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资讯
资讯 > 正文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作者:王定杨

摘要 :在对古文字的字义考证和正确理解基础上,对《公孙龙 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指物论》和《坚白论》作出完全不同于古今 学者的独特解释。从而以事实破除许多中西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缺 少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的误解。

关键字 :李约瑟难题 爱因斯坦论断 公孙龙

小引: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所谓李约瑟难题,是讨论: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久据世界领先

地位;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出类似近代西方的实验科学?

爱因斯坦在 1953 年给美国的一位学者斯威策 (J. S. Switzer) 的信中这样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 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 (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 ,以及 (在文艺复兴时期) 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 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 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 。【 注 1】

且不说逻辑思维和探寻事物因果关係二者本属全人类共同具有 的理性的天然追求,非少数人或个别民族所专有;爱因斯坦的话隐隐 含着“民族优劣论”的味道。即便就事论事,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浩 如烟海,“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功”,他凭什么对自已一无所知的 问题作如此武断的判断呢?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中反驳道:“非常遗憾, 这封萧伯纳式的书信及其一切轻率笔触现在却被硬用来帮助贬低非 欧文明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本人本来应该是第一个承认他对于中国 的、梵语的和阿拉伯的文化的科学发展 (除了对于它们并没有发展出 近代科学这一点外) 几乎是毫无所知的,因而在这个法庭上,他的崇 高名声不应该被提出来作为证人。我觉得,我自己是完全不能同意所 有这些评价的,并有必要简单说明这是为什么” 。【 注 2】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的“贤哲”并非没有 “发明形式逻辑体系” 和寻找事物的“因果关系”,只不过被某种客观因素所制约,而没有 像西方那样产生出现代科学。李约瑟举出了一个中国古代的“贤哲” 的名字,这就是公孙龙。【 注 3】

公孙龙的学说能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科学发展”的证据吗?“白 马非马”之类的寓言,只不过是当年公孙龙向社会宣讲逻辑思维的重 要性;向世人普及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模式时,为引起听众注意 而故作惊人之语而已。单凭这些简单的内容,李约瑟不足以驳倒爱因 斯坦的见解。而《公孙龙子》饱含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主要篇章《指 物论》和《坚白论》却自古无人读懂。

中华文化历史上曾经多次因被异族入侵或分裂动乱而断代,尤其 先秦诸子经过始皇帝焚书坑儒,劫后余灰,薪火失传,习用的哲学词 语,后人完全不知所云。《公孙龙子》一书自古无人读懂的原因就在 这里。恕我冒昧地说一句:如果爱因斯坦当初看到了这篇文章以下的 内容,他也许不会武断地说“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而会着 实感到“惊奇” 。对于李约瑟的论点,有了这篇文章对《公孙龙子》 的解释作论据,将不至于像现在那样失之于空疏。

上篇: 《 指物论 》 正解

春秋战国是我国文化学术事业空前繁荣的时期。儒、墨、法、道、 诸子百家纷纷聚众讲学,争鸣辩论,寻求真理。在这诸多学派之中有 一个很特殊的学派──名家。其创始人是邓析,继起而集大成者为公 孙龙。说它特殊是 因 为 它的 研 题 过 于 深 奥 , 往 往 涉 及 到 本 体 论 和 认 识 论 的 问 题 , 无 怪 乎 常 常 被 只知 重 视 “ 实 际 效 用 ” 的 古 代 思 想 界 指 为 诡 辩 。 正 如 林 恒 森 先 生 在 《 公 孙 龙 子 全 译 》的 前 言 中 所 说 的:“ 由 于 他 们‘ 好 治 怪 说 ,玩 琦 词 ’(荀 子语)无 实 际 效 用 ,因 而 缺 乏 生命 力 ,随 着 战 国 时 期 的 结 束, 也 就 几 乎 成 了 ‘ 绝 学 ’ ” 。 【 注 4】

二 千 年 来 公 孙 龙 的 学 说 确 乎 已 成 “ 绝 学 ” , 但 究 其 原

因 , 也 许 是 后 人 未 读 懂 公 孙 龙 文 章 的 命 意 。 果 若 如 此 , 岂

非 千 古 遗 憾 。

杜 国 庠 先 生 曾说过,《 指 物 论 》 是 公 孙 龙 “ 宇 宙 观 的 结 论 ” 。 【 注 5】 杜先生的话是很有见地的;只可惜若按后人的译解, 公孙龙的“宇宙观的结论”却未免太不知所云了。 以《 指 物 论 》 的第 一 句 :“ 物 莫 非 指 , 而 指 非 指 。 天 下 无 指 ,物 无 可 以 谓 物 。 非 指 者 天 下 无 物 , 可 谓 指 乎 ?”为 例 :

1974 年 出 版 的《 公 孙 龙 子 译 注 》 中 庞 朴 先 生 是 这 样 译 的:

“ 物 没 有 不 是 指的 , 而 指 却 不 是 指 。 (的 确 , 如 果 ) 天 下 没 有 指 , 物 将 无 法 称 做 物 , (但 是 , 指 却 不 可 指, 那 么 )不 可 指 充 满 天 下 , 物 还 可 以 称 作 指吗 ?” 【 注 6】

1996 年 出 版 的《 慎 子 、 尹 文 子 、 公 孙 龙 子 全 译 》 中 林 恒 森 先 生 是 这 样 译 的:

“ 万 物 都 可 以 用 概 念 来 指 谓 , 而 概 念 却 没 有 什 么 来 指 谓 它 。 天 下 如 果 没 有 概 念 , 也 就 没 有 什 么可 以 指 谓 万 物 了 。 假 使 天 下 真 的 没 有 概 念 存 在 , 万 物 可 以 称 为 概 念 吗 ?” 【 注 7】

1981 年 出 版 , 经 张 岱 年 、 辛 冠 洁 二 先 生 “ 分 别 作 序 奖 掖 ” 的 《 公 孙 龙 子 新 注 》 中 , 屈 志 清 先 生 是 这 样 译 的:

“ 天 地 万 物 无 不 是 有 一 个 概 念 与 其 相 应 , 但 是 , 概 念 却 不 与 另 一 个 概 念 相 应 。 固 然 , 如 果 天 下 没 有 现 存 的 概 念 , 那 么 天 地 万 物 就 无 法 称 谓了 。 可 是 , 现 在 天 下 没 有 其 称 号 的 是 那 样 的 多 , 怎 能 说 天 地 万 物 都 有 自 已 相 应 的 概 念 呢 ?” 【 注 8】

也 难 怪 林 恒 森 先 生 说 《 公 孙 龙 子 》 一 书 “ 相 当 简 略 粗

糙 , 有 不 少 牵 强 之 处 ” 。 【 注 9】 看 看 这 三 种 译 文 , 确 实 论 点 幼 稚 、 逻 辑 牵 强 、 毫 无 可 取 。 但 如 果 是 后 人 未 读 懂 原 文 之 过 , 这 评 价 至 少 不 能 算 是 对 《 公 孙 龙 子 》 原 文 的 评 价 了 。

