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中|伏羲文化跨“石”代 是“万年文化史”的首端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王震中|伏羲文化跨“石”代 是“万年文化史”的首端

6月21日,由天水市政府与凤凰网主办的“2023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在羲皇故里天水举办。本次论坛以“天一生水——伏羲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市场转化”为主题,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文化名流及业界精英同台共话人文始祖伏羲,阐释伏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探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路径与国际传播策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以“溯本求源:伏羲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为题,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用翔实的文献和考古材料,对作为“三皇”之一的伏羲、伏羲时代的界定,以及史前八卦文化、伏羲与太昊及女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王震中认为,伏羲文化是“万年文化史”的首端。如果说黄帝是“人文初祖”,代表了五千年前后中国进入了文明社会、文明时代,那么,伏羲则代表了一万多年前由狩猎经济向农业过渡,即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过渡,年代约为距今1.5万年到1万年间。在由狩猎向农业过渡的一万多年前,伏羲发明八卦,非常了不起,这是中华《易经》文化之始,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独特的地位。

以下根据演讲实录整理:

2023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现场。

2023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现场。

赓续历史文脉 传统文化“两创”特别需要融入科学文化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此次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一概括高屋建瓴,既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提炼,亦架起了历史与现实相联结的彩虹。其中,创新性对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而言,现实意义尤为突出。

在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勇于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的风范,是伟大的。这一点同十八大以来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致的,同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也是一致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达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需要融入科学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来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当代中华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有的价值体系中加入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价值观;要把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追求真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要把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要在大学本科的教材和教学中,以紧追科技前沿的要求经常更新或引进优质教材,传授新科技文明最新知识,使大学系统的基础教育与科技发展前沿相衔接,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科技文明的社会需求。

只有将科学价值观、科学探索精神、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新科技文明知识体系融合到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之成为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当代中华文化建设方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需要,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所需要。

中华儿女对于自己的文化和文明要传承弘扬、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要扬起时代风帆破浪前行。今天,我们在天水举行“2023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就是赓续历史文脉。赓续历史文脉,也需要求本溯源。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伏羲文化是“万年文化史”的首端。

天水博物馆内的伏羲女娲浮雕

天水博物馆内的伏羲女娲浮雕

三皇组合多变化 伏羲稳稳站“C位”

那么,作为“三皇”之一的伏羲,究竟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呢?

“三皇”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上古有划时代意义。根据统计,秦汉以来的“三皇”至少有七种组合模式:

一是“天地人三皇说”,如《尚书大传》有:“托遂皇于天”“托戏皇于人”“托农皇于地”,这个“戏皇”就是伏羲;二是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春秋元命苞》);三是以遂皇、伏羲、女娲为“三皇”(《春秋命历序》);四是以伏羲、神农、燧人为“三皇”(《白虎通•德论》;五是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通鉴外记》);六是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玉函山房辑佚书》引《礼稽命征》、孔安国《尚书传序》、皇甫谧《帝王世纪》);七是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白虎通•德论》)。

以上七种说法中,第一种“天地人三皇说”,是一种哲学式的构思,它与完全由人组成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不属一类。另外六种,究竟以哪三人为三皇,说法各异。尽管如此,“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伏羲、神农为二皇”,可见以伏羲为三皇之一,是得到普遍认可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的演讲吸引现场观众走进伏羲时代,共同探寻伏羲文化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的演讲吸引现场观众走进伏羲时代,共同探寻伏羲文化起源。

伏羲,秦汉时被“造出”还是先秦就有?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先生提出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他说:“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

他又说:“禹是西周时就有的,尧、舜是到春秋末年才起来的。越起得后,越是排在前。等到有了伏羲、神农之后,尧、舜又成了晚辈,更不必说禹了。我就建立了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今日重新思考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以他为旗手的“古史辨派”有贡献,也有局限。说组合的“三皇”出现在秦汉以来的文献,这是顾先生的贡献。但是,三皇各种组合中的一个个“人物”却出现在战国诸子论述中,并非从秦汉才开始叠加。

战国时说到上古诸帝,很多地方把他们作为历史的推移和递进来讲。如《战国策•赵策二》记载赵武灵王说:“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宓戏(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

《庄子·缮性篇》:“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

《商君书·更法篇》:“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

伏羲时代为何时?文化特征标出年代

确定伏羲时代,应该由其文化特征来决定。伏羲的文化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民以猎”(《尸子》), “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易传·系辞下》)。二是,伏羲始“制嫁娶”之礼(《古史考》)。三是,“始作八卦”。

