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赣江:龙虎山天师家庙史探赜
资讯
资讯 > 正文

李赣江:龙虎山天师家庙史探赜

作者:李 赣 江

【内容提要】本文循序汉末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历“三张”建立封建社会第一个政教合一体制的国家。魏晋至唐数百年历史出现无文字记载的断层;当今中华道都建设又缺失以天师家庙为载体的祭祀文化支撑,深入发展进入瓶颈。为此,用龙虎山近期发掘始建于北宋,并幸存至今的留侯家庙,解析天师道文化传承发展历史断层的原因,佐证龙虎山留侯家庙即是天师家庙,龙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祀神祭祖的圣地。

【关键词】龙虎山、天师家庙、留侯家庙、道教文化、祭祀圣地

道教是我国本土的宗教,历史悠久,起源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前2717-前2599年)祭祀天帝,正式创建于东汉中后期祖天师张道陵(34年-156年)立五斗米教,成为中国文化集大成的综合体。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风民俗、伦理道德、思维习惯、民间信仰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龙虎山是道教创教祖天师张道陵世代承袭、薪火相传之地,是中国道教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中心。自第四代天师张盛由汉中迁至龙虎山建祠祭祀祖天师开始,天师世家立足本地,历1700余年,形成了天师血脉宗系体系。然而,多种原因所致,当今有关天师祀神祭祖文化存世的文史资料及论述非常简略,且极为费解,甚至互为讹传。天师家庙尚存古建筑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已经湮没近80年,至今存在争议,亟待发掘。天师家庙为载体的家庙文化的确认对于龙虎山乃至中国道教文化的正本清源、认祖归宗、振兴弘扬意义重大。本文对此探讨。

一、龙虎山以天师家庙为代表的中华道都根脉文化

道都根脉文化指的是以张道陵肇始,第四代天师张盛迁至龙虎山,历经两千年的历史发展,兼收并蓄其他文化而形成独具特色,泽被后世;以及后世对其传承、阐释和重构的历史文化总成。而天师家庙作为核心载体,承载了近两千年道教文化、道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活态反映出了延续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是龙虎山乃至中国道教文化的根和源。

习总书记2016年2月视察江西时赞誉“龙虎天下绝”,“ 绝”不仅可以理解为是对以龙虎山为代表的道文化特有的治世处事,成人成事的精深哲学智慧、核心思想理念之龙虎精神的高度评价;还可以理解为本土唯一宗教道教与民俗文化兼融的优秀基因和神韵在龙虎山没有因为文字记载的断层而被湮没。体现在根脉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物证、核心载体暨始建于1700余年前西晋,重敕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的天师家庙(曰真懿观,现名留侯家庙)主殿建筑及遗址,历经900余年的沧桑而幸存于世,以及清▪雍正十三年(1735)、清▪乾隆十五年(1750)张天师世家《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原件在近期被陆续发掘发现,经有关专家多方论证,“属于极其罕见的国宝级文物。”“是民族文化之魂、民俗文化之魂的具体体现。”①

二、龙虎山道教缺失根脉文化的支撑,深入发展进入瓶颈,亟待正本清源,解决根文化的自信

自近代起,中国道教文化多遭误解,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互相交叠中蹒跚而行,理论体系和根脉文化方面的混乱是主要原因之一。以龙虎山为例,在文化寻根热潮的涌动中,不忘初心,深入研究阐释天师道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建立根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责,已经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传承“唐宋说” 的质疑

(1)四川大学李刚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龙虎山天师道传承源于唐末五代”。李刚先生在《唐代江西道教考略》、《唐代天师教权的出现》两篇论文中认为从第一代天师到唐中期的天师“世系实际上杜撰的,尤其是魏晋到唐初这一段,简直没有任何可信的历史依据”。

(2)著名教授卿希泰老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提出龙虎山天师道传承源于“宋真宗”说。认为“自唐玄宗下诏搜寻张天师后人之后,自

称为天师后人的大有人在,龙虎山的张氏族人也应属于此种情况。但

因历经宋元明等朝代,龙虎山张氏在官方及世俗社会才确立了天师张陵后人的正统地位。”