两 千 年 来 误 解 之 深 积 重 难 返 , 关 键 之 处 在 于 对 “ 指 ” 字 的 训 释 从 未 有 定 诂 。 粗 略 计 之 竟 至 拾 有 余 种: 俞 樾 解 作 “ 指 目 ” 、 谢 希 深 解 作 “ 是 非 ” 、 辛 从 益 释 为 “ 宗 旨 ” 、 陈 灃 释 为“ 指 点 ”、 钱 穆 解 云“ 指 者 名 相 ”、 胡 适 解 云“ 物 的 表 德 ” 、 谭 戒 甫 解 为 “ 物 德 ” 、 吕 思 勉 释 为 “ 方 向 ” 、 金 受 申 解 为 “ 代 名 词 ” 、 伍 百 非 解 为 “ 指 而 谓 之 ” 、 陈 柱 释 为 “ 名 ” 、 王 献 唐 解 为 “ 指 定 ” 、 郭 沫 若 释 为 “ 概 念 ”、 杜 国 庠 释 为 “ 属 性 ” 、 庞 朴 认 为 有 “ 意 ”和 “ 指出 指 示 ” 两 意 、 屈 志 清 认 为 有 “ 概 念 和 称 谓 ” 两 意 、 林 恒 森 认 为 虽 即 “ 意 之 所 指 ” 但 “ 涵 义 游 移 不 定 ”。

综 上 述 , 除 “ 涵 义 不 定 ” 以 外 , 大 致 可 归 纳 为 三 类 解

释 : 一 .概 念 ( 名 、 意 、 称 号 等 近 之 ) 。 二 .属 性 (表 德 、 物 德 、 等 近 之 ) 。 三 .指 出 ( 指 目 、 方 向 、 指 谓 等 近 之 ) 。

研 读 古 籍 ,“ 望 文 生 意 ”虽 然 不 失 为 一 种 聪明 的 办 法, 但 若 人 人 都 不 约 而 同 用 这 一 个 办 法 , 反 而 有 可 能 让 正 确的 解 释 失 之 交 臂; 到 不 如 老 老 实 实 地 查 一 下 字 典 。 公 孙 龙 时 代 的 字 典 不 就 是《 尔 雅 》 吗 ? 《 尔 雅 · 释 言》 云:

“ 观 、 指 、 示 也 。 ”

指 字 、 观 字 和 示 字 可 以 互 解 。 我 们 知 道 观 字 和 示 字 都 有 两 意: 一 为 主 动 意 , 如 观 看 、 观 察 、 出 示 、 表 示 。 二 为 景 像 外 貌 (物 状 ) 意 ,如 奇 观 、大 观 、 图 示 、 昭 示 、示 众。 后 一 意 可 能 会 有 人 疑 是 近 代 用 法 ,其 实 并 非 如 此 。 高 绣 注 《 吕 氏 春 秋 》 “ 以 观 后 世 ” 云 : “ 观 , 示 也 ” 、 颜 师 古 注 《 汉 书》 “ 观 以 珍 宝 ” 云 : “ 观 , 犹 显 也 ” 、 郑 玄 注 《 礼 记 》“ 禁 妇 女 毋 观… 以 勤 蚕 事 ”云 :“ 毋 观 ,去 饰 也 ”,【 注 10 】 全 都 是 以 景 像 外 貌 意 作 解 , 即 是 证 明。

事 实 上 ,之 所 以 观 字 与 示 字 可 以 互 训 ,就 因 为 都 具 景 像 外 貌 意 ;若 仅据 “ 观 看 ”之 意 而 言 ,则 示 字 与 “ 观 看 ”不 可 互 训 矣 。 可 见 在 《 尔 雅 》 时 代 作 景 像 外 貌 讲 反 而 是 “ 观 ” “ 示 ”二 字 的 主 要 用 法 。 那 么与 “ 观 ”字 “ 示 ”字 可 以 互 训 之 “ 指 ” 字 , 除 了 指 向 、 指 目 等 主 动 意 之 外 , 是 否 也 有 景 像 外 貌 意 呢 ? 考诸 古 籍还 确 实 是 有 此 一 用 法 ,请 看:

[一 ]古 以 “ 指 事 、 象 形 、 形 声 、 会 意 、 转 注 、 假 借 ” 为 “ 六 书 ” 。 许 慎 《 说 文 解 字 》 中 解 释 云: “ 指 事 者 , 视 而 可 识 , 察 而 见 意 , 上 下 是 也 ” 。 但 刘 歆 《 七 略 》 、 班 固 《 汉 书 · 艺 文 志》 均 称 “ 六 书 ”为 : “ 象 事 、 象 形 、 象 声、 象 意 、 转 注 、 假 借 ” ; 其 中 “ 象 事 ” 就 是 “ 指 事 ” , 含 意 一 样 , 并 非 另 有 别 意; 可 见 “ 指 ”“ 象 ” 二 字 当 时 本 属 互 通 。 再 者 许 慎 “ 视 而 可 识 , 察 而 见 意 ” 也 分 明 是 说 “ 可 通 过 视 察 字 形 而 感 知 字 意 ” ; 可 视 可 察 者 亦 形 、 像 也 。 可 见 “ 指 ” 字 在 古 代 可 以 作 形 像 解 释 已 无 疑 义 。

[二 ]宋 代 郭 虚 若《 图 画 见 闻 志 · 第 一 卷 第 六 节 》 云 : “ 自 古 衣 冠 之 制 , 荐 有 变 更 , 指 事 绘 形 ,必 分 时 代 , 衮 冕 法 服 , 三 礼 备 存 ,物 状 实 繁… ” 。 【 注 1 1 】 文 中 “ 指 事 ”为 论 画 之 语 , 与“ 绘 形 ”并 列 , 直 射 后 文 “ 物 状 实 繁 ” 四 字 , 比 “ 六 书 ” 中 “ 指 事 ”二 字 更 能 说 明 问 题; 其 为 “ 像 观 ”“ 物 状 ” 之 意 明 矣 。

[三 ]《 图 画 见 闻 志 ·第 一 卷 第 三 节 》还 有 句云 :“《 易 》 称 :圣 人 有 以 见 天 下 之 赜 ,而 拟诸 其 形 容… 。尝 考 前 贤 画 论 , 首 称 像 人 ,不 独 神 气 骨 法 衣 纹 向 背 为难 . … 要 在 指 鉴 贤

