来到龙门镇,开启了在内江种蔗制糖的历史。鼎盛时期,内江产糖量曾占全省的70%,全国的50%。近年来,当地引进本地企业,在龙门镇曾家大院的基础上,以龙门镇龙门村为核心区,实施“甜源蔗乡”农文旅产业科技示范项目建设,建造曾达一纪念馆等,续写内江甜蜜故事。

近日,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机关、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各地家风家规故事。其中,内江市市中区纪委监委推荐了曾氏家训。7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龙门村,寻找曾氏家训的魅力,倾听曾氏家规的故事。

曾家大院

起源

16岁少年的奇幻之旅

成就内江“甜城”美名

“现在有部分曾家后人生活在内江,大多生活在五湖四海。”龙门镇文化中心主任郭晓娟告诉记者,来到龙门村,有一座坐落在沱江河边的大院——曾家大院不得不去。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建筑是内江“甜城”的源头,更是内江乃至中国糖业历史文化的见证。

在郭晓娟的带领下,记者沿着石梯而上,进入大院正门,时过境迁,大院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但院内隔障、天井、凉亭水阁犹存,是川南民居与福建民居完美融合的杰出典范。

“清光绪七年(1881年),发家致富的曾家后人开始建造曾家大院。”在郭晓娟的解说下,曾达一引蔗种入川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

1709年,16岁的福建少年曾达一,凭着少年意气和置业兴家的渴望,辗转数省来到内江。后见这一带土地富饶,气候宜人,曾达一便回到福建老家,请了家乡两个制糖匠人挑着甘蔗进入内江。他把带来的蔗种经多年试种探索成功后,办起了制糖作坊。此后,内江人争相种植甘蔗,种植范围迅速扩散。

制糖生意,让曾家家业不仅迅速在沱江边兴旺起来,也为内江带来“甜城”的美誉。沱江两岸形成“遍地是甘蔗,五里一糖房”的盛况。《中国食糖史略》记述,“康熙年间沱江流域的内江地区为中心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糖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院被收归国有,用作粮站。目前市中区正计划将其改建为内江糖业博物馆,还处于规划阶段。”郭晓娟说。

曾达一纪念馆

传承

先祖开拓进取

后人中有一家三代参军卫国

在曾达一第九代后人曾伦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去年2月整理完成的族谱。

“自懂事起,父亲就告诉我,龙门镇的曾氏祖先达一公是福建长汀人,‘湖广填四川’时从福建迁来,他是很了不起的人。后来父亲告诉我要做好家谱的整理工作。”曾伦回忆道,他从2004年开始实施族谱整理工作,所据白马千子门曾令康存20卷和中山叶家坳花园曾祥鑫存15卷谱,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的族谱。

曾氏族谱里有家训十六条,历经几代人一直传承着。指着族谱上的家训,曾伦一字一句念了出来:“孝父母、和兄弟、教子弟、教媳女、睦宗族、重节孝、肃闺门、择朋友、厚婣(姻)里、尚勤俭、戒嫖赌、禁烟酒、戒争讼、禁庆寿、展祠墓、修谱谍。”

第一条“孝父母”中提及,“凡表服饮食自己妻妾儿女身上宜从简约,父母身上务从丰厚……父母欲为一事如其合理,须顺承其志竭力助成之,如不合理,须婉言悦色谏止之,不可亢言厉色抵触伤恩。”

讲述起曾氏家训的传承历程,曾伦直言,开拓进取是父母挂在嘴边的教诲。

从小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曾伦,于17岁那年离开内江到河南参军,2004年转业定居广西河池。

“我父亲当过兵,我也当过兵,现在我儿子也是部队的军官。”曾伦告诉记者,作为曾达一的后人,就要自立自强,学习他开拓进取的精神,去外面闯荡出一番天地来。

2021年底,曾伦回到内江,一方面照顾自己年迈的父亲,另一方面,据他了解曾氏存世族谱有光绪版和民国版,在1932年前经历过三次修订,他计划着手实施第四次编修族谱,“既是给祖宗一个交代,也是给下一代一个交代。”

曾家大院一角

曾伦整理的族谱

重塑

建成“甜源蔗乡”

续写内江甜蜜故事

现在,当地正在利用糖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开展农文旅项目,再次成为内江“甜味+”产业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距曾家大院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处,龙门镇在曾达一故居引进本地企业四川汉安糖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龙门村为核心区,打造“甜源蔗乡”,内设曾达一纪念馆,曾氏家风家训作为其馆内的重要内容,并免费对外开放。

走进甜源蔗乡,新中式的房子将山墙、老宅串联在一起,历史和现代完美融合。在曾达一纪念馆,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详实地讲述了内江糖业的起源、兴衰。

采访当日,记者注意到两个中年人拿着手机在馆内四处拍摄。经过一番询问得知,两人是曾达一后人,母亲曾志文出生在内江,这次是随着母亲从苏州来内江寻祖问根,这也是两人第一次共同踏在家乡的土地上。

内江,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母亲故事中模糊的记忆。

“以前我们对达一公的功绩,只是略知一二。他尚勤俭,一个盐蛋走上入川路,给我的印象最深。”其中一位中年人叫曾德才,他告诉记者,传说少年曾达一随叔父一道入川时,一路上,叔侄俩只向店家要饭,从不点菜。店家问及缘由,他俩只说有盐蛋下饭。实际上叔侄俩是为了节约,一路上只带一个盐蛋,每到吃饭时只点饭,有店家问起时就把盐蛋拿出来做做样子,饭后用纸将蛋孔糊上继续赶路。曾达一的勤俭持家,也是让曾氏一门在内江兴旺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经历成为日后曾家教育后人的必修课。当可以近距离感受和触摸先祖的创业史,曾德才感触颇深。“这次寻根之旅,很好。”

“36年没回来过了,一回来本来是直奔曾家大院去的,问的路人才知道这里还有个纪念馆,看到政府这么重视,心里好感动。”迈进曾达一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一切让曾志文十分动容,“我的根在这里,这座纪念馆让我们感觉亲切温暖的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曾伦亦十分满足,他说当地能够把这段历史复原出来,传承下去,有了文化的积淀,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未来,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曾家后人参与进来,把文化的力量转换为发展的力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