2、自身因素导致根脉文化的不自信

龙虎山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恢复道教宫观府邸以来,由于文史资料记载不详,对天师道以天师家庙为载体的祭祀文化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认识不足,存在有意无意边缘化、模糊化的问题;存在正一教的祖庭,特有的符箓文化却未做最基础的非遗项目申报保护工作。而已经发掘恢复的遗址、遗迹等因缺失以天师家庙为载体的祀神祭祖的功能,以致文化传承缺失了关键载体,自己割断了精神命脉,造成传承发展没有脉络的贯通,循络不成径,循脉不成势,有名无实,给海内外“编造说”以口实。

(1)受历史条件限制,1996版《龙虎山志》校注版中,编者对天师家庙的注释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一,天师家庙定位偏颇。【卷四】“院观”将祖天师祠、天师庙记载在“正一观”栏目中,而功能为天师家庙的“静应观”却未体现出祀神祭祖的功能,不仅与史实不符,且极易造成读者的误解。其二,注释不客观,存在人为斧凿痕迹。天师家庙时称“静应观”,未能依据元、明版《龙虎山志》载明,却将“今俱废,止存正殿五间而已”注释时人成改成“今俱废”的逗号结束,而“止存正殿五间”建筑被注释为“亦不存矣”。 ②其三,史记清晰的“静应观”前身“真懿观”在该校注版中未曾提及。该校注版对后史籍资料引证的误导影响颇大。

(2)长期以来,龙虎山天师家庙存在五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今俱废” ③、“清咸丰七年被兵毁” ④、“天师家庙始建于清朝。后圯(圮)。现已策划重建” ⑤、“正一观”⑥、“留侯家庙”⑦ 等五种截然不同的版本。天师家庙在众目睽睽之下丢失湮没于世近80年,成为当代龙虎山乃至中国道教历史上难以理喻的谜团。

3、正本清源,亟待正视和解决三个问题

以祭祀道教先师张道陵之祭祖大典是中国古代社会“先圣先师”的重要祭奠盛会。其内涵的宗祠文化和社会教化功能,传承了道祖老子《道德经》精粹,以及道教“八德之首孝为先”的孝道文化,在当今社会对于培养集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感、归属感起着巨大的纽带作用,是民族精神、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建设人民家园的内在需要。为此,寻踪道教底正祖五斗米道传承延续近两千年的脉络,正确解析并还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历史本真对于道教文化正本清源意义尤为重要。特别是洞天福地、天下一绝的龙虎山,再现道教祖庭、振兴中华道都亟待正视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根脉文化的自信。需要用证据系统阐释五斗米道延续传承近两千年的正脉为什么会在龙虎山?二是龙虎山呈现何物质才能让人们折服敬畏、尊崇祭拜?三是要用通俗的语言诠释道教与民俗文化共融的渊源关系,使寻常百姓听得懂并喜欢。而这三个问题都离不开文物说话,证据佐证,史实服人;离不开天师道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载体---天师家庙。而这一点,我们在龙虎山道教文化的研究中长期被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

为此,弘扬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道教,亟待从深度的被误解中还原其历史地位及价值的本真,正本清源,在研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和道家文化经典《道德经》时更需要研究并解析推崇老子为教祖,将《老子五千文》注释为《老子想尔注》,成就道教纲领的祖天师张道陵至第三代天师张鲁的思维,以及道教文化延续发展两千年的根脉史。从而说得清,道的明中国道教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其优秀的基因和神韵“绝”在何处!