愚 … 。 ”【 注 12 】 所 谓 “ 要 在 指 鉴 贤 愚 ”,即 : 重 在 画出 肖 像 之 人 品 性 格 ;“ 指 鉴 ”者 ,“ 表 形 、显 容 ”也 , 即 上 文“ 拟 诸 其 形 容 ” 也 , 亦 为 “ 形 象 外 貌 ” 之 意 。

[四 ]《 水 经 注 · 卷 二 十 · 漾 水 注 》 记 秦 冈 山 云 : “ 悬 崖 之侧 ,列 壁 之 上 ,有 神 象 若 图 ,指 状 妇 人 之 容 ,其 形 上 赤 下 白 ,世 名 之 曰 圣 女 神 。 ”【 注 13 】 “ 指 状 ”二 字 连 用 , 正 是 “ 形 现 ”“ 像 呈 ” 之 意 , 还 是 说 “ 外 貌 ”。

指 字 除 了 主 动 词 指 目 、 指 向 和 景 像 外 貌 (物 状 ) 两 种 含 意 之 外 , 指 字 是 否 还 有 旨 意 、 主 旨 的 含 意 呢? 《 说 文 解 字 注 》 云 : “ 指 : 假 借 为 恉 ” , “ 恉 , 意 也 ” 。 可 见 指 字 本 无 “ 恉 ” 字 意 , 通 假 为 恉 后 , 方 可 解 为 旨 意 。

从 以 上 考 据 来 评 古 今 学 者对 指 字 的 三 种解 释 ,一 .指 出 ( 指 目 、 方 向 等 ) 为 指 字 动 词 之 本 意 。 二 .概 念 ( 名 、 意、 称 号 等 ) 为 指 字 假 借 意 。三 .属 性 (表 德 、物 德 等 ) 则 指 字

本 无 此 意 。 显 然 第 一 说 言 之 有 据 , 第 二 说 次 之 , 第 三 说 则

为 无源 之 说 矣 。 “ 指 ”字 古代 本 还 有 景 像 外 貌 (物 状 )

意 , 却 没 有 学 者 往 这 里 考 虑 , 原 因 何 在 呢 ? 原 因 就 在 于 后 世 己 经 没 有 “ 指 事 ”“ 指 鉴 ”“ 指 状 ” 这 类 用 词 , 如 顺 治 十 六 年 成 书 的 朱 鹤龄《 李 义 山 诗 集 注 》 注 中引《 水 经 注 》 就 干 脆 删 略 去“若 图 指 ”三 字 而 录 曰 :“有 神 像 状 妇 人 之 容”; 甚 至在《 钦 定佩 文 韵府 ·卷 四》 中 ,也 沿 用 此 式 ,删 去“ 指 ” 字 。 若 不 查 考 古 代 的 字 书 , 即 便 是 饱 学 之 士 , 如 俞 樾 、 钱 穆 诸 君 ,恐 怕 也 未 必 记 得 在《 尔 雅 》时 代 ,“ 指 ”字 与“ 观 ” 字 “ 示 ”字 一样 , 还 有 景 像 外 貌 (物 状 ) 之 意 。但 恰 巧 的 是 ,如 果 用 景 像 外 貌 意 来 解 释《 公 孙 龙 子 ·指 物 论》中的“指 ” 字 , 却 非 常 贴 切 而 完 满 。

古 今 学 者 理 解 《 指 物 论 》 , 最 接 近 公 孙 龙 原 意 的 恐 怕 要 属 陈 孟 麟 先 生 。 陈 先 生 在 《 墨 辨 逻 辑 学 》 中 说 :“ ‘ 物 莫 非 指 ’,是 公 孙 龙 对 于 ‘ 物 ’所 下 的 定 义 。 意 思 是 ,物 都 是 可 指 的 ,即 物 可 被 感 知 ,如 果 不 可 被 感 知 ,物 又 怎 么 成 其 为 物 ,怎 么能 叫 物 呢 ? ”【 注 14 】 显 然 , 陈 先 生 正 确 地 读 懂 了 公 孙 龙 “ 物 莫 非 指 ” 这 一 命 题 的 原 意 。 但 陈 先 生 未 注 意 到 “ 指 ”字 古 意 即 可 迳 直 作 景 像 外 貌 解 , 故 他 先 把 “ 指 ”解 为 “ 可 指 的 ”作 为 过 渡 ; 再 以“ 可 指 的 ”转 意 为“ 可 被 感 知 ”。 其 实 这 一 转 意 比 较 勉 强 , 即 如 :“ 冷 热 ”,可 被 感 知 ,却 不 可 指 ; 即 如 “ 冬 蛇 、 逃 臣 ( 见《 墨 子 · 经 下》 ) ”可 以 指,

却 不 被 感 知 。 如 果 陈 先 生 免 此 一 转 , 直 接解“指 ”字 为“可 被 感 知 ” 的 “ 物 状 ” (即 “ 现 象 ”) , 岂 不 顺 理 成 章 得 多。

“ 景 像 外 貌 ” 者 , 物 状 也 , 换 为 哲 学 习 惯 用 词 不 就 是 “ 现 象 ” 吗 ? 大 观 、 壮 观 ; 图 示 、 昭 示 、 示 众 ; 指 状 、 指 鉴 、 指 徵 , … 这 一 系 列 词 意 也 都 是 属 “ 现 象 ” 的 范 畴 。 为 给 《 指 物 论 》 这 千 古 疑 案 做 一 锤 定 音 的 昭 雪 , 看 来 对 原 文 作 逐 字 逐 句的 译 解 是 必 须 的 。 再 从 这 新 译 文 来对 照 原 文 , 读 者 诸 君 必 能 发 觉 《 指 物 论 》 一 文 不 但 意 蕴 深 刻 、 逻 辑 严 谨 , 而 且 文 意 畅 达 、 理 足 神 全 , 并 不 “ 简 略 粗 糙 ” , 毫 无 “ 牵 强 之 处 ” 。 请 看 :