“教民以猎”和“结绳而为网罟”,是说狩猎是伏羲重要的经济生活。“以佃以渔”,是说伏羲处于由高级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过渡时期。“制嫁娶”之礼,是说伏羲时已经入氏族制,有了氏族外婚制。讲伏羲创制八卦,最经典的是《易传•系辞下》所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说明已出现原始、朴素的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这是伏羲文化特征中最独特的一个。

从伏羲“教民以猎”和“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可以得出伏羲时代是我国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距今约1.5万年到1万年间。

伏羲之后的神农时代,从农业的发明来看,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应为距今12000—9000年;从神农发明耒耜农业工具来看,考古发现距今8000—7000年出现了耒耜农具。所以神农时代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农业发明时期,距今1万多年,后一阶段是耜耕农业时期,距今8000——7000年。

然而,伏羲在由狩猎向农业过渡的1万多年前发明了八卦,是非常了不起的,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独特的地位。

伏羲时代之后,八卦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多有传播,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刻划有天圆地方和四极八方的玉版,是非常珍贵的八卦文化的展现。

伏羲时代之后,八卦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多有传播,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刻划有天圆地方和四极八方的玉版,是非常珍贵的八卦文化的展现。

伏羲与太昊,为何被“合户”

伏羲与太昊有无关系?学术界看法不同。

《世本·帝系篇》:“太昊伏羲氏”。这是太昊与伏羲氏“合户”的最早记载。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不相信这个说法。我也有疑问。

根据《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说:“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是说太皞氏的文化传统是以龙纪事,以龙来命名。这属于典型的图腾文化特征。

伏羲与太昊之所以有关系,就在于二者都有龙图腾。

在汉代石砖中常看到人首蛇尾的伏羲画像,还有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尾交其上的画像。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伏羲为“蛇身人首,有圣德”。

也许最初伏羲氏与太昊氏并非一族,但由于二者都有蛇龙图腾,所以到战国秦汉时才合而为一。

伏羲与太昊“合户”和炎帝与神农“合户”情况类似。在文献中,神农与炎帝有分有合,学术界也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神农和炎帝是一回事情;另一种认为二者最初不是一人,合而为一是后起的。

如清代中叶的古史学家崔述,现代学者徐旭生、罗琨等主张“炎帝”与“神农”发生关系是后起的,罗琨将此称为“合户”。

二者的联系就在于他们都在农业上有巨大贡献。神农氏的贡献是在农业的起源,炎帝的贡献是早期农业发展。这就像伏羲与太昊都有蛇龙图腾一样。

山东嘉祥武氏祠伏羲女娲画像石

山东嘉祥武氏祠伏羲女娲画像石

伏羲女娲族内群婚 为何“制嫁娶”之礼

女娲的出现也见于战国书籍。如《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郭璞注:“或作女娲之腹”),化为神,处栗广之野。”

《淮南子•览冥训》说了伏羲氏之后,又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但从中看不到女娲与伏羲有什么具体关系。《风俗通》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也没说有何关系。

明确说女娲与伏羲有关系的材料是1942年发现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在楚帛书中,把伏羲和女娲描绘成一对起源于渔猎时代的男女祖先,并说伏羲和女娲生有四子,这四子是四个掌守天地的四神。到了汉代,有许多画像石上刻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尾交其上”,如上面举出的汉代武梁祠画像石。唐代庐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全唐诗》注说:“一作‘女娲伏羲妹’”。

清代陆次云《峒谿纖志》说:“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近代学者芮逸夫著有《苗族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记述了伏羲、女娲由兄妹而成夫妇。

把汉代伏羲女娲画像石和唐代以来有关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传说及苗族的有关传说放在一起考虑,似乎伏羲女娲是有关系的,而且他们的婚姻还属于族内群婚。这与《古史考》说伏羲始“制嫁娶”之礼的说法矛盾。如何解释呢?

可以说,伏羲时代处于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这时的婚姻形态也恰恰处于由族内群婚向族外氏族婚过渡。所以,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就是过渡期族内群婚的记忆痕迹。

伏羲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果说黄帝是“人文初祖”,代表五千多年前中国进入了文明社会、文明时代,那么,伏羲则代表了一万多年前由狩猎向农业过渡,即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是中华文化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点恰好和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一致。伏羲八卦文化是中华《易经》文化之始,是阴阳变化观念、朴素辩证思维、四极八方宇宙观念之始,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而,说伏羲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文字整理:李果繁 摄影:杨艺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