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坤:方孝孺姓名字号之精神品格——写在方孝孺殉道620周年之际
资讯
资讯 > 正文

李金坤:方孝孺姓名字号之精神品格——写在方孝孺殉道620周年之际

作者:李金坤(江苏大学文学院)

摘 要:方孝孺的姓名、字、号、称誉等语言符号,别具意蕴,耐人寻味。结合其生平事迹进行探究阐析,从中即窥见一代大儒、名臣的非凡精神与可贵品质:刚正不阿的意志、忠君报恩的孝心、威武不屈的气概、视死如归的淡定、勤奋好学的品行、崇尚圣贤的美德、德才双美的形象,诸如此类,无一不是留给后人一笔十分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理当从中汲取思想元素、精神营养,以之滋养灵魂,砥砺意志,丰富精神,提高境界,家国富情怀,铁肩担道义,为振兴中华、繁荣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方孝孺 姓名 字号 精神 影响

姓名字号,是一个人的家族血脉、思想修养、文化气象、精神品格的具体表征与折射,故而,人们对之都是郑重其事、绝不随意的。常言道: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而一个人的名、字、号,则同样是“如其人”的。“应当说,名实相符是大多数人的追求。据《明季北略》云,闯王李自成是米脂人,原名鸿基。少时孔武有力,好习刀棒骑射,自谓大丈夫当自成自力,横行天下故改名曰自成。他的名和实是相符的。”[1]明朝遭受“株连十族”惨绝人寰凌迟酷刑的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更是名与实相符的典型人物。读懂、了解、弄通了方孝孺的姓名字号,其精神品格便一目了然,令人油然而生崇敬、钦仰之情焉。方孝孺(1357 -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凌迟于南京聚宝门外, 时年46岁。后来,南明弘光帝时追谥号为“文正”。本文拟就方孝孺之姓、名、字、号等作一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探论,以窥其精神品格之一斑。

