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时隔近5年再度访华,中美关系缓和将对中美俄三国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布林肯此时访华基于何种考虑?日本俄罗斯问题专家北野幸伯于日媒《现代商业》发文解读,全文编译如下:
布林肯于6月18日访问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举行会谈,双方就台湾问题等进行了讨论,但各自立场仍存差距。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务卿访华近5年来尚属首次,这也是拜登政府内阁成员首次访问中国。6月19日,中国高层会见布林肯。总的来说,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双边关系。关于此次中美接触,我们应当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 中美俄三国力量平衡在俄乌战争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 为什么中美希望改善双边关系?
- 布林肯访华的意义是什么?
1.中美俄“三国演义”的历程
著名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曾表示:“全球只有三个大国,美国、中国和俄罗斯。”
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费开支,美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中国其次,经济实力和军费开支居全球第二。2022年,俄罗斯GDP规模世界第八,军费开支世界第五。与中美相比,俄罗斯相形见绌。
尽管如此,俄罗斯也有引以为傲的领域:核武器全球最多,小麦出口量世界第一,领土面积全球最大,天然气产量世界第二,原油产量世界第三。
冷战时期,苏联无疑是超级大国。俄在苏联解体后一度衰落,但仍勉力维持了大国地位。
三国关系在冷战结束后是怎样演变的?在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里,中美俄关系非常融洽。自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一直非常好。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曾导致两国关系紧张,但1993年又很快恢复。
90年代,亲西方的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总统,美俄关系也很好。然而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中美俄关系发生变化。
2003年,普京与中法德一道反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同年,普京逮捕企图将俄石油巨头尤科斯出售给埃克森美孚的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当时的美国政府确信,其国内石油资源不久将枯竭,极力在全球范围内确保石油利益。
彼时的美国新保守主义政府认为,俄在苏联解体后会衰落并屈从于美国,他们对俄罗斯的反抗感到愤怒。此后,在俄“势力范围”内,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前苏联国家相继爆发“颜色革命”。
普京确信事件背后有美国作祟,并担心颜色革命波及自身。他在2005年做出重大决断:与中国合作,打破美国单极体系。“中俄同盟”早在2005年就已成形。
当时的中俄春风得意,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俄罗斯凭借高油价支撑,也有不俗的经济表现。2008年,雷曼破产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单极世界崩溃,普京如愿以偿。
但事态发展有些出人意料。
2008年夏,油价飙升至每桶140美元,雷曼危机后,却暴跌至30美元以下,俄损失惨重。此时,盟友中国却继续增长,仿佛未受危机影响,2008年GDP增长率9.59%、2009年9.45%、2010年10.61%。
危机中的美国是如何应对的?尽管年度财政赤字一度超过万亿美元,但美国人努力创造了有效需求,仅用一年便克服了金融危机。2009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6%,2010年便实现2.71%的正增长,直至疫情爆发,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0年。
俄2008年GDP增长率为5.25%、2009年-7.82%。受油价暴跌影响,三国之中,俄受创最为严重。此后虽逐步复苏,但在2014-2015年,基于两个原因,俄经济几乎停滞。
首先,美国出现“页岩革命”,油气供给增加,能源价格涨势不再,重创俄经济。
以西德克萨斯中级原油(WTI)年均价格为例,2011年为95美元,2012年94美元,2013年97美元,2014年93美元,稳居高位。但2015年跌至48美元,2016年43美元,2017年51美元,2018年65美元,2019年57美元,2020年39美元。
另一个原因是2014年俄吞并克里米亚,欧美日等实施对俄制裁。
“原油价格低迷”和“经济制裁”导致俄经济增长停滞。2000-2008年,俄罗斯GDP年均增长率为7%,2014-2022年,俄罗斯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74%。
观察2010年代中美俄实力消涨,经济停滞的俄罗斯明显已退出“大国争霸”。
2008年单极国际格局最终崩溃,2009年中美两极时代开启。2018年10月,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了著名的“反华演讲”,“中美争霸”揭开序幕。
2.俄乌战争对中美俄三国关系产生了何种影响?
首先,作为俄油气资源的最大买家,欧洲在战争爆发后削减自俄进口。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2021年从俄进口天然气占其总进口量的55%。然而短短一年内,德国就完全摆脱了对俄依赖。
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无法出口欧洲,只能转售给其他国家,比如以极低折扣将油气资源出口给中印。但问题在于结算货币。由于俄被排除在SWIFT体系之外,难以进行美元和欧元结算,于是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换言之,俄罗斯已被纳入"人民币支付体系"。
俄罗斯用人民币购买什么?由于无法自欧美日进口,俄罗斯自然而然地会购买中国产品,如此一来,俄罗斯便成为中国的附庸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14日接受采访时提到,“俄罗斯实际上已成为中国附庸,失去了波罗的海出海口,促使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这在两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是地缘政治上的失败”。
简言之,俄罗斯已经在地缘政治层面败北,沦为中国附庸,这是事实。这样的结局,普京开战时本应有所预判。
开战前8天,2022年2月16日,我发表过一篇题为《全俄军官协会要求普京辞职…征服基辅也无法避免战略失败》的文章,去年9月,我在拙作《黑化世界》中也提到,“俄罗斯将被纳入人民币结算体系”。
普京竟未能预料到如此必然的结果,悍然开战,着实令人惊讶。
3.为什么中美会在此时走向和解?
首先,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美国国务卿五年来首次访华,并顺利成行,表明双方都有和解意愿。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应有两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避免两线作战。欧洲方向,美国目前正在与俄罗斯进行对抗(虽然不是直接对抗)。如果台海危机此时爆发,美国将不得不与中国和俄罗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这是美国人不愿看到的。
第二个原因是乌克兰反攻已经打响。事实上,乌克兰能否击败俄罗斯关键看中国,取决于中国是否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弹药。
欧美国家正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如果中国也开始向俄罗斯提供同样的军事援助,乌克兰的反攻不会成功。因此,“中国不援助普京”对乌方而言是绝对必要的。
那么,从中国的角度如何解读?
中国大陆目前并非致力于武力收复台湾,而是希望能够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另外,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可以得到欧美的回报。欧美目前正在战术上与中国和解。例如,去年11月,德国总理舒尔茨访华;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国并受到热烈欢迎。
6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北京,据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于今年9月或10月访问中国的可能性也很高。这些举动意味着,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可以换取欧美正常化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这是否意味着“中美争霸的终结”?我不这样认为。美国的策略可能是"首先推翻俄罗斯的普京政权,然后再对付中国",也就是各个击破。
4.乌军反攻结果将决定未来国际格局
6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承认反攻已经开始。
乌克兰军队能够击败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扎波罗热州、赫尔松州等俄占领土?还是俄罗斯军队能够成功守住既有战果?这个问题目前还无法明确回答,但毫无疑问的是,乌军反攻结果将使得这场战争的结局愈发清晰。
那么,如果俄乌战争结束,世界会变得和平吗?很遗憾,情况并非如此,俄乌战争之后,中美交锋的第二幕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