( 《 指 物 论 》 第 一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在 日 常 用 语 中 “ 现 象 ” 的反 意 词 是 “ 本质 ”,现 象 一词往往 给人表像、外表 、非 本 质的 感觉。卑视表像 而 重视 实 质 是 普 通人 正 常 心 理。公孙 龙在 文 中反 复 强 调“ 指 非 指 ”, 就 是说 :“ 现 象 ” 并 不是“非 本 质 ” 的 东 西 , 并 不像 常人认为的那样仅仅 是“表像 ” “ 表面 ” 或 “ 外表 ” 。正如被 马 克 思誉 为 “ 英 国 唯 物 主 义 和 整个 近 代 实 验科 学的 真 正始 祖 ”【 注 15 】 的 培根 所 言:“在 自 然 中 存在着的 没 有 别的, 只 有 个 别 物 体 根椐 各 自 规 律 清 楚 呈现 出 来 的 个 别 外 貌 。 ”【 注 16 】 马 克 思 恩格斯还 明确 地 写道:“ 按 照 他 (培根 ) 的 学说 ,感 觉 是 完 全 可 靠 的 ,是 一 切知 识 的 源 泉 。 ”【 注 17 】列 宁说 过:“ 不 通 过感 觉 ,我们 就 不能知 道 实 物 的任何 形 式 , 也 不能知 道 运 动 的任何 形式 。 ”【 注 18 】虽 然 许 多伟 大 的 唯 物 主 义 者 对 于 人 类 认 识的 过程 都 是 这 么 理 解 ; 但 在 公 元 前 三 百 余 年 的 中 国 , 破 天 荒 地 指 出 : “ 现 象 是 一 切 知 识 的 源 泉 ” , 是 要 有超 时 代 的勇 气 和 独 创精神。事 实 上人 类 只能 通 过 现 象 来认 识 物 质,对 于人 类 的认 识 过 程 而 言 , 现 象 永 远 是基 始 性的 。如 上 述 培根 、 列 宁 等 唯 物 主 义 者 相 同 的 思 想 , 在《 指 物论 》 开 篇三 句 话 中 已 经 呼 之 欲 出 了 。 但 主 方 并 未 明说 , 只作 了 暗 示 。 从 下 句客 方 的 驳 语: “ 物 不可 谓 指 ”可 知客 方 已 理 解 主 方 的暗 示 。二人 辩论 ,论 点 互 相 激 射, 对 理 解 文 意 极 有 帮 助 。

( 《 指 物 论 》 第 二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睁眼一看就是现象,伸手一摸也是现象, …为什么客方强调天下 没有现象(“天下无指”)呢?因为客 方认 为世界是 物 质的 ,现 象是 人 的感官从物质得到的像。从 概 念 上 来 说 ,客 方 的 话 似 乎 不 错 。但 问 题 的 关 键 并 不 是 在概念 中而是在 实 践 中:若 现 象 与你 心 目 中 原 先 对 物 质的认 识 不 一 致时,你 信任 哪 一个 ? 当人 类 摆脱 蒙 昧,进 入科 学的 时 代, 必 然会 步步 见 其 不 一 致 (如它们 是 一 致 的 ,人 类还 要 一 次 次科 学试 验 干 什 么 ? ) 。重 实 践 、 重 经 验 、 重 现 象 , 是 科 学 精 神 的 重 要 特 征 。 启 蒙 思 想 的 重 要人 物 达 · 芬 奇便 曾经说 过:“ 我们的 一 切知 识 都 发 源 于 感 觉 ”“ 经 验 才 是 真 正 的教 师 ”“ 经 验 决 不欺骗我们 , 仅 仅 我们的判断欺骗我们 ” 。 【 注 19 】

( 《 指 物 论 》 第 三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从培根 、 霍布斯 到布鲁诺、哥白尼, 许 多 伟大 的 先 哲们 所 鼓 吹 的 唯 物 主 义 和 现 代 科 学 精 神 , 正 是 在 试 验 的 基 石 上 建 起 的 , “ 现 象 ” 和 “ 观 察 ” 高 于 一 切 。 洛 克 说 : “ … 心 灵 比 如 说 是 白 纸 , … … 它 从 哪 里 获 有 全 部 的 推 理 材 料 和 知 识 ? 对 此 我用 一 语 回答 , 从 经 验 ” 。 知 觉作用 是 “ 走 向认 识 的 第 一 步 … 是认 识的 全 部 材料 的 入 口 ” 。 【 注 20 】在 古 代 中 国 , 实 验 科 学 之 所 以 被 边 缘 化 , 与 公 孙 龙 惠 施 邓 析 墨 翟 等 哲人 重 现 象 、重观察 的科 学 启蒙 思 想被 忽视 、被 贬低, 应 该 说 不 无 关 系 。

( 《 指 物 论 》 第 四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自 从 郭 沫 若 氏将 “ 指 ” 字 解释 为 “ 概念 ”之 后 , 许 多学 者 虽 然 觉 得 不太 通 顺 , 总 不 敢 断 然放弃 此 说 。 其 实《 指 物论 》 这 一 段 明明 白 白 地 写着“ 生 于 物 之各 有名 ,不 为 指 也 ” 若将 指 字 解释 为概念 , 这 句 中 “ 名 ”字 又 是概念 ? 岂 不 成 了 “ 产生 于 物 质 中 的 是 各 种 概 念 , 不 为 概 念 也 。 ” 这 是 什 么 话 ?更 重 要 的 是 , 明 明 是 主张 “ 夫名 , 实 之 谓 也 ”“ 正 其 所 实者 , 正 其 名也 ” ( 见《 公孙 龙 子 · 名 实 论 》 ) 的 唯 物论 者公孙 龙 ,便 这样 不 由 分 辩 地被 划归 为 “ 唯 心 派 ” 了 , 冤哉!

( 《 指 物 论 》 第 五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本 段 全 句 一 气 直 下 ,层层 推 理 ,如 解 连 环。说 明“ 天 下 无 指 ” 的 原 因: “ 指 非 非 指 也; 指 与物 , 非 指 也 ” 。 一 旦 悟 出 “ 与 ” 字 不是仅作 “ 和 ”字 解 , 而 是 “ 相 并 列 、 相 比较 ” 的 意 思 , 必 然 深 叹 公 孙 龙 其 逻 辑 何 其 精 妙 优 美 。确 实 , 读 者 诸君尽 可 把 自 己 心 目 中 的 “ 物 质 ” 和 “ 现 象 ” 两 个 概 念 并 列 着 比较比较, 对于人来说, 哪一个先有?哪一个更实 在?哪一个更具基始性? 就可以理解公孙龙反复强调的是什么了。

( 《 指 物 论 》 第 六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近 代 中 外 学 界 ( 包 括 爱 因 思 坦 ) 有 一 种 论 调 , 认 为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缺 少 逻 辑 思 辨 和 科 学 精 神 。 认 为 中 国 古 代 哲 学 缺 乏 对 本 体 论 和 认 识 论 的 研 究 ; 中 国 人 偏 于 实 用 主 义 , 自 古 对 事 物 本源 和 论 识 可 能 两 问 题 没 有 兴 趣。看 来 持 此 论 者 是 没 有 读 过 《 公 孙 龙 子 》 。 《 公 孙 龙 子》 中 最 主 要 的 篇 章 《 指 物 论 》 就 是 一 篇 探 讨 事 物 本 源 和 认 识 可 能 的 文 章 。 它 从 认 识 论 的 角 度 分 析 现 象 ( “ 指 ” ) 与 物 质 ( “ 物 ” ) 的 关 系 , 逻 辑 严 密 , 思 想 高 深 。 它 不 但 不 “ 简 略 粗 糙 ” , 而 且 一 点 也 不 “ 牵 强 ” , 可 以 毫 不 夸 张 的 说 , 在 中 国 哲 学 史 上 前 无 古 人 后 无 来 者 , 在 世 界 哲 学 史 上 也 只 有 芬 奇 、 培 根 、 笛 卡 尔 诸 人 的 启蒙 思 想 和 科 学 精 神 可 与同 调。