三、天师家庙:天师道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和关键证据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尊祖、敬宗、祀神的意识浓郁,人们对血亲祖先、人文祖先和神灵崇拜有着很强的追念与依赖心理,定期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此为与祖先神灵对话的机会,取得神灵的佑护。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宗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之一。

(一)龙虎山天师家庙的唯一性

1、汉末至唐盛,唯有龙虎山出现天师宗庙的文史记载

汉末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经张衡、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体制的政权,无疑是中国道教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三张”之后,尤其是至唐盛天宝七年玄宗皇帝下诏寻找张天师后人,从而引起“张天师世系复苏”的热潮,依据“宗必有祠(庙)”的民俗,天师后裔在巴蜀汉中等地或国内其他地方必定会建立祭祀先祖张道陵及历代天师的宗祠或宗庙,定期组织相关的祭祀活动,并为官方和民间史籍所记载,留下历史的痕迹。然而,据考,历史上除龙虎山外,国内其他地方没有出现系统、完整,可以让人们折服的建立过天师家庙的文史资料及文物证据。

唐朝李姓皇帝需要得到天下的承认,而承认的理由,很重要一

个就是他们的出身问题“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于是,一要“攀亲”推崇同姓老子。 唐高宗李治下令,尊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规定《老子》为上经。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二年(743)尊老子为 “太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749)又尊称为 “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再次尊称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二是从宗教的角度解决理论体系的正源。下昭寻访天下,寻找将老子从道家人物推崇为道教道祖,将《老子五千文》注释为《老子想尔注》,成就道教纲领的张道陵天师一脉。

龙虎山号称第十五代张天师张高被发现,使得龙虎山正一天师道迎来从民间走向官方,得到皇帝的正式认可封号。张高是很有趣的宗教掌门人,带头饮酒,且酒量很大“好酒纵饮,一石不醉”。唐玄宗闻讯很是佩服,派人请来,亲自召见。召见后,请他上坛讲学,并赐以金帛,免了龙虎山的租税,正式册封祖天师张道陵“汉祖天师”号。

对于张盛返龙虎山一说在学术界长期存有不同的看法。而龙虎山已有第四代天师张盛南迁龙虎山建祠设坛说,祠即是天师家庙的雏形。《元史▪释老志》记载:“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保大八年(950年),南唐中主李璟颁诏,命朝廷执事新建张天师宗庙,翰林学士陈乔奉敕撰写《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高居穆清,虔奉宗庙。”⑧ 这篇洋洋洒洒2600余字的碑文,文辞清丽,内涵丰富。一是叙述了建天师宗庙的缘起。二是叙述了天师家世和传道历程。此庙碑作为官方证据可以确信张盛来龙虎山其人其事并非杜撰,成为研究张道陵创教史和龙虎山道教龙虎宗发展史的重要文献。

2、北宋皇室寻根情节成就了天师家庙的宗教祀神祭祖圣地

宋代建立后,效仿唐代推崇道教以神话皇权的做法。自真宗起宋室皇帝将祖天师张道陵的徒弟、道教护法神、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和五路财神之首的赵公明尊崇、追封为皇室的“圣祖”。 为此,宋皇室所崇奉的宗祖与张天师所宣扬的神仙,达到了统一和吻合。北天师道衰微,而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形成“正一雷法”,使正一道成为官方所指定的道教诸派首领,被视为“道教正宗”。崇宁四年(1105),张继先奉旨将原天师宗庙改敕迁建于古倪洋市(龙虎山现址),名曰“真懿观”。“宋徽宗还准允在龙虎山兴建了灵宝、云锦、真懿三座新道观,改祖天师祠为演法观,并且为虚靖天师个人居住兴建了浑沌庵和悠然亭…真懿观在雄石镇上,现今留侯家庙。”⑨真懿观增设了法院,功能方面增加了道教掌管法箓诸神在此祭祀的内容。还增设了法箓局等。至此,真懿观不仅是天师世家祭祖圣地,且是享受皇恩俸禄的道教最高祀神祭祖圣地,道教祖庭因观(庙)而立。“真懿观位于镇西,南宋晚期改名静应观。”⑩之后,天师家庙虽历经称谓的改变和敕修,但建筑原址未变,现幸存主殿建筑尚保留了当时风格。

