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实地探访国宝级石牌坊和古建筑之美
资讯
资讯 > 正文

四川仁寿:实地探访国宝级石牌坊和古建筑之美

仁寿双堡牌坊吸引游客。 刘忠俊 摄

仁寿保存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堡牌坊。 刘忠俊 摄

仁寿保存较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堡牌坊。 刘忠俊 摄

双堡牌坊上的雕刻民间故事。(拼图) 刘忠俊 摄

双堡牌坊上的雕刻民间故事。 刘忠俊 摄

双堡牌坊上的民间故事和精美的镂空雕刻。 刘忠俊 摄

双堡牌坊上的民间故事和精美的镂空雕刻。 刘忠俊 摄

甘泉寺大殿内的金丝楠木柱子和精美图案和斗拱。 刘忠俊 摄

甘泉寺大殿内的金丝楠木柱子和精美图案和斗拱。 刘忠俊 摄

甘泉寺大殿斗拱精致。 刘忠俊 摄

甘泉寺大殿斗拱精致。 刘忠俊 摄

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的仁寿甘泉寺吸引游客。 刘忠俊 摄

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的仁寿甘泉寺吸引游客。 刘忠俊 摄

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的仁寿甘泉寺大殿。 刘忠俊 摄

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的仁寿甘泉寺大殿。 刘忠俊 摄

4月29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禾加镇,实地探访藏在乡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堡牌坊和古建筑甘泉寺,现场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手艺和古建筑之美。

位于仁寿禾加镇境内的甘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距今已有589年历史。是四川省仅有的几处明代斗拱古建筑。历经变迁,甘泉寺现仅存大殿一座、部分厢房、部分石刻和部分石围墙保存完好。大殿斗拱精致,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同样,位于仁寿禾加镇境内的双堡牌坊,始建于清光绪八年。两座牌坊坐南向北,风格相似,牌坊间相距44.5米,一条石板路贯穿其间。牌坊均为四柱三开间,三重檐歇山式屋顶,上面遍布250多幅戏文和民间故事及花卉的镂空雕刻,精美至极。

仁寿古牌坊经历了百年风雨,依然很壮观。而古刹虽已残败,但从现存的建筑来看,仍可见其宏伟与精巧,不乏古人智慧的结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