其一、方孝孺姓名之意蕴——正直仁孝誓报国。先看“方”之姓。方氏,汉族姓氏。方姓,在新百家姓中排第67位,旧百家姓中排名第56位。出自方雷氏,至今已有近4700年的历史。黄帝伐蚩尤时,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为河南省禹州市),称方雷氏,子孙以地为氏。周宣王时,方氏的始祖方雷的63世孙方叔先后奉命征伐淮夷,击退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侵扰,又率兵车三千讨伐不听号令的楚国,平定过荆蛮的叛乱,为周室的中兴立下了大功。《诗经·小雅·采芑》云:“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郑玄笺云:“方叔先与吉甫征伐猃狁,今特往伐蛮荆,皆使来服於宣王之威,美其功之多也。”后人遂多以“望隆方叔”的恭贺用语,希望对方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与声誉。因此,后世不少方姓宗谱即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方孝孺之姓亦属周大夫方叔之脉承。方者,端也,正也。正直刚贞、心正志宏的端庄品格,为国立功、以德服人的家国情怀,这些无疑是对方姓意蕴的最佳诠释。次看“孝孺”之名。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高度重视。“‘孝’民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粘合剂,中华文明的深层底蕴,也是东方文明的突出标识。它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文化纽带,对中华文明的长期赓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8)孔子的学生曾子还专门撰著了一部百世流芳的经典著作《孝经》,成为后世人们积善行孝、报恩家国的行为指南与不二法门。所谓:“百善孝为首”,正是体现了孝道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永恒性的无可替代的思想价值与社会意义。方孝孺姓名中的“孝”字,由其行事经历观之,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承传父志,好学上进。其父方克勤5岁能读书,10岁即能将“五经”烂熟于心,长成之后,读书益勤,涉及面亦更广。如此苦读好学的良好家风,自然使得年幼的方孝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觉传承着方家好学上进的良好家风。孝孺虚3岁时,即能识数,虚5岁时即能读书作诗,虚6岁时即能作出用语老到而识见高远的《题山水隐者》七绝。诗云:“栋宇参差逼翠微,路通犹恐世人知。等闲识得东风面,卧看白云初起时。”孝孺幼时读书时,“见典册所载圣贤名字,或良将相形貌,辄默记,欣然有愿慕之志。”[3] 9岁时,孝孺已能将“五经”全部背诵,日积月累,读书甚广。而所作文则雄迈醇厚,下笔千言,乡人有“小韩子”(小韩愈)之称。孝孺承传其父好学家风,无疑也是孝道的真切体现。二是感念恩师,不负厚望。孝孺拜致仕回浦江家乡的68虚岁宋濂为师。宋濂博学鸿才,气质豪旷,秉性刚正,元朝廷征其出任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受,带领弟子入龙山潜心著书立说。其文集为刘基推为当今文章第一。朱元璋甚重其才,明朝建立后,宋濂即任《元史》总修,历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名重一时,威扬八方。朱元璋曾评价说:“事朕十九年口无毁言,身无饰行,宠辱不惊,始终若一,抑可谓贤矣。”(《罪惟录》列传卷八《启运诸臣列传》中《宋濂》)对孝孺而言,他能够拜学于如此鼎鼎大名的老师,委实是三生有幸的美事。因此,在浦江太史门4个寒暑,他如饥似渴,如鱼得水,废寝忘食,尽心问学,焚膏继晷,情高万丈。故而文章日佳,见识日精。传说有一次明太祖令宋濂作《灵芝甘露颂》,并赐酒,宋濂不胜杯杓,结果大醉,忘记了作颂大事。这还了得,违背皇旨,必死无疑。宋濂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谁知孝孺已替老师写好了。师命无碍,皆大欢喜。平素,宋濂非常喜欢孝孺这位得意门生,将他喻之为百鸟之凤凰。师生情深,难以言表。后来,当孝孺听闻恩师宋濂因胡惟庸案在遭全家发配的途中自缢而亡的噩耗时,肝肠寸断,恸哭泪飞。在祭文中,他以万分悲愤与沉痛的心情,抒发了对专制政权的愤懑与不满之意绪,为恩师大鸣冤屈。其云:“公之量可以包天下,而天下不能容公一身;公之识可以鉴一世,而举世不能知公之为人。道可以陶冶造化而不获终于正寝,德可以涵濡万物而不获益其后昆!”(《逊志斋集》卷二○《祭太史公八首》之四)从这段义愤填膺的慷慨陈词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孝孺对恩师的刻骨铭心的崇仰与钦敬之情。感恩师德,恒念师情,亦是孝的一种行为与美德。三是誓死忠君,以身殉道。如果说承继父志、感念师恩是孝心的直接体现的话,那么誓死忠君则是孝心的最高境界。“孝的义务方都是‘子民’——在家为子女,在果为‘子民’、‘臣子’,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体制中,尊长、忠君与孝老是一致的,所以,以孝修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以孝平天下不仅不矛盾,而且是步步递进的,孝无逃于天地间。” [2](4)方孝孺正是一位将孝父德报师恩的孝道自然扩大到忠于国君层面的忠孝和谐统一的完美践行者。