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
水稻秧苗绿油油的,犹如在稻田里铺上一层绿地毯。伫立在“绿地毯”上的“田坎玉米”同样郁郁葱葱,并且健壮茎秆顶部长出“天花”,腰间还抱了一个或两个“娃娃”,玉米与秧苗交相辉映,生机盎然……
6月10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温秋园,走进观塘镇新立村田野,指导村民加强“田坎玉米”开花结实期的管理。她贪婪地吮吸着玉米“天花”“娃娃”的清香气息,全区“田坎玉米”丰收景象仿佛奔来眼底。
前锋区的“田坎玉米”。
据悉,前锋区共有3.4万根田坎,适合种植的田坎有2.5万根(折算成土地面积1700亩)全部种上了庄稼,其中有1.8万根田坎(1200亩)种植了玉米,0.7万根田坎(500亩)种植大豆、高粱等。全区“田坎经济”助农增收180万元,其中“田坎玉米”增收130万元。
在1.8万根田坎上种植玉米
“我们村村民或村集体在337根田坎上种植了玉米,折算称面积有40余亩。”新立村村支书王小华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
王小华的责任田里有10余根田坎。他在10余根田坎上全部种上糯玉米。
前锋区的“田坎玉米”。
新立村一组村民熊洪忠,养了40多头猪。熊洪忠在自家的田坎、本村村民闲置的田坎上,全部种上黄玉米。熊洪忠说,在田坎上种玉米,种子就用了10多斤。“黄玉米是极好的猪饲料。”
前锋区的“田坎玉米”,一般在4月上旬栽苗子。村民根据田坎的宽窄,选择栽一行还是两行。6月初茎秆顶部长出“天花”,茎秆中部抱着“娃娃”。王小华介绍,“天花”、“娃娃”,其实就是玉米的雄蕊和雌蕊,雄蕊负责传授花粉,授粉后雌蕊结出玉米粒。
王小华说,预计6月中、下旬,嫩玉米就可采摘上市。“嫩糯玉米棒子,一个可卖2.5元,城乡居民都喜欢食用。”
前锋区的“田坎玉米”。
新立村的“田坎玉米”,是前锋区大量发展“田坎玉米”的一个缩影。代市镇东方村、虎城镇百佛社区等地的“田坎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前锋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温秋园介绍,前锋区共有3.4万根田坎,适合种植的田坎有2.5万根(折算成土地面积1700亩),其中有1.8万根田坎(1200亩)种植了玉米。
前锋区的“田坎玉米”。
预计“田坎玉米”产量532吨
为何要在田坎上种玉米?温秋园说,这既有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的考虑,同时田坎本身很适合种植玉米。“在田坎上种玉米,具有通风性好、光照足,肥料集中、病虫害较少、抗倒伏能力较强、不影响稻田秧苗光照等优点……‘田坎玉米’产量比成片地玉米高10%左右。”
往年前锋区有少量“田坎玉米”种植。为了调动农民种植“田坎玉米”积极性,今年前锋区在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补贴上给予适当倾斜,高效拉动了“田坎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同时,前锋区还因地制宜和根据市场行情出台相关补贴政策,调动农民在田坎、田坡增种大豆、高粱的积极性。
前锋区的“田坎玉米”。
今年前锋区“田坎经济”全区引爆:全区田坎能种尽种、应种尽种;除种植“田坎玉米”1200亩外,还种植“田坎大豆”、“田坎高粱”、“田坎丝瓜”等500亩。
前锋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田坎玉米”预计产量达532吨,“田坎大豆”、“田坎高粱”产量80吨,全区“田坎经济”增收180万元,其中“田坎玉米”增收130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