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某地司法局招38个公务员全是留学生?为何总有这样的谣言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风声|某地司法局招38个公务员全是留学生?为何总有这样的谣言

风声|某地司法局招38个公务员全是留学生?为何总有这样的谣言

作者|张丰

专栏作家

有一篇在朋友圈流传的文章《网爆!司法系统正被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称,上海市司法局2023年拟录取的人员中,“大部分是具有西式教育背景的留学生”,并就此延伸谈论留学生进入司法系统的种种隐患。

这篇文章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甚至还看到有人做了“为何留学生不能进司法局”的小“调查”,选项是一些比如“意识形态渗透”之类的理由。

我有一个关于网文的“基本定律”:凡是标题中使用叹号的都不太可信,如果加上“惊爆”之类的词,不但不可信,动机也可疑。果然,上海有关部门进行了辟谣。

上海辟谣平台核查了相关公示文件,发现司法局拟录取名单中根本没有人员显示来自海外高校,反而来自国内高校的人不少,还有一部分人员的“来源”是现供职单位。

这个谣言纯属瞎编滥造,但是也“有迹可循”。上海市2023年公务员考试第一批拟录用1597人,其中有30人显示毕业于中国香港地区高校,或海外高校。

1597人中有30人是“留学生”,这个比例再正常不过。如果去统计大厂收到的简历,留学生比例可能比这个高。

几年前我在成都一家杂志工作,看到一批简历,有留学经历的也占相当比例。

但是,如果故意忽视1597这个整体数字,把“30人是留学生”这个信息单独提取出来,再进行添油加醋的加工,就会有不同的观感。比如,来一篇《上海录取30名留学生,背景曝光!》,你或许会认为这些人都有什么不得了的背景。

风声|某地司法局招38个公务员全是留学生?为何总有这样的谣言

“留学生”三个字好像总能扯动一些人的神经。2021年,上海某区曾经发文,拒绝招录“海外一年制硕士”,就曾经引发热议。这个规定有一定合理性,比如,国内三年制硕士,可能比所谓海外“一年水硕”专业知识更扎实。其实,对所谓“水硕”热议的背后,是对“留学生”群体的挑剔性目光。很多人会认为,能去海外留学的孩子,都有家庭背景,有人担心他们“受到西方思想毒害”,也有人天然认为他们占据了优势社会资源,存在不公平。

耐人寻味的是,“司法局招38名留学生”会引爆舆论(10万+阅读,超过三千人点赞),此前“大连事业单位拒绝留学生”也同样惹人关注。在网上稍微求证一下会发现,当时那只是大连某个部门根据自己工作性质出台的政策,然而这条新闻传播的时候,一度有人担忧“留学生以后还能不能进事业单位了”。

两条谣言有相似性,都夸大了某一条具体政策和“留学生”三个字的关联,同时也试图把留学生群体遇到的某件具体事情“普遍化”。

炮制谣言的人,掌握了某种“流量密码”:制造群体对立,就能引发更多关注。

在舆论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立”。“爱狗”和“恨狗”,“普信男”和“女权”,甚至过节吃饺子还是汤圆,也能引起一番地域文化的争论。

能够创造一个新话题,把它扔入舆论对立的漩涡,一群人欢呼点赞,而“对立面”则批判和反驳,新的漩涡就此形成。

在批判谣言制造者的时候,我们应该深思的是,为什么“留学生”三个字这么能引起对立情绪?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从少数精英的特权,已经发展成大城市普通中产家庭愿意投入且基本负担得起的选择。北京、上海一套房,就可以解决子女在欧美国家留学的学费。

随着留学生的大量增加,“留学”已经祛魅了,在我们周围,有留学经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回国后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风声|某地司法局招38个公务员全是留学生?为何总有这样的谣言

换句话说,“留学生”在祛魅的时候,反而被一些自媒体“污名化”,多少有一些奇怪。

很有可能不是“留学生”群体本身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只是人数更庞大,目的地更多元了而已),而是更大层面的社会舆论出现了问题。这个更大的话语漩涡,就是“中国是否要继续和世界深度交融”。

如果你坚持认为,中国可以脱离世界自己搞发展,留学就没什么必要了;如果你认为欧美日国家都是“中国的敌人”,那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回来,就得证明自己的清白。当然,可能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足够强大,中国自己的顶级大学并不比哈佛、耶鲁差,“留学生”还有什么了不起?类似想法的人,看到“留学生”三个字就激动,不管留学生得到了什么,都会被审视,避免他们享有“特权”——既然没什么了不起,就不应该有任何优待。

于是,他们睁大眼睛,审视那些招考、招聘的条款,如今即便政府部门招聘和海外服务相关的岗位,也不敢轻易注明“有留学经历的优先了”。

正是这种舆论语境的变化,让“留学生”三个字变得敏感。在网上,“对立情绪”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人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不断添油加醋,甚至不惜编造一些“料”,让火势更旺。

这种网络情绪,反过来又会对留学生群体和家长产生影响。在过去三年,不管是留学生的遭遇还是与世界疏离的担心,都让“出国留学”变得有些不确定。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毕竟中国的进步就建立在开放的环境、在全球化的种种不同甚至碰撞中,因为很多创新,都来源于对这种“不同”的思考。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张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