公 孙 龙 在《 名 实 论 》 中 所 反 复 强 调的 : “ 以 其 所 正 , 正 其 所 不 正 ; 以 其 所 不 正 , 疑 其 所 正 。 其 正 者 , 正 其 所 实 也 ; 正 其 所 实 者 , 正 其 名也 。 ”这 些 话 说 的 不 就 是 实 事 求 是 的 科 学 精 神吗 ? 看 来《 公 孙 龙 子》 一 书 完 全 不 是 在 “ 治 怪 说 , 玩 琦词 ” 。 《 指 物 论》 的 主 旨 就 是 “ 正 名 ” ; 从 唯 物 主 义 的 现 象 一 元 论 的 立 场 给 “ 指 ”“ 物 ”两 个 概 念 正 名 。 遗 憾 的 是 ,只 是因 为 原 文 晦 涩 难 懂 , 二 千 年 来 , 被 视 为 “ 怪 说 ”而 埋 没 至 今 。看 过 上 面 的 译 文 后 ,我想人 人 都 难 免会 发 出 疑 问 :

何 怪 之 有 ?

下篇: 《 坚 白 论 》 发 微

经《指物论》一番推理,公孙龙论证了从人类认识过程来说,现 象是第一性的。现象又如何进入大脑呢? 必然仰赖于我们的感官。一 个志在探究事物本质、促进人类智识发展的人,在此之后自然会想要 进一步分析“感觉”了,于是公孙龙写出了《坚白论》。坚白者,触 觉视觉也。不遍举诸觉而仅论触觉视觉者,例举而概全也。

在论述感觉时,公孙龙创造了两个术语,一个是“离” ,一个 是“藏” 。尤其对于“离”字,公孙龙特别寓有深意;故《坚白论》 在其它古籍 (《墨子》《庄子》等) 中往往被直呼为“离坚白”。

“藏”字比较好理解,作动作讲是“收藏”“包裹着”的意思; 作状态讲是“隐身”“不见了”的意思。但这不是市井人语,而是

用来探讨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的哲学术语;“收藏”“包裹着” “隐 身” “不见了”不都是形象地描绘一种“需寻求(收藏)、待开解(包 裹着)、应探究(隐身)、可怀疑(不见了)” 的状态吗?公孙龙用它来 比拟什么呢?《坚白论》云:“‘有’,自藏也。 ”意思就是说:“万 物”都是“需寻求、待开解、应探究、可怀疑”的。公孙龙用“藏” 字来比拟客观世界(“有”)在人类面前所呈现出的状态。

公孙龙是公元前 300 年的中国人,他不可能知道后世和西方哲 学的语言形式。他所有的立论都是他的创见,他所用的术语都是他 的创造,当然不免会令习见普通哲学词语的人觉得怪僻晦涩生疏。 但人的理性,无论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近代哲学的始祖十七 世纪科学的创造者”(列宁语)笛卡尔说:“怀疑一切”。“…要想在科 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经久的东西,就必须……严肃地把我从前接 受到心中的一切意见一齐去掉” ,“…从前信以为真的东西,没有 一件我不能加几分怀疑…”。【注 21】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 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语)培根倡言:“人们之所以在科学方面停 顿不前,还由于他们像中了蛊术一样被崇古的观念,被哲学中的所 谓伟大人物的权威,和被普遍同意这三点所禁制住了”他号召“… 毅然决然扫荡一切陈旧学说和普通概念,并以由此而致的公允的理 解力去对待特殊 (即具体) 的东西作崭新的考查” 。【注22】公孙龙发 明了一个比拟性的“藏”字,简单易懂而且形象生动地概括了笛卡 尔、培根的许多繁复且未必透彻的论述。

自古无人读懂公孙龙《坚白论》中“力与智果”这个短语。绝 大多数前贤学者都视其为古籍误字错简鲁鱼亥豕而不予解读。其实

读《坚白论》时只要记起托马斯 ·霍布斯《论物体》中的一句话:“知 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象的心像”【 注 23 】 则“力与智果”四个字 立刻变得晓畅如同白话了。“力”者,指人类诸感官之能力,视力、 听力、等等(霍布斯谓“感觉”) ;“智”者,指大脑之功能(霍布斯 谓“想象”)。公孙龙与霍布斯一样,认为人类心目中对于“物”的 认知是感官与智慧相结合的果实。而且公孙龙进一步指出,人类心 目之外真实的物质世界, 对于人类却永远蕴藏着无限的可探究性; 公孙龙谓之曰:“自藏” 。他在“藏”字前特地加一个“自”字,无 非想强调“物”之可探究性是“物”的天然本性。

对于这个蕴藏着无限的可探究性的客观世界,人类应怎样去探 究它的秘密呢?公孙龙创造出“离”字这个哲学术语,以概括他的学 说的中心思想:要想探究“自藏”着的物质世界,就必须打破直观中 那个人为的综合体(“力与智-果”)的假象,把组成它的各种感觉一 个一个分别开来考察。他还接着指出:这一个一个的感觉,并不象 直观中那样看似简单明白一览无余,只有将这些感觉从囫囵的物中 分“离”出来, 在各种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下去考察它们, 才是取得 真知的唯一途径。

这“分别开”来考察的方法,公孙龙名之为“离” ,其实是后 世科学试验最常见的方法;科学史上许多有名的试验,像:付科的地 球自转钟摆试验、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的试验、伽利略自由落体和加 速度斜面试验等等,等等,无一不是用巧妙的办法将对象(物)的某项 性质从囫囵的物体分离出来加以观察和测量,从而以可感的事实数 据打破旧观念取得惊世骇俗的真知。广义而言之,“分别开”来考

察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取得真知的主要途径。甚至数学中的数;几何中 的点、线、面、体;力学中的质量、重量、力、速度、加速度……等 等,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先哲们将囫囵的物分离抽象后观察、研究、 测量的结果。故《坚白论》云:“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

人类之所以能从中世纪的阴影中走出来,打破经院哲学的桎梏, 步入现代社会; 这期间许多伟大的哲学家, 高举科学精神的大旗走 在时代的前列是功不可没的。这些哲学家中有理性主义者如笛卡尔、 斯宾诺莎……,也有经验主义者如培根、霍布斯……,所标榜的主义似 乎是相左的, 但在他们的著作中却有一个非常共同的立场, 这就是 科学精神。 实际上笛卡尔、斯宾诺莎、培根这些哲学家本人就是在 不同的科学领域有开创性树建的科学家; 而当时的许多伟大的科学 家如伽利略、牛顿也同时是哲学家。

科学精神的基本诉求就是:重新检验一切固有的观念和权威, 不 承认任何未经证明的原则。正如罗素所言: “显出科学家本色的,并 不在他所信的事,而在他抱什么态度信它、为什么理由信它。科学家 的信念不是武断信念, 是尝试性的信念; 它不依据权威、不依据直观, 而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注24】正是在科学精神的土壤中,萌芽生 长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科学家;最终,茁壮成长为今天的科学世 界。对于十七世纪产生的科学精神无论如何评价,均不嫌高!