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朱棣最主要的谋士僧道衍(俗名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云:“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八《壬午殉难》)朱棣点头应承。燕师进入京城,燕王4次派人召方孝孺,可他坚决不从,逼他去见,他则干脆穿上丧服而去,昼夜号哭,如丧考妣。朱棣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被召至朝廷,仍然身着丧服,恸哭不止。当朱棣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文房四宝,并告之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则大批数字:“燕贼篡位。”遂掷笔于地,边哭边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提高嗓门吼道:“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孝孺回敬道:“便十族奈我何!”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八《壬午殉难》)朱棣勃然暴怒,命卫士将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孝孺挣扎着犹将鲜血飞溅到御座之上,骂声喃喃不绝。建文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赴死,作《绝命词》云:“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俢。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又见樵夫携斧砍松,孝孺又口占七律一首:“樵夫携斧入山巅,斫倒苍龙撼九天。老骨劈开鳞剥落,赤心剖出血腥鲜。精魂化作三更火,正气翻成半壁烟。只恐鹤归无立处,长空依旧月娟娟。”一代大儒的“程朱复出”的“读书种子”方孝孺在聚宝门(今南京中华门)就这样极其悲惨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时年46岁。就在方孝孺遭戮的次日,其先人墓全部被掘开焚尸灭迹。凡与孝孺关联的九族,皆受刑于聚宝门外,共残杀7日才毕。行刑之际,恸哭之声遍地,观者无不为之潸然泪下。连同诛杀的门生朋友,共计十族873人,开中国历史上残酷株连之最。可是,对于他的惨死,却未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公正评论。许多人都认为方孝孺的行为乃是“愚忠”的表现,有的还批评他言辞过激才导致诛灭十族,又说他不识时务、死读书所致,是“腐儒”、“书呆子”。如今更有人指责“方孝孺是没有心肝、极端自私地漠视他人生命的十足的自私之人”,“是冷血、泯灭人性之人。”当代众多思想史、文学史、学术史著作等也对此人避而不谈。其实,这些都是偏颇一面之词,不切合孝孺的思想实际与道义境界。当然,也有主持正义、深中肯綮的公道评价者。如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师说》一文中对方孝孺的殉难作了充分的辩解,严正指出:“以九死成就一个是,完天下万世之责。其扶持世教,信乎不愧千秋正学者也。” 黄宗羲所言之“是”与“责”二字,指的就是“扶持世教”的政治主张和不与谋王篡位乱臣贼子同流合污的担当与责任。用今语论之,就是出于信仰与主张。据《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记载,胡适对方孝孺之死的评价亦甚为中肯公允。他说:“方正学就是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有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正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人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言之凿凿,令人信服。赵映林先生对方孝孺之死的看法亦颇为圆融而切实公正。他指出:“方孝孺之以死抗争而不屈,除……君臣思想契合,犹如榫卯投合,以及报答建文帝的知遇之恩外,更为重要的深厚思想基础乃是他秉承儒家的一贯道统,恪守儒家‘正统’观念,注重理气修养,承袭固有文化传统。理学强调的君臣大义,是孝孺矢志不渝的追求,‘事莫重于纲常,忠莫大于报主’,决定了孝孺为维护传统文化精神而愿为之殉道,杀身成仁。”[4]由中国君臣关系史角度观之,历代大臣们于改朝换代之际,一般都是秉承忠于本朝君主而不愿委身新朝君王的正统观念的。以忠于本朝君王为荣,以委身新政君王为耻,所谓“好臣不事二君”、“好女不嫁二男”是也。因此,乾隆皇帝在清史编写中对那些侍奉过二君的臣子们,则专列《贰臣传》,忠奸荣辱,泾渭分明。其宗旨就是告诫当朝官员们,要忠于本朝,决不能做新朝之官。方孝孺之所以甘愿遭受如此残酷的死亡悲剧,甚至于付出诛灭十族、杀戮873人的巨大代价,其关键就在于坚守正义道统与主张信仰,恪守爱国诗人屈原以来所形成的忠君报国、守正感恩之优秀道统,以彰显士人君子的可贵精神与人格魅力。

