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烈士牺牲74周年,其孙捐出《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剧本
资讯
资讯 > 正文

李白烈士牺牲74周年,其孙捐出《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剧本

5月7日是李白烈士牺牲74周年,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电波不逝 信念永存”系列纪念活动。本文图片均为 中共四大纪念馆 图

“电台重于生命!”铿锵有力的话语从中共四大纪念馆小红花少年团讲解员王则尧和青年演员杜延辉的口中一同说出,二人扮演的是不同人生阶段中的李白烈士。

今天(5月7日)是李白烈士牺牲74周年,中共四大纪念馆举办“电波不逝 信念永存”系列纪念活动,一群青年演员和孩子们共同演绎红色非遗舞台情景剧《电波中永生》,李白之孙李立立将1957年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三个剧本捐赠给李白烈士故居。时隔74年,李白烈士的形象再次在人们眼前鲜活起来。

李白(1910—1949),湖南省浏阳市人,原名李华初,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10月,李白赴上海担任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负责上海党的地下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用无线电波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及时地向党中央传递了重要的军政情报,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李白生前曾三次被捕,1949年5月7日被敌人秘密杀害。

2009年9月,李白烈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烈士的事迹被搬上舞台,改编成话剧、舞剧、影视剧等作品,烈士精神更是广为传颂。

青年演员和“小红花”少年共同演绎了红色非遗舞台情景剧《电波中永生》。

“成为”李白,感受他的精神

“小红花”是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少年志愿者团队。活动中,“小红花”少年们演绎了以李白烈士为人物原型的原创舞台情景剧《电波中永生》,这是该情景剧的首次亮相。饰演李白的王则尧此前只在书上看到过李白烈士的简介,如今自己演绎,才对他的牺牲奉献真正感同身受:“对我来说这次表演就像是一堂课,教我懂得信仰与忠诚是用生命与热血书写的。”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文学剧本

活动特邀了上海歌舞团演员王佳俊,他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李侠,拿下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他在现场分享了创作、演出过程中的感悟。因为角色演绎,王佳俊更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在演出过程中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我也要像李白烈士那样,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为自己的信仰付出所有。”

追寻李白,铭记他的故事

活动现场,李白烈士之孙李立立把家里珍藏的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电影配乐剧本等捐赠给李白烈士故居。这些剧本距今已有66年之久,将成为故居珍贵的文物。

李白烈士故居馆长何瑛透露,故居自建立之初至今,一直与李白后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关于李白烈士的文物发现工作也一直在开展。这三本剧本,是近日李立立整理李白妻子裘慧英遗物时新发现的,上面还留有剧组写给裘慧英的“慧英同志指正”字样。“许多人了解李白烈士的故事,都是从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始的。”何瑛说,“这些文物的发现,填补了我们有关这部电影的历史资料收藏。”

国家二级文物“李白烈士修理发报机的工具箱”将在中共四大纪念馆进行为期2个月的展出。

此外,国家二级文物“李白烈士修理发报机的工具箱”正在中共四大纪念馆进行为期2个月的展出。何瑛表示:“中共四大纪念馆所在的虹口区,正是李白烈士工作、生活的地方。能够在这里看到李白烈士使用过的工具箱,别具意义。”

李白烈士故居名誉馆长吴德胜讲述了《我与李白一家三代缘》。从1983年找到李白烈士故居,与裘慧英、李白之子李恒胜以及李立立三代人成为挚友,到如今,吴德胜已经追寻李白足迹整整40年。他说:“从小时候看《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始,我就成了一个‘追星族’。”

本次活动还同时在李白烈士故居、世纪公园两个分会场开展,一处是李白烈士的生活地,一处是他的牺牲地。活动现场,两处分会场所在的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和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也宣布进行共建,并成立“李白”文明志愿服务队,追随李白烈士的奋斗足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