公孙龙在《坚白论》中所主张的其实也就是这种科学精神; 公孙 龙的“离 ”“藏 ” 观点, 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哲人对科学精神的哲 理表述。中国古代两千年前真的会有这种类似于培根、笛卡尔等哲人 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吗?请看:

( 《 坚 白 论 》 第 一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石头存在在先,人类得到石头的感觉在后,这无庸置疑。列宁说: “不 通 过感 觉 , 我们 就 不能知 道 实 物 的任何 形式 , … ”【注25】 合二意成一句绝对正确的表述:石头 (实物) 在先,坚白 (感觉) 在后, 人对石头 (实物) 的认知在更后。但这句话中有一个词 (石头) 使用时 会有歧意。它可以指客观存在的“实物”,也可以指人类对这实物的认 知。实物属于物质,认知属于意识,二者之间显然不能划等号。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假思索地认为实物之石即是其认知之石,所以通 常人们即便在后者的意义上使用它,也误以为它具有前者的意义。其实 既然把后者定义为“人类对这实物的认知”,却以为人能超过“人类对 这实物的认知”来使用这个词,本质上即己陷于悖论。只有进行科学研 究或逻辑推理时这个词才会偶尔以其前意进入人的语言里。公孙龙有感于上述事实,因而创立“石藏”说,以告诫世人:因为 人对物的认知完全依赖于人的有限且易误的感官,所以这认知必然是处 于一种“需寻求、待开解、应探究、可怀疑”(即“藏”)的状态。在“石 藏”说的基础上,公孙龙揭示出《坚白论》的主旨:只有将各种感觉分 别(即“离”开来)观察研究,才能得到“藏”着的物的真知。公孙龙像大多数人一样,是在“人类对实物的认知”意义上使用“石 头”这个词。所以他说:“ 天 地 与其 所产焉 物 也 ” ;又 说 : “ 石 其 无 有 ”,丝 毫 不觉 自 相 矛盾 ;也 不 觉 得 需 要在 “ 石 ” 字 前加 上 “ 人 类 所 认 知的 ”这 么 一个 啰 嗦的 定 语 。 为避 免将 本 质 是 机 械 唯 物论 者错认 是 唯 心 主 义 ,这 点 必 须 预 为 申 明。

( 《 坚 白 论 》 第 二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坚白是人的感官直接从客观世界中获取的;除客观世界以外,不依 赖别的而存在,也互不依存。为逻辑完满,原文用了两句形式相同的话 以明其“互” 。 (公孙龙处处不忘逻辑;在模糊词语的世风中强调对逻 辑的提倡) 。说坚白互不依赖而能各自独立存在;是为下文说石头需依赖坚白, 不能独立存在作铺垫。古今学者解释本段之“二”为“石加白”或“石加坚”,不符公孙 龙的本意;只因都未懂“石藏”说为《坚白论》的思想基础也。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客方虽然先说了两句作前提,但第三句话并非这两句前提的推论, 而是另诉之于直观。从形式逻辑来讲,客方属于犯了“充足理由律”中 “推不出”的错误。

( 《 坚 白 论 》 第 三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前人未读懂作者的主旨,就字猜意,疑 “谓”是“循”之误字。其实“不可以谓”即无所可谓,乃“根本没有” 的意思。“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与“天下无白不可以视石”是一句不 是两句;是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全句的意思是与前边客之诘问“非 三也?”相对应,说石头不能计算为第三个感觉之原因。公孙龙说:人对 石头的感知必需依赖坚白的感觉才能存在,倘若坚白的感觉没了,人对 石头的感知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它不可以计算为第三个感觉。公孙龙并非说客观的石头不存在。他只是想告诉我们,人类一切知 识都是来源于经验,人类的头脑中没有先天的知识。即便一块石头,对它 的认知也完全是由人的各种感官取得,没有超于感官的认知。无石之说 只是极而言之,一种修辞而已,今人读它不可过于拘泥于字面。其实公 孙龙已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藏”字来描写客观存在的石头的状态。他既 言存在是“藏”着的, (即处于“需寻求、待开解、应探究、可怀疑”的 状态);则其意并非“存在即是被感知”之类唯心论,明矣。读公元前 300 年中国古人的文章,应立足于作者之主旨,抉其幽而 发其微;不可因与哲学史内某派字句相近,即断章取义而曲解附会将其 纳入某派。因中国哲学未必可削足适履而纳入西方哲学之框架也。

( 《 坚 白 论 》 第 四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自古人人都说《公孙龙子》难懂,其实只要理解了公孙龙在缺少实 事求是和逻辑推理的文化风气中独树一帜的苦心孤诣;从这个视角去看 他的书,就不难懂。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人的理性是相通的。“ 自藏”二字若为市井人语就是“ 自已藏起来了”的意思。但作为 哲学术语,“ 自 ”是天然本性的意思,本性如此, 那意思就是从来就如 此,永远会如此。公孙龙在藏字前加一 自字,显然是在强调石头(物)的无 限的可探究性。经过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哈勃、洛仑兹、 普朗克、卢瑟福、薛定谔……等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不懈地探究,对物 质的认识一步步深化,但今天人类敢说面前的物质已经完全被认知了 么? 敢说分子、原子、质子、电子、超子、夸克、……这神秘的微观己 至底止? 敢说地球、太阳系、银河、大爆炸、红移、黑洞、 ……这神 奇的宏观己到了尽头?当年在公孙龙生活的时代, 恐怕社会上人人都毫不犹豫的认为面 前的石头(物质)是己知的、一览无余的, 正像《坚白论》中的客方那样。

( 《 坚 白 论 》 第 五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前此四段只一个目的:启发读者分析自省,区分感觉得到的事物与感觉 不到的事物之间本质的不同;从而为这第五段作铺垫。这段开始,公孙龙提 出了《坚白论》的中心思想:“离” 。“离”是什么意思呢?作动作讲它是 分开、拆散、遗弃的意思;作状态讲它是松散、崩解、孤立的意思。因为(对 于人来说)物是永远可怀疑而待探究(“藏”着)的;所以,我们只有把关于物 的感觉从似乎是囫囵而直观的“物像”中一一分离出来考察,才能获得真知。 公孙龙将这“一一分离出来考察”简称为“离”。公孙龙还是用:以“藏”字来概括人类面前的物质世界的状态 这种表 达手法,创造出了“离”字。以比拟、隐喻、拟人或夸张、暗示等等修辞 手法来表达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特色。