孝孺之“孝”意内蕴,以上所论三点,已基本包举无遗。至于孝孺之“孺”意内蕴,依然丰厚而诱人。孺,本意指小孩子,尤指幼儿。又当亲属讲。作形容词,则可释为幼稚、年少、亲睦。也可当动词讲,通“乳”,作生育讲。若再延伸阐释,孺即孺子牛也。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所载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一出,便使孺子牛精神得以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以孺子牛精神来衡量方孝孺忠君爱国、甘愿奉献的无私行为,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其二、方孝孺字“希直”、“希古”之寓意:崇尚刚直慕古贤。

这里的两个“希”,都是指仰慕、希望的意思。因此,“希直”、“希古”之字,则表达了孝孺崇尚刚直坚贞的品格,仰慕古代先贤的心志。燕王朱棣进京后曾4次派人召孝孺,他坚持不从,在强大威逼下,他即穿一身孝服去见,且昼夜号哭。朱棣要他草拟诏书,他仍然身着孝服,恸哭不止。直至面临诛灭十族之极酷之时,孝孺毅然绝不草拟诏书。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刚直坚贞意志、忠于当朝国君、绝不做贰臣的正直气骨,正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孝孺一身尚古好学,崇尚圣贤,以为立身行事之楷模。他回顾自己童年勤奋苦学的经历时说过:“自少唯嗜读书,年十余岁,辄日坐一室,不出门户,当理趣会心,神融意畅,虽户外钟鼓鸣而风雨作,不复觉也。”他认为:“(唯有)圣贤之学,可以自立,外至者不足为吾轻重也,遂有慕乎道德之心。”(《逊志斋集》卷一一《答俞子严二首》之二)及稍长,便以“伊尹、周公自望,以辅明王,树勋业自期,视管、萧以下蔑如也。”(《逊志斋集》卷一五《茹茶斋记》)坚信:“周公、孔子与吾同也,可取而师也。颜子、孟子与吾同也,可取而友也。” (《逊志斋集》卷一七《茹茶斋记》)孝孺以圣贤为师为友,正是其“希直”、“希古”之字的最真最佳注脚。

其三,孝孺“逊志”之号之内蕴:谦虚谨慎情志高。孝孺一贯勤奋好学,谦虚上进,曾以“逊志”作为自己的书斋名,激励鞭策,自立自强。正如其幼年作《言箴》所云:“发乎口,为臧为否;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呜呼,其发也可不慎乎?”(《逊志斋集》卷一《幼仪杂箴》之九)这段话强调了“三思而后行”的“慎于言”(《论语•学而》)的重要性,继而强调了谨慎行事美德之重要性。《席铭》云:“燕安溺人,甚于洪波。身溺可济,心溺奈何?”又如《门铭》云:“非礼之事勿行,非义之货勿入。”“礼仪所出是为清门,悖傲所出是为祸门,货财所出是为幸门,仁(圣)所出是为德门。”(《逊志斋集》卷一《杂铭》)以上所列诸条关于谨慎为人、智慧处世的名言警句,竟然出自一个小小少年之口,实在让人惊叹孝孺修身养性、韬光养晦的超凡脱俗的思想水平与精神境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宁府上房对联)幼年时的孝孺身怀谦逊好学的美德、慎言谨行的品性,早已臻至学问洞明、文章练达的进退自如、从容淡定的人生理想境界。何以至此,逊志好学、虚怀若谷者也。

其四、称誉孝孺两“先生”之韵味:博学厚德为治国。孝孺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先生,一般是对文人雅士读书或教书者的一种雅称、美称或尊称。缑城先生,是孝孺故乡对这位勤奋好学、聪慧超凡优秀少年的美称。换言之,即是勤学上进的楷模与典范。正学先生,是人们对其端庄儒雅性格与正派切用学问之教书人的赞誉。而缑城先生与正学先生两个称呼,合而论之,就是勤读苦学,报效国家,做一个切实有用、雅正诚实的栋梁之才。所谓“读书种子”,正是缑城先生与正学先生两称呼的形象比喻。孝孺这种读书勤苦、学品端正的可贵精神与美德,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激励、批判、鼓舞与鞭策作用。