3、元、明时期天师家庙名称的变更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史部 第二二八册》、北京图书馆藏明刻本《续修龙虎山志三卷》:【元】元明善撰、【明】张国祥、张显庸续撰【天师家庙旧制】“祖天师家庙在龙虎山上清宫西二十里四代天师元宗自汉中来建祠祀祖天师子孙世祔宋崇宁中三十代天师继先奉勅修”。【家庙新制】:“祖天师家庙迁建古倪洋市在真人府西百步宋嘉熙间勅行在提举修盖赐额真懿观元至元中三十六代天师宗演奉勅撤旧而鼎新之 国朝嘉靖中奉勅改额静应观 真风殿五间祀祖天师 法堂在真风殿后祀文成侯洎历代天师 法院在法堂后祀法诸神 方丈在法堂东 东西庑 钟楼在东庑南 法箓局在东庑东”(史228-133)。【观】“真懿观即天师家庙详见前 演法观即龙虎山祖天师炼丹处 明赐额正一观”(史228-134)⑪。其文字和图例与【清】雍正十三年版(1735)《鹅湖张氏宗谱》,【清】乾隆十五年版(1750)、【清】光绪十六年版(1890)《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以及由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辑委员会编撰的《三洞拾遗》(道13-10)记载内容吻合。

4、清代开始衰落,因时势避讳,天师家庙更名

“清代统治者在宗教信仰上信奉萨满教,入关后又接受了佛教,对道教缺乏信仰。然而要统治全国,对传统的道教就不得不加以利用。这样,他们对道教采取的政策是在严格防范和抑制的条件下加以利用,且抑制不断加强” ⑫ “国朝雍正七年署56代庆麟公偕族人改建额曰留侯家庙” ⑬

5、民国遭火燹,仅存正殿五间建筑,族人无力修复,沦为手工作坊而淡出人们视线,湮没70余年,得以幸存至今

民国二十九年(1940)留侯家庙遭遇火燹,庙内文物尽毁。万幸的是正殿“真风殿”五间建筑劫后余生,得以幸存。时值抗日战争期间,家族已经没有能力再恢复建筑原貌,庙内道士四散,家庙祭祀礼俗中断。1949年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离开大陆,幸存的正殿五间建筑在1947年用于私塾。1950年至1994年,数十年一直被用于上清镇的碾米厂、木器加工厂等手工作坊。1994年家庙险遭开发商强拆,1998年上清镇张氏族人恢复历史上“留侯家庙”称谓,至2015年,除了俗称的上清镇“张家祠堂”、“观前”,已经没有更多的正史资料能证明其真实身份。手工作坊的身份保护了正殿主体建筑和后院22亩遗址在破四旧、文革等运动中未被殃及损毁。

6、湮没60余年的天师世家《宗谱》原件的发掘,龙虎山天师家庙丢失之谜得以揭开

据《龙虎山志》2006版记载:“《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清光绪十六年(1890)原件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贵溪县文化馆收藏,后保管于上饶市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中国道教协会及张天师嫡亲张继禹出面协调,得以将该《宗谱》原件借出,复印数套分别珍藏于天师府管委会及鹰潭市博物馆等单位,是近年来研究正一道教的重要依据。”⑭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上述张天师世家《宗谱》原件并未揭开龙虎山当代天师家庙丢失之谜。2014年12月8日,笔者在上饶市信州区图书馆发现湮没于世60余年的清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秋重修,由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校梓的《留侯天师世家张氏宗谱》原件。该谱图文并茂,记载了龙虎山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毫不起眼的手工作坊、张氏村祠即是历史上威名显赫的天师家庙暨留侯家庙。比照《龙虎山志》2006版 第五章【天师世家】第189页记载赠送天师府、市博物馆的清光绪十六年《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可以发现其载明的出处子无虚有,且标签、扉页、装订到内容等都不符原件规范,甚至张天师姓名和字号存在谬误。

2018年8月,笔者又发现目前海内外存世年代最久远的【清】雍正十三年(1735)《鹅湖张氏宗谱》、【清】乾隆十五年(1750)《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原件。谱中【天师家庙原制】【家庙迁建制】文字、图例载明天师家庙历史沿革,即是龙虎山上清镇留侯家庙。至此,留侯家庙即是历史上的天师家庙在证据方面达到了四项吻合,脉络清晰,互为印证:有看得见摸的着的幸存古建筑、文物和遗址;官方正史;地方方志、三套天师世家《宗谱》原件。龙虎山已经湮没近80年的天师家庙神秘面纱已被揭开。

