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

在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有这样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在兰台洞库,山东大学文学院杜泽逊教授小心翼翼翻开斑驳的文津阁本《九章算术》。纸张泛黄、墨迹隽永,无声讲述着文明星河的赓续。杜泽逊教授说:“它可以说是我们科技的老祖宗了,负数、分数、方程、勾股定理,在当时最领先。”

习近平总书记颇为感慨:“我们的祖先,在科学发萌之际,是走在前面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没有中断,中国文化没有中断,但在数理化上有些中断,被赶超了。”

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连续性”的思索贯穿始终。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换句话说,要理解“何以中国”,必须回归历史,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读懂什么是中国,什么可以定义中国。

钱塘江 图源:视觉中国

钱塘江 图源:视觉中国

如果有朋友问你新加坡的气温,你可以很肯定地说出一个数字;但如果他问的是中国的气温,你就无法作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因为中国太大、太广了。任何一个“简单粗暴”的回答,都犹如盲人摸象,只能管窥一域,无法定义和解答完整的中国。

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展厅中陈列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其内底刻有铭文“宅兹中国”,这是“中国”二字最早的出处。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一词的内涵,也从最初的方位区划“天下之中”,不断演变、发展、扩充。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一路奔流融汇,终成连绵不绝的浩荡洪流,其间历经沧桑。比如,清朝年间编纂完成的旷世巨著《四库全书》,抄写七部藏于各地,只有三部原本保存至今;“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永乐大典》,现在存世800卷,400多册,只占全书的4%......

时代走到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华文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张“精准画像”。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具体而言,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正是这“五个突出特性”,让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人类文明,塑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换句话说,这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图谱中的“身份证”和“识别码”,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

杭州国家版本馆

杭州国家版本馆

它像汉字,银钩铁划,内敛端庄又神采飞扬。数千年来,汉字的书写结构没有改变,艺术形态却不断推陈出新,汉隶生动流畅、魏碑朴拙雄浑、唐楷厚重庄严......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继承创新中发奋进取,锻造了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又似江流,八方纵横,终汇于一脉。除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外,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如“满天星斗”散布各地,各个民族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繁衍生息,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最终共同缔造、发展、巩固形成统一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并凝聚出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还如绸缎,因人而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对于外来的异质文化,中华文明既充分接纳、包容,又不断吸收、融合。在宋元时期的贸易大港泉州,既能看见佛教寺院,又不乏欧式建筑。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沿途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没有侵占一寸土地。中华民族对世界始终保持开放胸怀,兼收并蓄。

良渚古城遗址 图源:视觉中国

良渚古城遗址 图源:视觉中国

《晏子春秋》中有这么一个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即便是同样一种树,生长在不同的土壤,结出果实的味道也不尽相同,更不用说基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各种文明。

从空间范围看,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文明化进程在覆盖长江、黄河及辽河流域的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最初的中国”范围内展开。而两河流域、古埃及、印度河流域和中美地区等世界其他原生文明诞生地的形成空间均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

从时间纵深看,中华文明已经延续5000多年,并且没有断过流,发展到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有学者指出:文明首先是一个中国问题,而不是一个西方问题。比如,直到1000多年前,西方的民族国家才刚开始形成胚胎,直到500年前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西方民族国家的法律基础才得以形成。这话意在说明,文明史绝不等同于西方史,西方学者和媒体长期构建的所谓“文明是一个西方问题”是站不住脚的。

正因为在宏阔广大的空间和深邃悠远的时间中,经历了充分的“裂变”“撞击”和“熔合”,中华文明才孕育出“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等文明基因。

从根本上来说,中华文明的母体是黄河文化,更加强调民为邦本的思想、和谐共生的取向、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统一的观念。而西方文明的内核则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更加崇尚竞争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

以象棋为例,中国象棋讲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价值原理和行动逻辑。而源于东方、兴于欧洲的国际象棋则推崇任务优先和个人英雄主义。当冲破阻力抵达对方棋盘底线时,能量最小的兵便可以由“凡夫俗子”,摇身一变成为除王之外的任何棋子。中西方文明的差异性,由此可见一斑。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鲜明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明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每种文明都应该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正如同物种的多样性使得生命生生不息一样,人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笔墨著丹青·山水画诗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英国特展现场

“笔墨著丹青·山水画诗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英国特展现场

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就没有少过。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提到:“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土地最为肥沃,耕作最为优良,人民最为繁多,且最为勤勉,然而,许久以前,它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西方至上”“中不如西”的“西方中心主义”从那时起,就成了一些西方国家衡量世界的标尺。

文明从来不是对立的,看待每一种文明都需要欣赏的眼光。《孟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思是世间万物千差万别。与西方的文明冲突论者、文明优越论者将文明差异视为对立不同,中华文明一开始就意识到世界“各美其美”,西方欲除异己而后快,而我们则始终强调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因多样而精彩。

文明是需要不断传承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对全人类要有更大的贡献。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不要变成中国的月亮是西方过来的,中国的太阳也是西方过来的,那不行。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

我们也需要面向世界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华文明要走出去,不能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通行世界的“普通话”。尽管不同的土壤长出不一样的花,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但花与花总有相似的地方,所谓的文明冲突,不过是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中把不同国家、不同人群隔阂开来。中国主张以“找共通”而不是“找不同”的出发点审视世界,在国际交流中把握了人类利益和价值的共通处,也就找到了国与国交往的公约数。

说一千道一万,还要沉下心,办好自己的事情。历史证明,西方文明崛起的背后,连着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今天我们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不是要关上门自我满足、自我封闭,而是要走自己的阳关道、富强路,拿出实力与世界对话。当中国实实在在地站在世界舞台中央时,所有的刁难和偏见自然会变成尊重与敬畏。

基辛格在《论中国》开篇中就谈到,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中华文明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

我们不能做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能做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也不能妄自菲薄,而应该在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