其五、孝孺谥号“文正”之美意:才茂品正百世芳。 孝孺“文正”之谥号,乃南明弘光帝时所追赐。谥号是对一个人生平事迹的最简洁、最准确、最权威的概括。谥号很多,如“文忠”、“文襄”、“文恭”、“文成”等等,而“文正”谥号规格则是最高。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载:“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关于“正”则云:“……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可见,“文正”谥号,庶几接近完美矣。从北宋始,“文正”谥号之地位正式被提高。这是司马光首先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显然,“文正”谥号成为对于人臣最高之评价的褒词了。方孝孺的“文正”谥号,明朝仅有5人获得。而中国历史上获得“文正”谥号者,也仅30余人。可以这样说,方孝孺受赐“文正”谥号,是对他学品与人品极佳的最高评价。这对方孝孺而言,是何等不易,何等自豪,何等荣耀,何等伟大!孝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谈到方孝孺,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都会唏嘘不已、感慨万端而心情沉重,惟有“读书种子”这一美誉,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书籍乃人类进步阶梯,知识可改变人生命运。不论沧海桑田,朝代更迭,读书求知永远是人间真理、生活指南、幸福灯塔。

以上就方孝孺的姓名、字、号、称誉等词语符号,结合其生平事迹进行探究阐析,从中可以窥见一代大儒、名臣的非凡精神与可贵品质。其刚正不阿的意志、忠君报恩的孝心、威武不屈的气概、视死如归的淡定、勤奋好学的品行、崇尚圣贤的美德、德才双美的形象等,无一不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十分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从中汲取思想元素、精神营养,以为滋养灵魂,砥砺意志,丰富精神,提高境界,家国富情怀,铁肩担道义,为振兴中华、繁荣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行文至此,余意未尽,遂草拟联语一幅及七绝一首,聊表对“读书种子”、“正学先生”方孝孺的钦慕与崇仰之情。

联语为:两希逊志读书种;双正先生孺子牛。七绝为:十族残屠四海怜,忠君不移泣苍天。读书种子铮铮骨,英气如虹映碧泉。

读书种子千古!

正学先生不朽!

参考文献:

[1] 尹黎云:中国人的姓名与命名艺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308.

[2] 李银安、李明等:中华孝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7.

[3] [明]焦竑:玉堂丛话(卷七)夙惠[M].北京:中华书局,1981:247.

[4] 王春南 赵映林:宋濂 方孝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1。

附录诗文:

方孝孺殉道620周年祭文

李金坤

维公元二零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乃明代大儒方孝孺殉道六百二十周年纪念日,特撰祭文,敬献于正学先生灵前:

呜呼,先生诞于缑城,死于金陵。忽忽四十六载,事迹鬼泣天惊。自幼苦读兮,缑城先生;教授勤勉兮,正学先生;大明国士兮,文正先生。鸿鹄壮志兮,自强修身。追慕圣贤兮,八目励精。道路漫漫兮,求索直行。奉行王道兮,笃致太平。仁义治国兮,养民育民。诚以格君兮,务必民生。重法重人兮,循规正行。程朱复出兮,儒学典型。一代文宗兮,遐迩闻名。文以载道兮,力倡真情。品行高洁兮,月朗风清。忠胆守正兮,玉壶冰滢。威武不屈兮,气骨干云。诛灭十族兮,悲撼天庭。孝孺精神兮,辉映古今。赓扬光大兮,爱国至诚。铁肩道义兮,中华振兴。炎黄子孙兮,四海同春!

尚飨。

方孝孺殉道620周年公祭活动感怀

(七律二首)

李金坤

李金坤:方孝孺姓名字号之精神品格——写在方孝孺殉道620周年之际

公祭坟前肃穆生,众蝉止唱鸟无鸣。

作揖叩拜钦希直,绕墓虔诚仰至贞。

守节铭恩豪气发,杀身殉道厚仁成。流芳甘露赓风骨,四海崇方正义行。

松柏参天遮映中,先生正学墓花丛。

铮铮气骨承千载,赫赫华章颂一雄。

爱国赤诚薪火烈,读书种子叶枝葱。

弘扬传统初心守,华夏恒吹美德风。

(图为李金坤)

(图为李金坤)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得到太月香学、状元台茶叶、贵龙森宝、花宝峰业、岳麓书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邵雷剪纸等合作伙伴大力支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