(二)敕曰为“观”,历四个朝代,600余年,其名称和历史地位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家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历史上的张天师地位特殊,故天师家庙不同于一般家族意义上的宗祠,其名称沿革可以略见一斑。西晋至唐盛曾先后使用过“祠”、“宗庙”。宋、明御赐“观”,并以观的称谓一直沿用到清雍正七年改曰“留侯家庙”,历时600余年。北宋皇室“寻根情节”,尤其是北宋敕建的“真懿观”建筑布局和功能上增加了两项内容:一是设“法院”“祀法诸神”。二是设“法箓局” ⑮。至此,天师家庙作为皇帝敕额的“观”,不仅是天师世家的家庙,而且为皇室崇道认祖,并正式认可为宗教祭祀场所,标志着龙虎山天师家庙是道教祀神祭祖圣地的确立。

四、天师家庙为载体的祭祀文化是天师道文化的根和源

我国古代,将祭祀和用兵作为国家的两件大事,并且祭祀放在“五经之礼”的首位。《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统》:“凡治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它不仅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实体。道教讲究“道无形相,要藉人弘”。也就是说,道教是人的道教,而不只存在思想概念和经典文献中。道教生长在中国,信仰道教的中国人在他们尚未踏进道教大门的时候,都要恪守中国社会的世俗礼仪。因此,道教的礼仪自然会包含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丰富营养,祀神祭祖,尊卑有序,乃至忠孝节义。

龙虎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荟萃地,唐宋时期道儒释三教鼎立,虽有所异,但不乏许多合谋之处,且互融互为影响,以张天师“心说”、陆九渊“心学”、马祖道一“心悟”的“三心”合流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特别是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由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的正一天师道及历代天师皆以龙虎山为本,传道授箓,广布道教,为中国道教创建时间最早,传道时间最长的主流道派。而天师家庙祭祀文化是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核心部分。分为宗教事务和民俗生活两大类。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是由家庙祀神祭祖发展演变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斋醮科仪、道教法器、道教音乐、道教服饰、服食及符箓等文化;二是依托家庙的场所开展的家族性质“祭祖”仪程。每年正月初一,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等节日,天师率领家族所有成员来家庙设醮祭祀神灵、祭拜祖先,以求荫护。期间还有请符箓、求春联、接财神、贴门联、迎喜神、送瘟神、家族大聚餐等活动。元宵节有天宫赐福及舞龙灯等活动。正月初五有“破五”、“送穷”、“接财神”活动。三是开展族人报告、功名奖励、人丁奖励及布施制度等。期间,其他信众及外姓人氏也可以参加朝拜。其意义通过祭祖仪程,达到祀神祭祖、祈求保佑、五谷丰登、添丁加口、家宅平安、六畜兴旺、健康吉祥。一千七百余年来,此祭祀礼俗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动荡、变迁、变革、发展和成熟阶段。具有较为规范的礼俗轨迹,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在长期的历史演绎中,成为天师家庙的文化符号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形成全世界独有的天师宗系血脉传承体系,孕育了正一天师道文化,集中华文明之大成。其中,以道教先师张道陵为代表的祭祖大典是古代社会“先贤先师”的重要公祭祭奠盛会;留侯及历代天师为家祭;道教诸神为庙祭。随着族人的迁徙传播,道士信徒以及民众的崇拜效仿,影响巨大。