( 《 坚 白 论 》 第 六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人类的诸感觉,视觉、触觉等,确然是单纯且孤立的;在感觉这个层次 它们并未组合在一起,(组合是在大脑中形成的)。这事实虽然非常直观而显 然,但却只能诉之于每一个人的自省,并无法证明。 公孙龙迫于此情,而设 计出这一段主客问答。启发读者自己去体会:“四边形长和宽的关系”与“颜 色硬度和石头的关系”,两者在逻辑概念上性质的不同。四边形,它的长是宽的长度,它的宽是长的宽度,──这是直观显见不言 自明的,(你只要看着面前的任何四边形便可知道)。但客观世界中的石头是 否一定是我们感觉中的坚白那样的石头?我们感觉到的坚白是否就是客观世 界中石头本性固有的坚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四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那样直观显见不言自明。显然,与四边形一比,后者确是可怀疑且待探究的。读者应注意:石头可怀疑待探究,是第一层次的可怀疑待探究,公孙龙名 之曰“石 自藏”;坚白还是可怀疑待探究,这是第二层次的可怀疑待探究,公 孙龙名之曰“离坚白”。

( 《 坚 白 论 》 第 七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因为一切知识都应立足于证据,感觉不到就是没有证据。按培根、笛 卡尔、罗素等哲人所言,没有证据的信念,既不科学也不合逻辑。科学精 神和逻辑思维是公孙龙永远的诉求。公孙龙抓住客方承认“人有感觉不到的”这一事实,立即正面宣示 《坚白论》的主旨:不但应该把感觉不到的离弃;而且还应该把感觉得到的 组成物体的各种感觉逐一分离开来研究。

( 《 坚 白 论 》 第 八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客方问:“为什么要把人类感官得到的各种感觉分离开来呢?” 这个 问题很重要。其实客方也就是问:你提倡把人类感官得到的各种感觉分离开 来意义是什么?下面公孙龙从两个方面回答了客方的问题:一,人类其实还完全不知 道坚白(等诸)感觉的本质。二,人类还未掌握坚白(等诸)感觉变化的规律。 在公元前 300 年,公孙龙心 目中当然不可能有物理学这个概念。但读者可 以从后文对坚白所发的问题和所举的具体事例中感受到,公孙龙所探究的 本质和规律,用现代人的概念来表述,显然属于物理学的本质和规律;而非 社会学或心理学的。苦于答词稍长,无法容纳在一个页面中,只好将客问单独作一段分出。 因为《坚白论》诘屈聱牙,故尽量按意分页,以便不熟悉原文的读者条理清 楚一 目了然;因而各段长短难免参差不齐,敬请谅解。

( 《 坚 白 论 》 第 九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什么是:硬度的物理学本质?什么是:颜色的理化生物学本质?很多 聪明学生会思考或向老师提问。但却有很多大儒还认公孙龙的问题为怪说 畸词而视若等闲。可见探寻真理之兴趣乃人之异禀,非关学问也。关于硬度,物理学是这样说的:物体硬度主要和分子或者原子的分布 有关系,又与其分布的结构有关系,同时还与其结构过程的完美程度有关 系。例如:碳黑是碳原子杂乱的排列;石墨是碳原子平行单键排列;而金刚 石是碳原子四键立体共用排列;三者之硬度差别巨大。关于颜色,公元前 300 余年亚里士多德就已经讨论过光和颜色的关系, 但真正阐明两者关系的是牛顿。歌德也曾经研究过颜色的成因。托马斯 ·杨 在 1801 年第一次提出三元色的理论,后来亥姆霍兹将它完善了。1960 年 发现了人眼内部感受颜色的因素,从而确定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无独有偶,在公元前 300 年的中国,也有一个人想要探寻硬度和颜色 的本质。显然,那时代人类的知识还完全没有具备解答这问题的可能。但 这人没有不懂装懂,也没有牵涉到怪力乱神;而是凭借逻辑,分析事实、 推理、阙疑,这不是科学精神又是什么?这个人就是公孙龙。

( 《 坚 白 论 》 第 十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力与智果”是公孙龙独创短语,他把人类对于“物”的认知,描述 为视力、听力、等等感官之力与智慧相结合的果实。本篇前边正文引托马 斯 ·霍布斯《论物体》中的一句话:“知识的开端乃是感觉和想象的心像”【注26】与公孙龙独创短语“力与智果”相印证,以启发读者对它的理解。其实,下边这段摘录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文字更完整,也更有 启发性:“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 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 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注 27】看来, 公孙龙也无非是在倡议:把“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 的那个“果”,分离还原为 “多样性的”“直观和表象”罢了。自古以降,学者均未读懂“力与智果” 这个短语,往往以为是古籍鲁 鱼亥豕错简脱漏的遗留。也如同前边原文中的“不可以谓”的“谓”字, “以相盛盈”的“盛”字,因为未读懂全文的主旨和推理逻辑,只好判断 是古籍错字,或不予索解,或随意猜改原字,贻误后学,良可慨叹。

( 《 坚 白 论 》 第 十 一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人要看到颜色,必需有光,还必需有眼睛。──公孙龙是这样归 纳关于颜色的知识。这不像古代诸子的文章,倒很像是《颜色学》中 的一句。其实在公元前 300 年亚里斯多德就有关于颜色与光的论述。 继亚氏之后笛卡尔、牛顿、甚至诗人歌德、哲学家黑格尔都有论光与 色的专著。只在崇儒尚道的中国比较稀见罢了。公孙龙观察到在物体高光处却反而只见闪光而看不见颜色。他还 注意到当光线直射眼睛时人会看不见颜色。他将这些观察记入《坚白 论》中,期待以分“离”之法,予以研究,取得正解。在满脑子文治武功封侯拜相的儒生眼里,这些是何等的琐碎渺小 无足挂齿的屁事。但在牛顿的笔记手稿中有着这样的记录:为什么水比水蒸汽更清沏透明?为什么煤是黑的,煤烧成的灰反而是白的?读者诸君看了牛顿的手稿中如此条目,我猜想对公孙龙上边关于 光、色、眼晴的细微观察,也当一改旧观,予以刮目相看吧?

