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东亚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
资讯
资讯 > 正文

东亚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东亚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

2023年5月19-23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东亚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东亚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暨亚洲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史林》《探索与争鸣》《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期刊、出版社的八十余名学者与会。会议的主题发言从古代到近现代,横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围绕东亚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展开了热烈讨论。

亚洲文明研究中心揭牌

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以《作为“世界”的亚洲》为题做了致辞。他强调了东亚文明的重要性,在思想、宗教等各个领域亚洲拥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亚洲的多元化是目前的趋势,上海师范大学成立的亚洲文明研究中心将聚焦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新的史料,创造出有关亚洲文明的全新研究成果。

开幕式现场

接下来的主题发言环节由中心副主任刘峰、康昊主持,发言学者围绕“东亚文明多样性与交流互鉴”的会议主题,探讨内容新颖,强调新材料与新方法,在区域史、全球史视角下探讨了东亚文明的世界史意义。

中国社科院徐建新研究员做题为“东亚文明·日本文明·作为前哨文明的日本”的报告,他认为日本文明与外部世界存在密切联系,近代日本选择与西方一致,美国则将日本定位为在亚洲推行西方式现代化的标杆,但日本是否始终扮演美西方的“前哨文明”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浙江大学孙英刚教授探讨了犍陀罗与东亚文明的关系,认为犍陀罗为佛教飞翔之地,佛教通过犍陀罗对东亚文明产生巨大影响,传入中国的大乘佛教实际上超越了宗教本身,深刻影响了中古中国的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复旦大学徐静波教授全面梳理了近代日本中国语教育的形成过程,阐发了对近代日本国家认同和近代化历程的思考。复旦大学董少新研究员考察了16至18世纪东亚海域与西洋的关系,认为该时期是东亚海域史的近代早期,在全球近代化进程中,欧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亚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全球的近代化是欧洲和世界各地共同推动的历史进程。

主题发言结束后,5月20日下午和5月21日上午会议分三个分会场、九个分论坛进行分论坛发言,五十多位学者分享了近期的研究。从国别上看,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菲律宾是主要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既涵盖经济、政治、又重视文化、思想和宗教;从层次上看,微观视角与宏观视野并重,关注国家间的关系。

第一分会场主要探讨东亚近代史,共分三个分论坛,《社会科学战线》历史学编辑部主任刘莉主持了第一分论坛的讨论,第二分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周东华教授主持,第三分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陶赋雯副教授主持。其中,北京大学唐利国教授和复旦大学商兆琦副研究员分别以丸山真男和陆羯南为对象,对“国家社会主义”、儒学性近代化等展开了全新的阐释。中国社科院唐永亮研究员从思想史的角度关注了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东北师范大学孙志鹏副教授探讨了东亚共同历史书写的问题。北华大学李少鹏副教授与之呼应,考察了中日两国学术界在“中国东北史”书写上的角力。此外,东华大学陈月娥教授介绍了中国与近代以来日本汉字的发展演变,认为中国因素在近代日本汉字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样态。武汉大学王萌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晓靓教授重视史学学术方法的研究及日本历史叙事方法,分析了近代化叙事视角存在的问题。苏州科技大学祝曙光教授从交通史出发探讨了铁道建设与近代化的关系。南开大学王美平教授分析了二次北伐期间日本出兵山东的决策过程及目的。苏州大学孙继强教授和南开大学郭循春副教授则关注了战时日本陆军的言论统制与对华政策。杭州师范大学周东华教授考察了抗战初期社会团体对伤兵的救护。山西师范大学郭小鹏副教授以东京湾“不死鸟计划”入手展开了东亚环境史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安洙英副教授则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韩国学的形成背景。