五年来,海内外专家学者、民间热心人陆续来龙虎山留侯家庙考证、学术交流,以及海内外张氏家族后裔、道士信徒寻根谒祖。人们自发组织对天师家庙及家庙文化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保护。至2015年初,天师祖制的祭祀礼俗得以从民间小范围、小规模逐步恢复。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龚鹏程先生撰写提交了《龙虎山嗣汉天师祖庙祭祖大典仪程》。2015年4月29日,鹰潭市文广新局根据鹰潭市第八次人大六次会议张鲁年代表提交的第32号议案《鹰潭经济腾飞的世界级宗教和文化品牌,龙虎山“留侯家庙”现状堪忧,亟待重视、保护和弘扬》,经组织相关部门考察后,出具了鹰文广新字【2016】第36号文件,表明“关于留侯家庙的基本情况,提案中反映的情况属实。《龙虎山志》《鹰潭市志》对留侯家庙即是天师祖庙的定位予以认可。”8月,留侯家庙内蕴的道教(天师)祭祀礼俗被批准为鹰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⑯

五、小结

龙虎山“留侯家庙即是天师祖庙,是历代天师世家张氏族人祭祖圣地,迄今已有900年历史。”⑰“是道教文化古迹的瑰宝。”⑱它是天师世家渊源、传承世系盛衰,以及中国道教文化延续发展的重大历史活证据,是不可再生的根文化资源。

2018年4月12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牵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研究中心、西安理工大学、江西省社科院等专家组团专程来龙虎山考察“留侯家庙”之后,出具了《加速推进“中华道都” 建设意见书》,一致认为:中华道都建设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认识上不能偏颇。龙虎山打造中华道都建设,要围绕龙虎山根脉文化,在文化的载体上达成共识,解决根脉文化的自信。目前,留侯家庙地面幸存建筑与遗址结合,在代表宋代遗址的的发掘中,尤其是能和道教文化结合,国内尚无先例,属于极其罕见的国宝级文物,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无可估量。以留侯家庙为载体的道教文化价值大于龙虎山现已发掘的文物价值。龙虎山以留侯家庙为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根脉文化不仅是龙虎山的宝贵资源,而且是民族文化之魂、民俗文化之魂的体现,是国家、民族,以及全人类共有的文化和精神的财富。⑲

习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龙虎山道教根脉文化只有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在“绝”字上发掘“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⑳。只有正确解析龙虎山天师家庙及家庙文化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天师道文化才能有根和脉的价值支撑,才能传承和延续,才能有弘扬和发展的希望。其具有多项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条件和宝贵资源,是当今中国道教与民俗文化兼容,多元一体,稀世罕见,不可再生的的文化瑰宝。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神灵崇拜与祖先崇拜一旦相通,文化便有了继承。以留侯家庙为代表的,本土唯一的宗教天师家(祖)庙祭祖大典与民俗人文祭祀礼俗的恢复,则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赓续,将再现龙虎山道教文化历史的辉煌,龙虎山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参考文献

①《加快推进“中华道都”建设意见书》中国社科院专家组,2018年4月28日。

②③《龙虎山志》,张祎、汪继东校注,江西名山志丛书1996年出版。

④《龙虎山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⑤《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张金涛主编,银河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⑥《中国龙虎山天师道》,张金涛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⑦《鹰潭市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出版;《龙虎山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清▪光绪十六年(1890)袭封六十一代真

人嗣孙仁晸校梓版。

⑧《道教史话》纪东、周沐照编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

⑨⑩《龙虎山史话》王冰泉、何长生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⑪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史部 第二二八册》史 288-133、134。

⑫《道教史》任继愈总主编 卿希泰、唐大潮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⑬《留侯天师世家张氏宗谱》,袭封六十一代真人嗣孙仁晸校梓 清▪光绪十六年(1890)版。

⑭《龙虎山志》,江西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⑮《鹅湖张氏宗谱》清▪雍正十三(1735)年、《留侯天师世家张氏宗谱》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版。

⑯ 鹰潭市人民政府 鹰府字【2015】第39号文件。

⑰《龙虎山志》,江西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⑱《鹰潭市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⑲《加快推进“中华道都”建设意见书》中国社科院专家组(2018.4.28)

⑳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2018年8月21- 22日)

作者简介:

李赣江,男,中共党员,鹰潭市公安局军转退休干部。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得到太月香学、状元台茶叶、贵龙森宝、花宝峰业、岳麓书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邵雷剪纸等合作伙伴大力支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