( 《 坚 白 论 》 第 十 二 段 )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解说]:公孙龙进一步补充论据,说明人的感觉对产生感觉的物理条件与 生理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从而导出结论:只有把各种感觉分离开来, 放在各种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中去研究它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

培根在 1620 年出版了他的《新工具》一书,其所谓“新工具”指 的是新的“解释自然的艺术” ,“真正的归纳法” 。培根说:“我们 唯一的希望就在于真正的归纳法”【注28】 他倡导“借一种布置井然 的实验程序,径直从感官出发来替人类理解力开辟一条道路”【注29】; 为此培根制定出一整套推理方法:清除“四种假像”,按“三表法”来 归纳现象,以九种思路(“九助力”)来分析现象,他还推荐了八种实验

方法(“实验八法”)。培根自认为这是一本写逻辑的书,实际上这是

...... 的思路与方法,. 教导人们怎样去策划、.设计科研方案。今天的科研 方案设计人也许会认为培根的“三表法”“九助力”“实验八法”太 简单,但在三百九十多年前,一切科学均在萌芽状态,人类有范例的科 学研究还未开始时,这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新工具》中,培根以“热”为例,为了研究“热”的本质, 他从眼前各种囫囵的物质中分离出二十八种热的感觉来研究,这二十 八种热的感觉包括:太阳光,雷电,火山,燃烧的固体物,生石灰上浇 水……等等,等等。【注 30】倘若公孙龙读到培根的《新工具》,必 会颔首微笑而言曰:“离也者天下,岂独‘热’也”公孙龙虽然没有举“热”作为例子,但他举了两个和“热”很类 似的事物:“硬度”(坚)和“颜色”(白)。看来公孙龙倡言把感觉从人类自以为明显无误一览无余囫囵在眼前的物质中分离出来研究,也像培根一样,只不过先知先觉地从哲学的角度预言现代的科学研究一部科学方法论。在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研的时代,探讨科学研究

....................

这件事而已。.

在公元前 300 年,人类还根本没有科学这个概念。在认为人类应 该对眼前的世界进行“科研” ( “离”) 的先知先觉的哲人心目中, “科学”是怎么样的?公孙龙知道的,比每一个小学生知道的都少得 多。这就是《坚白论》常常令读者觉得用词晦涩,立意不显豁、不透 彻的原因。在那仅靠灯火照明、靠捶击石的时代,指出应该借光和捶

《 指 物 论 》 正 解来分析当时的人们自以为已经全知,其实还远远未能明白的硬度和颜 色, 其震撼性的先知先觉是粗心的读者往往极易忽略的。

诸君不妨想一想: 今天学生书包里的那些课本, 诸如力学、光 学、数学、几何……哪一门学科不是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他们将 人类的感觉从囫囵在眼前的物质中分离出来进行实验研究而总结出 来的? 那些声、光、电、热、力;点、线、面、体;速度、运动……哪 一个概念不是将人的感觉从眼前的物质分离出来观察测量而创造出 来的?

可惜因为封建社会实用主义目光短浅的思想影响,公孙龙的这 些先见预言,在中国古代未能实现。而后由培根笛卡尔等哲人倡导的 科学精神,生根开花而成就了今天全人类辉煌的科学世纪。

惜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引 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注 1】 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第 574 页-1

【注 2】 见《李约瑟文录 · 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3 页。-2

【 注 3】 见 李 约 瑟 :《 中 囯 古 代 科 学 思 想 史 》讧 西 人 民 出 版 社 ,1999 年 版 第

222~ 226 页 。 -2

上篇

【 注 4】 见 高 流 水 .林 恒 森 :《 慎 子 、 尹 文 子 、 公 孙 龙 子 全 译 》 贵 州 人 民 出 版 社 1996 年 版 第 172 页 .-3

【 注 5】 见 《 杜 国 庠 文 集 》 第 537 页 。 -4

【 注 6】 见 庞 朴 :《 公 孙 龙 子 译 注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74 年 版 第 20 页 .-4

【 注 7】 见 高 流 水 .林 恒 森 : 《 慎 子 、 尹 文 子 、 公 孙 龙 子 全 译 》 贵 州 人 民 出

版 社 1996 年 版 第 187 页 .-4

【 注 8】 见 屈 志 清 :《 公 孙 龙 子 新 注 》湖 北 人 民 出 版 社 1981 年 版 第 29 页 .-4

【 注 9】 见 高 流 水 .林 恒 森 : 《 慎 子 、 尹 文 子 、 公 孙 龙 子 全 译 》 贵 州 人 民 出

版 社 1996 年 版 第 174 页 .-5

【注 10】 均 见 《 汉 语 大 字 典 》 第 六 卷 1988 年 版 3677 页 。 -6

【注 11】 见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年版 第 12 页 .-7 【注 12】 见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4~ 5 页 -7. 【注 13】 见北魏 · 郦道元:《水经注 ·卷二十漾水》时代出版社 2001 年版 155 页。-7 【注 14】 见 陈 孟 麟 : 《 墨 辩 逻 辑 学 》 齐 鲁 书 社 1983 年 版 348 页 。 -8 【注 15】 见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笫 2 卷 163 页 。 -10

【注 16】 见 培 根 : 《 新 工 具 》 第 107 页 商 务 印 书 馆 1984 年 版 -10 【注 17】 见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第 2 卷 163 页 。 -10

【注 18】 见 《 列 宁 选 集 》 第 二 卷 第 308 页 。 -10

【注 19】 见 《 莱 奥 纳 多 · 达 · 芬 奇 笔 记 》 生 活 · 读 书 · 新 知 三 联 书店 1998

年 版 第 8~ 9 页 -1 1

【注20】 洛 克 : 《 人 类 理 智 论 》 见 《 西 方 古 典 哲 学 原 著 选 辑 》 商 务 印 书 馆

1975 年 第 二 版 366~ 370 页 -12

下 篇 《 坚 白 论 》 发 微

【注21】 笛 卡 尔 :《 形 而 上 学 的 沉 思 》 见《 西 方 古 典 哲 学 原 著 选 辑 》 商 务 印 书 馆 1975 年 第 二 版 157 页 和 159 页 -18

【注 22】 见 培 根 : 《 新 工 具 》 第 61 页 和 76 页 商 务 印 书 馆 1984 年 版 -18

【注23】 见霍布斯:《论物体》商务印书馆 2019 年版第六章 85 页-19

【注24】见 罗 素 《 西 方 哲 学 史 》 卷 三 第 一 篇 第 六 章 第 46 页 商 务 印 书 馆 1976 年 版 -20

【注 25】见 《 列 宁 选 集 》 第 二 卷 第 308 页 -21。

【注26】见霍布斯:《论物体》商务印书馆 2019 年版第六章 85 页-30

【注 27】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 12 卷第 751 页-30

【注 28】见 培 根 : 《 新 工 具 》 商 务 印 书 馆 1984 年 版 第 10~ 30 页 -32 【注 29】 见 培 根 : 《 新 工 具 》 商 务 印 书 馆 1984 年 版 第 59 页 -32

【注 30】见 培 根 : 《 新 工 具 》 商 务 印 书 馆 1984 年 版 第 118 页 ~ 120 页 -33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得到太月香学、状元台茶叶、贵龙森宝、花宝峰业、岳麓书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邵雷剪纸等合作伙伴大力支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