研讨会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主要探讨东亚19世纪以前的历史。三场讨论分别由南开大学王玉玲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康昊副教授和薛理禹副教授主持。其中,山东大学刘晨副研究员考察了织丰期至江户初期武家“参内”活动的政治意义。浙江工商大学王侃良博士以“素读吟味”这一日本近世人才选拔考试为切入点探讨了其中的标准训读法问题。湘潭大学瞿亮副教授从日本史与全球史的维度入手叙述了江户时代捕鲸业的发展。北京联合大学龚卉博士通过对《大日本史》论赞编纂的考察探讨了近世日本的修史原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孙传玲副教授从生态史的视角重新回顾近代日本的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北华大学刘景瑜教授介绍了幕末日本民间在传统“塞防”观念基础上萌生出的“海防”思想的变化与发展。洛阳师范学院陈巍副教授分析了六、七世纪日本佛教的传入和兴起的方式。浙江工商大学姚琼副教授认为日本古代禳疫祭祀受到日本“境界观”和中国“四方观”的双重影响。中山大学李廷青博士从钱币学出发指出高丽钱币的铸造技术实为首创于中国宋代的“翻砂铸造”技术。南开大学王玉玲副研究员梳理了日本中世庄园制其内部形成的“领主”与“百姓”间特殊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变化脉络。复旦大学钱静怡副教授聚焦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探讨了中世日本向近世转型过程中的村落支配体制。浙江工商大学曾昭骏博士以京都胜林寺为例探讨了镰仓时代末期禅宗与公家和武家政权的关系。山东大学胡炜权副教授梳理了日韩历史学界“东亚文化圈”“东亚盟约论”“东部欧亚世界论”等对东亚世界历史形象的构想发展脉络。丁晨楠副研究员以清入关前后与朝鲜的咨文往来为切入点探讨了涉朝事务上清朝对明制摸索与继承的曲折过程。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杨博士围绕朝鲜半岛社会在收受中国中医学的过程中展开了“乡药论”与“东医论”之争展开论述。上海理工大学王煜焜副教授以《唐通事会所日录》等文献中与穆斯林通事相关的记载为线索讨论了海禁时期的三角贸易。上海师范大学薛理禹副教授考察了清代中期与吕宋的交往。复旦大学王鑫磊副研究员以朝鲜王朝将领林庆业为例探查了明朝、朝鲜和后金三方在明清交替期的动态关系。

第三分会场分别由《史林》编辑施恬逸、《江海学刊》潘清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贺平等主持,涉及到东南亚史、东亚思想史、冷战史和国际关系史的讨论。红河学院叶少飞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钱盛华博士关注越南阮朝的历史,叶少飞以《大越史记》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为例考察了越南阮朝的通史编纂及中国史学传统对越南的影响;钱盛华讨论了阮朝自身朝贡体系带有的等级秩序。郑州大学成思佳副教授通过对《大越史略》新版本的研读,介绍了越南古代史家对本国“郡县时代”的书写与重构。暨南大学邓应文副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游览副教授则关注冷战时期的越南,邓应文副教授从现代国际关系切入关注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游览则关注中国在越南的一五计划期间对越南的援助问题。四川大学李若愚副研究员以文明互鉴的视野探查了琉球文化的特点。苏州大学张传宇副教授则展开了对亚洲交易圈及亚洲间贸易论、朝贡贸易体系论等的理论思考。复旦大学王广涛副研究员展开了对日本学术界的国际关系研究的述评。南开大学尹晓亮教授则系统梳理了战后日美核能合作的历史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徐显芬教授分析了东亚的概念与内涵,系统地回顾了二战以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友骏研究员认为经济外交是战后日本外交最为重要的分支之一,考察了外交思想的演变过程;蔡亮研究员则以“泛安全化”为观察视角分析了日本对华政策的目标设定与实践困境。第三分会场最后一场分论坛则聚焦近代东亚思想。湖南科技大学龙潇副教授通过对内藤湖南学术思想脉络的还原探究了“文化中心移动说”与其教育和思想背景的内在关联。北京大学刘莹博士以京学派的儒者群体为考察对象多维度地呈现了儒学深入日本社会的动态过程。上海师范大学侯雨萌博士分析了日本近代以来忠孝二德与儒学及中国文化间的联系被切断的历史过程。上海师范大学吴佩遥博士以境野黄洋的宗教论为中心考察了明治后期的社会和思想状况中经典的重新诠释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汪力博士探讨了尾崎秀实的个人认同危机及战争时期日本面临的深刻内外矛盾。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茂林博士则对朝鲜朱子学的集大成者退溪展开了深入考察。

闭幕式现场

5月21日的闭幕式综合讨论由上海师范大学陶赋雯副教授主持,南开大学郭循春副教授、山东大学刘晨副研究员、苏州大学历史系张传宇副教授分别代表三个分会场做主题发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姚百慧教授做总结发言。姚百慧认为本次会议系统介绍了东亚各国的相关研究,本会学术综述、研究梳理、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充分结合,研究主题新颖,考察内容不止经济政治,也重视思想文化层面;采用全新的视角,如新东亚史、新儒学中国化等;讨论了诸多启发性的主题,如前哨文明、汉字、社会史等。会议的举办和亚洲文明研究中心的建立将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东亚文明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亚洲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集体照合影

研讨会闭幕后,5月23日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做了题为《关于丸山真男二三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刘峰副教授主持,研讨会的部分参会学者与上海师范大学师生共同参加了讲座。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已然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而作为具有区域性、全球性影响力的地区之一,东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全球的和平与繁荣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